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宗祠对联集锦
◎《中华古氏》总编辑 古小彬
古氏宗祠的对联,主要是将古氏家族的发祥地、祖先居住地、名号、官位等等,以艺术手法把内容反映出来,从而达到数典不忘祖、表彰先贤、训勉后人之目的。这些堂联,一般张贴于宗祠、祖祠、家庙或厅厦的神龛或正门上。常见的祠堂对联一般表现在下列几种形式:
一、将古氏发源地陕西岐山(或岐阳、岐下)、鼻祖古公亶父、堂号发祥地“新安”、北魏吏部尚书古弼(因头尖似笔又称为“笔公”)同时体现出来的对联。
广东五华县华阳镇小拔村巩公祠对联:
祖源亶父;
系绍笔公。
源自亶父;
望出新安。
源自岐山世泽绵延传万代;
望出新安人文蔚起著千秋。
江西瑞金市云石山乡回龙村古氏近天公祠神龛对联:
亶父家声远;
新安世泽长。
亶父家声远;
笔公世胄长。
岐下开基绵世泽;
笔头裕后启书香。
新安世泽;
岐阳家风。
四川富顺县古氏祖祠对联:
虽自弼公传脉络;
还从亶父起渊源。
其他对联还有:
系本新安国宝宗风超北阙;
名隆旧谱乡贤祖绪冠东邦。
二、将宰相古弼的生活朝代“北魏”、官职“尚书”、受封“灵寿侯”、所获“国宝”殊荣,与宋朝岭南第一进士古成之的官职“校书郎”、“绵竹令”、誉称“岭南首第”、得道升仙的“仙甲”之称,以及被崇祀“乡贤”等荣誉相结合的对联。
乡贤世泽;
国宝家声。
一朝国宝;
三世乡贤。
国宝芳宗名昭北史;
乡贤世泽望重南郊。
乡贤门第源流远;
国宝家声世泽长。
广东潮安县归湖镇草塘村古氏宗祠对联:
仙甲家声远;
乡贤世泽长。
广东封开县渔涝镇加朗村古家祠堂大门联:
乡贤传万代;
国宝著千秋。
广东高州市谢鸡镇义山村委丹洒村古氏宗祠对联:
乡贤世泽;
名宦家风。
社稷书通鉴;
乡贤著粤城。
首第家声远;
乡贤世泽长。
广东惠州市陈江街道古屋村古氏宗祠对联:
国宝家声远;
乡贤世泽长。
广东博罗县柏塘镇富早隆村子宏古公祠对联:
国宝家风留万代;
乡贤名誉播千秋。
广东鹤山市古劳镇古氏大宗祠对联:
国宝家声旧;
乡贤世泽新。
广东兴宁市新圩镇双头村祖屋对联:
派衍乡贤岐厦鸿材推宋代;
堂开国宝羊城仙迹著清朝。
广东五华县安流镇文葵金公祠对联:
家声原国宝溯先祖祖德流徽宗承太府诰封文林郎绳绳步武远接新安承国宝;
世泽本乡贤贵后裔裔孙瓜瓞族系蕃昌高车开发迹脉脉相传更期陆台继乡贤。
四川威远县靖和镇靖和乡高坡村古氏对联:
陞定职南朝尚令;
受皇恩北魏灵侯。
国宝初开双凤舞;
笔公篆出二龙飞。
仙城世泽风声远;
国宝传家气象新。
广西荔浦县古氏香火联:
乡贤俎豆承先泽;
国宝衣冠裕后昆。
其他常见对联还有:
尚书门第;
国宝家风。
乡贤世泽;
国宝家声。
岭南首第;
魏北元勋。
北朝称国宝;
南岭著乡贤。
三、将古氏家族的发祥地“新安”与其他“三治”、“国宝”等堂号、宋朝古成之的“象宿”誉望等相结合的对联。
新安世泽;
三治家声。
新安世泽;
国宝家风。
广东河源市源西街道铁炉村兆桂公祠神龛联:
象宿家声远;
新安世泽长。
广东东莞市高埗镇塘厦村古氏宗祠对联:
新安郡里绵瓜瓞;
象宿楼头绕子孙。
安徽无为县古氏宗祠(古小彬拍摄)
四、宋朝乡贤古成之与宋朝古革、古堇、古巩同科三进士(列授刺史于三州)组合的对联。
广东五华县华阳镇华新村凤仪公祠对联:
乡贤懿德;
进士芳徽。
一母三进士;
四世两乡贤。
祖入乡贤,考入乡贤,儿孙又入乡贤,享历朝庙食,共叙家风,知子姓素敦诗礼;
伯登进士,仲登进士,季弟亦登进士,本一母所生,同科甲第,愿后人永绍书香。
广东蕉岭县文福镇高塘村古氏应鼐祖祠神龛联:
一榜同怀三进士;
四传崇祀两乡贤。
校书门第;
刺史家声。
江西遂川县堆前镇亮达公祠(达尊堂)对联:
一母三进士猛着祖鞭恢德业;
四世两乡贤飞腾骥足继书香。
一母钟灵三进士;
四朝旌表两乡贤。
五、以古氏名人(如战国时期勇士古冶子、汉朝孝子古初、北魏宰相古弼、唐朝名县令古之奇、宋朝进士古成之等)作对联。
广西横县古氏联珠:
神威服介;
勇冠青齐。
至孝弥灾;
名扬东汉。
忠慎质直笔公真社稷之臣;
明恕清通箴语表长民之式。
广西鹿寨县寨沙镇古氏宗祠对联:
东粤孝子西蜀良臣子臣道著东西地;
南岭神仙北宋进士仙仕风流南北天。
广东高州市谢鸡镇义山乡丹洒村宗祠对联:
学业渊源杏苑鸿才开宋代;
勋名竹帛羊城仙迹耀清朝。
广东东莞市高埗镇塘厦村古氏宗祠大门对联:
杏苑鸿才开宋代;
羊城仙迹耀清时。
六、将宋朝古成之与明朝古彦辉两位杰出人物组合的对联。
乡贤门第;
都宪芳徽。
四川威远县靖和镇靖和乡高坡村古氏对联:
都宪英风留万代;
校书文物振千秋。
四川富顺县古氏祖祠对联:
都宪英雄流百代;
乡贤名誉著千秋。
七、以发祥地、堂号“新安”嵌入联句。
广东韶关市黎市镇黄竹村古氏宗祠对联:
新建祖堂全族荣华富贵;
新施德政沾恩重;
新启鸿图天绚彩;
安舒骥展地生祥。
广东信宜市茶山镇茶山村荣金公祠大门对联:
新发家声宏后裔;
安居世泽振前徽。
新自鹤山传祖德;
安居春邑衍宗支。
新命旧章韶祖德;
安邦定国显宗功。
八、祖籍地名与迁居地名组合成对联。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长滩村古氏宗祠对联:
史册颂清芬延魏北缵西岐仙令乡贤犹仰簪缨于百世;
宗支分远派由河东迁南徼官箴庭训共承堂构永传家。
广东五华县华阳镇小拔村巩公祠对联:
基开长乐;
裔衍全球。
广东蕉岭县城西黄土古屋祖堂对联:
世系守梅城谱牒绍西岐之绪;
蜚声传杏苑甲第开南岭之先。
广东蕉岭县蕉城下显阳古氏祠堂联:
龙卧在梅城廿九世祖德宗功永偿蒸荫遗后裔;
莺迁来桂岭亿万载孙贤子肖长存俎豆仰前徽。
广东惠东县(旧称归善县)稔山镇新村十二世祖“政公祠”对联:
长乐衍源传御史;
归善安居出奉王。
广东惠东县稔山镇下坝村古氏宗祠神龛联:
基业齐昌先甲第;
移居归善继簪缨。
广东普宁市船埔镇坑尾楼村古氏家祠对联:
古氏原继岐山河东望出赣粤繁渊四海;
家祠远接东江乐邑鸿展普惠根深叶茂。
广东封开县渔涝镇加朗村古家祠堂大厅联:
继镇平之家风爰处爰居岂谓开基传国宝;
踞加郎而卜筑克勤克俭惟期以后效乡贤。
广东兴宁市下堡河珠潭古氏祖祠对联:
十八世梅县迁兴辟地开天多苦折;
应祥公下车创业承先启后大功恩。
江西遂川县左安镇樟木村古氏宗祠对联:
祖德绵长自唐迄今家声犹日;
宗祊显赫由粤迁赣伟烈常新。
广西钦州市板城镇古屋村古氏宗祠对联:
古氏系梅州远垂祖德;
宗祠临板市永享蒸尝。
广西北流市六麻镇大旺村分枝迁移对联:
祖宅籍居粤东高州高山源流绵远;
孙枝迁往广西北流大旺世泽弥长。
世族昭新安适派;
云初衍洪洞新支。
报德岂有穷循流溯源派分洪洞;
本培原无惟新支附叶荫庇新安。
鉴兹曾孙作翼翼捄隩隩堂椹新成几水;
颂乃先祖来薰薰时处处豆登远绍岐山。
贵州平坝县古氏宗祠对联:
楚水渊源来百世;
黔山俎豆绍千秋。
九、先祖或开基祖的名讳、开基地或居住地、堂名嵌成对联。
广东河源市源西街道铁炉村古成之纪念馆对联:
成名宋代留天地;
之子文章冠古今。
广东五华县华阳镇华新村明公祠大门联:
明星永耀;
公德长存。
广东蕉岭县文福镇高塘村“仕侯公祠”大门对联:
学优则仕;
洵直且侯。
广东惠州市惠阳区良井镇古屋“应魁公祠”对联:
应天福泽先祖辛勤播基业;
魁首宏图后世励志抱誉归。
广东普宁市船埔镇坑尾楼村古氏家祠(光裕堂)对联:
裕绰家声崇谦文德奉登龙位庆千秋。
江西遂川县大汾镇“亮通公祠(通德堂)”对联:
通公明气势恢宏业绩巍巍昌百世;
德恩深荫育后裔人才济济庆千秋。
江西遂川县大汾镇绍统公屋巨成堂对联:
巨室多才肯构肯堂公孙父子登虎榜;
成家立业乃文乃武兄弟叔侄庆龙门。
江西遂川县大汾镇传育公屋(郁文堂)对联:
郁馥喜盈庭看桂萼兰英吐秀含华承雨露;
文章称命士羡雕龙乡虎雄才豪气奋风云。
江西永新县星贞公(字暎昌)祠堂对联:
星光暎一门人文蔚起永耀祖功宗德;
贞吉昌百世家声克振不愧子孝孙贤。
广西昭平县黄姚镇“天祐公祠”对联:
天锡公纯嘏;
祐启我后人。
十、以家族所获荣誉作对联。
广东五华县安流镇鹤园碧峰古公祠对联:
一堂两府双封诰;
七子三官四邑庠。
十一、以字辈排序为联。
广东鹤山市古劳镇古氏用于取名字的字辈排序联,也作为古氏大宗祠的对联:
侯秩恩荣功业忠良传国宝;
名贤泽厚文章道德冠南邦。
江西宁都县古氏家庙(古小彬摄影)
释义:
源自亶父: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介绍:古公亶父之后,因氏焉,古公犹言先公也。北宋朝廷官修的《大宋重修广韵》亦记述:周太王去邠适岐,称古公,其后氏焉。由此可见,古公亶父是古氏鼻祖。
望出新安:望,指的是郡望,又称门族,通指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一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显贵家族。新安,郡名,在今河南省新安县,于南北朝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置郡,该地最靠近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即南迁始祖云应公祖籍地),而且历代有很多显赫的古氏居住在新安县附近的洛阳、宜阳、渑池等地。
尚书、国宝、笔公、魏北元勋、忠慎质直:指南北朝时北魏宰相古弼。古弼是代(今河北省蔚州)人,初为猎郎,使长安,称旨,转门下奏事,以敏正著称,太宗嘉之,赐名曰笔,取其直而有用,后改名弼,言其辅佐材也。古弼头尖似笔,太武帝常呼之为笔头,时人则称之为笔公,累官至吏部尚书、东宫四辅、尚书令。其性耿直,有次太武帝要在河西校猎,令古弼留守,并下诏拨肥马给骑士,古弼却给以瘦弱之马,帝大怒曰:“尖头奴胆敢裁量朕也,朕还台,先斩此奴。”古弼坦然曰:“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田,其罪小;不备不虞,乏军国之需,其罪大。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为国远虑,虽死何伤?”帝闻言,慨然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家风:指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
家声:通常是指家庭的名声。但在宗祠对联里,则指家族中众所仰望的名声,又称之为“声誉”、“声望”。
岭南首第、羊城仙迹:指五代隐士、北宋校书郎古成之。古成之年少力学,博览群书,出口成章,语惊四座。而在北宋初期,战事刚息,岭南一带学风未振,朝廷科考名额有限,每一路只能举荐一人。当时古成之居于广东增城,属广南东路。众人力举古成之赴京,古成之不失众望,荣登端拱元年(988年)进士,成为宋朝岭南第一位高中进士之人,故誉为“岭南首第”。在广州(旧称羊城)惠福西路五仙观,至今存有古成之书法“古仙旧题”石刻。至清朝康熙年间,广东古氏家族在广州中山四路合力建筑了一座书院——“古氏书院”,以纪念古成之的文学成就。
押衙真侠义士:指唐代陕西省富平县南社乡古家社人古洪。古洪自小精通武艺,豪侠好义,年近六旬,任羽林卫押衙,人称古押衙。唐德宗建中年间(780—783年),尚书刘震(有些史书又作郑震)有个女儿,名叫无双,才貌双绝,曾许配给其外甥王仙客。后来,刘震因罪处死,无双被收为官奴,后改为打扫皇陵。一天,王仙客在褥子下发现一封信,信中说:“富平古押衙,人间有心人,你能否去求他帮助?”王仙客便去造访古洪,在他的奇计帮助下,救出了无双。古洪为了表明心迹,不泄露机密,仗义自刎。
一母三进士:指宋代广东省梅州古革、古堇、古巩三兄弟。古革、古堇、古巩系凤仪公之子,母亲杨太夫人。兄弟三人于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丁丑赴京,考取同科进士于一榜。哲宗皇帝赞曰:“一门三贵,旷世盛闻”。后来古革任潮州刺史、古堇任象州刺史、古巩任宾州刺史,列授剌史于三州,传为美谈。
江西寻乌县古氏荣我公祠
四世两乡贤:指宋代广东省的古成之及其曾孙古革。古成之于端拱初登进土,历任元氏县尉、益都知县、校书郎、魏城知县、棉竹知县,在职以廉能著称,政绩昭然,且工书法、善诗词,卒于官,入祀广州学宫,崇祀乡贤。古革,是古成之的曾孙,于绍圣四年进士及第,历任琼州府教授、潮州府太守,作育英才,德化黎蛮,革敝除奸,治政有方。卒后,崇祀名宦乡贤。
至孝弥灾,名扬东汉:指东汉时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古初,生性非常孝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全县人都称赞他是孝子。父亲因病医治无效,卧床不起。古初日夜服侍,衣不解带,目不交睫,食不知味。父亲死后,古初痛不欲生。正当停枢在家,尚未安葬之时,不料邻居家失火,一时间烈焰飞腾,火蛇乱舞,人声鼎沸,哭喊声、狗叫声交织在一起。因为火势太猛,虽然尽力扑救,仍无济于事,顷刻间已经快要烧到古家。古初迅速搬出家中的一切,准备避火。所有的东西都好搬动,只有停在中堂的父亲灵枢非常沉重,费尽力气,还是没能移出。这时烈焰迅猛,人心慌乱,灵枢又沉重难以移动,众人束手无策,眼看着棺木就要付之一炬。古初痛哭流涕,急得要死。烈火无情,瞬间就烧到了中堂。古初慌忙之中没有别的办法,只知要保护父亲的灵枢,无暇顾及自己,于是冒着烈火,趴在父亲灵枢上,放声大哭,抱定与父亲灵枢共存亡的决心。谁知孝心感动,上天可怜,风向忽然转了,火势减弱了。父亲的灵枢安然无恙。这种为了关爱亲人而不惜拼命的精神可亲可敬。
神威服介,勇冠青齐:指春秋时期齐国勇士古冶子,有次随齐景公出行,横渡黄河,忽大雨骤至,波涛汹涌,舟将覆。时有大鼋浮出水面,衔左骖没之,众皆惕,古冶子独仗剑从之。斜行五里,逆行五里,望之无踪。景公叹曰:冶子死矣!稍顷,但见水面流红,古冶子左手挽左骖,右手提鼋头,燕跃鹄踊而出,仰天大呼,水为之逆流三百步,观者皆比于河伯。齐景公赞曰:真神勇也!遂厚赏之。
明恕清通:据清光绪陕西《古氏渊源纪实》记载:唐代文学家古之奇,升任为东陵太守,将要赴任,父亲问他怎样治政才能泽国惠民?古之奇答道:彰善瘅恶,藻鉴无欺,明也;推己及人,与聚勿施,恕也;比德于风,洗心于月,贪墨是戒,清也;泽满于下,情得于上,闭塞无闻,通也。古之奇终成一代良吏。
Hash:ef0446f925b623cf893f8188333e1f74213f27aa
声明:此文由 学研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