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这家农家书屋首次成为上海书展分会场,升级版农家书屋让城里人也羡慕

“我们常说书香满城,其实,书香满村也已蔚然成风!”9日上午,记者抵达金山区亭林镇亭西村农家书屋时,这座占地面积150平方米的小楼里,10多个孩子正在跟随书法老师练习毛笔字,小学五年级学生金屹璐已经上了6次课,纸上的字迹有模有样。走入另一间阅览室,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被大小读者包围着,正在进行一场《红楼梦医话》讲座。今年上海书展分会场扩容至100个,6家农家书屋首次加入,亭西村农家书屋便是六分之一。但其实,亭西村的阅读活动并不止于书展一周,今年4月,以一场草坪朗诵会拉开帷幕,村里主办的首届读书节要一直延续到金秋10月。

亭西村农家书屋有个雅致的名字“栖静书院”,来自村民的共同创意,“亭林”有“木”,加上亭西的“西”字,凑成了“栖”,读书则让人心“静”,取名中就包含着村民的美好愿望。“亭西村的位置接近镇中心,村民的思想比较活跃,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也相对较高”,亭西村党总支书记顾丽萍说,农家书屋运转得起来并且转得好,最关键的是切实符合了村民的真实需求。上海所有行政村都已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亭西村的老村部里也有一家农家书屋,与之相比,“栖静书院”从软硬件上都有所升级,其中核心则是服务理念的更新。

如果说过去的农家书屋更多见到银发读者,阅读书目也偏向于养生保健、农业操作,“栖静书院”则主打青少年阅读,无论是书目还是活动安排上都贴近孩子们的兴趣。记者在书院门口张贴的活动表上看到,从诗歌朗诵班、儿童剧表演、打击乐到软硬笔书法,暑期活动排得满满当当,所有活动都是免费公益的。活动表旁是一张志愿者排班表,每天的学生志愿者、家长志愿者、党员志愿者一一列出。放暑假在家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小何正在陪着弟弟妹妹们阅读,教书法的闻毅敏是金山区硬笔书法协会会长,虽然现在家住石化,但也是土生土长的亭西村人。“很多人问我要运作这样一家农家书屋需要多少经费,其实我们是‘零成本’”,顾丽萍说,去年3月,“栖静书院”正式开放以来,村民从观望到把这里当成另一个家,人流越来越多,孩子在阅读中有收获,家长们也乐意来当志愿者,书院成了孩子们结交同龄伙伴、相互学习激励的乐园,也在无形中成为村里事务的交流平台,“农村的生活形态其实和城市越来越接近,有了这间书屋,邻里之间重新变得熟悉起来,凝聚力也增强了”。

“栖静书院”现有藏书2000余册,既有青少年读物,也有《王安石全集》这样的大部头,书屋还与金山区图书馆共同发起“漂流计划”,根据村民的“心愿单”,定期配送更新书目。藏书中,既有结对单位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捐赠,也有书院所在地金山驾校的支持。这家上世纪90年代起就扎根亭西村的企业一直想为村里的公益事业出点力,驾校后院的这座小楼原本准备用作办公,听说村民有阅读需求,企业与村委会一拍即合,为方便村民出入,驾校还为书院另开了一扇大门。从大门走入,一路花草盛开,瓜果满园,形成了一座村民公园,书院就在公园里,成为送给村民的一份礼物。暑期家中无人照看的孩子,还能免费在书院就餐。“可以说这家书院是多方合作的成果,企业的资源共享和硬件托底让我们更有底气。”顾丽萍说,与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结对共建让孩子们有了更高层次的文化资源,出版社还邀请孩子们去复旦校园参观,邀请一流作者做讲座,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

“农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最重视的还是孩子能否成才,孩子是农村家庭的核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农村家庭对于教育文化资源的渴望更强烈。”亭西村目前有3500名常住人口,0-15岁青少年儿童287名,这些家庭的家长几乎都加入了同一个微信群,微信群里不断推送书屋组织的阅读文化活动,吸引的家庭越来越多。“小手牵大手,让农家书屋成为农村的文化高地”,金山区文广局副局长陆佰君说,抓住精准化需求,比村民先想一步,金山区已经启动农家书屋升级改造工程,并重点培育特色农家书屋,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成为乡村文化振兴和村民学习修身的重要抓手。

来源:上观新闻

END

责编丨胡兰萍

Hash:943286cd4d42b920e49c063fa437dc5e2bf3df38

声明:此文由 文化金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