清水河这个地方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快看看在哪儿?

昨天(16日)下午

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呼和浩特有三处上榜

快来看看吧!

记者从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10月16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国发〔2019〕22号),公布了762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名录,内蒙古自治区共8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其中包括古遗址3处、古墓葬1处、古建筑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处。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国保单位已达149处。

自治区文物局高度重视第八批国保遴选申报工作,于2018年10月举办《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遴选工作培训班》,启动此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的通知》要求,先后2次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经专家组充分论证、认真讨论,研究形成了遴选拟申报推荐名单,并于今年2月底上报国家文物局。

蒙古新增第八批国保,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代表了内蒙古草原文化精华,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地方风格,突出展示了自治区近年来的文物保护与考古新发现、新成果。八批国保的公布,对我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内蒙古自治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一、古遗址(3处)

单位名称  时 代  所在地

1.哈民遗址 

新石器时代 

通辽科尔沁左翼中旗

哈民遗址 (科尔沁左翼中旗)

2.丰州故城遗址 

辽金元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丰州古城遗址赛罕区)

3.岔河口遗址 

新石器时代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

河口聚落遗址房址(清水河县

据了解,岔河口环壕聚落遗址位于清水河县宏河镇岔河口村北,分布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发现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998年内蒙古考古所进行抢救清理,该遗址平面布局基本呈封闭状圆形,遗址外围是挖据规整的圆形环壕,东西长约240米,南北长约260米。内部分布有仰韶文化不同阶段的成排房址,年代距今约6000年到4500年,在环壕的东、东北、东南发现门址3处,还发现灰坑、墓葬及大量陶器。

岔河口遗址位置图(清水河县)

二、古墓葬(1处)

单位名称  时 代  所在地

马鬃山墓群 

周至汉 

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

马鬃山石构墓群(乌拉特中旗)

三、古建筑(1处)

单位名称  时 代  所在地

昆都仑召 

清 

包头昆都仑区

昆都仑大雄宝殿(法禧寺)(昆都仑区)

四、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处)

单位名称  时 代  所在地

1.白塔火车站旧址 

1921年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白塔火车站旧址(现状)(赛罕区)

2.侵华日军木石匣工事旧址 

1941-1943年 

赤峰克什克腾旗

侵华日军木石匣工事旧址(克什克腾旗)

3.集宁战役遗 

1946年 

乌兰察布集宁区

集宁战役面粉公司大楼(集宁区)

▍内容来源:内蒙古日报

Hash:100e4820cf71c708a72aeaadcbfe0998d5693b5b

声明:此文由 清水河全接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