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遗址:长江石牌 最后的国门

位于湖北宜昌三峡大坝下游20多公里处,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名叫石牌村,在70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反法西斯战役——石牌保卫战。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以15万兵力顽强阻击,用血肉之躯挫败了侵华日军入峡西进的阴谋,迎来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重大军事转折点。这场战争也因此被誉为“东方大林格勒保卫战”。

长江西陵峡中的石牌,因峡江南象鼻山中一类似令牌的巨石而得名。它高40米,顶宽12米,厚4米,重达4300余吨。长江因它在这里突然右拐110度,构成天然战争天堑,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挡在长江这个急弯的尖上,距西陵峡的东口大约有二十多公里,所有的船都要在石牌的脚下转弯。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迫使当时的中央政府迁都重庆。由于侵华日军图谋西进攻打重庆,险峻的长江成为陪都的最后屏障,而石牌天险则成为拱卫重庆的关键防线。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文史专家 简兴安

如果说日本人攻占了石牌索江西上,就会直接地威胁我们的战时首都重庆,应该说石牌是我们抗战时期守卫我们大西南,守卫我们陪都的第一道雄关,这一关如果破了,(我们的)抗日战争的历史将重新写。

为此,1938年中国军队在石牌设置了10尊大炮,精心构筑了长江要塞炮台群的最前线。今天,依旧可见被毁坏的几十处炮台遗址。在石牌的峭壁上,仍然留有海军刻下的“还我河山”“敌人的坟墓”字样。

与炮台配套建设的,还有散布在长江沿岸数量众多的地堡。这些地堡与炮台相互贯通,构成完整的江防体系,使得炮火能够持续封锁长江西陵南津关以上的江面。

从1939年3月开始至1943年6月,在石牌附近,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进行了历时5年不下百场的拉锯战,战线延伸到整个鄂西地区。

抗战老兵 朱义明:

那个时候日本人在这里奸淫烧杀、无恶不作,我们要教育他们(年轻人)记住这些事。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文史专家 简兴安:

石牌保卫战在我们湖北的战场可以说有“四个最”:第一战线最长,从湖南安乡(县)打到(湖北宜昌)的石牌,千里之遥;第二战场最广,涉及第五战区、第九战区、第六战区;三时间最长,打了40 天;第四人数最多,双方动用了30万军队在这里大厮杀。

1943年6月18日,中国军队经过顽强阻击,取得了石牌保卫战主战场的彻底胜利。最终,中国军队以伤亡一万余人的代价,打死打伤日军2万5千多人,一举挫败侵华日军入峡西进的美梦,成为中华民族反法西斯斗争的重大军事转折点。

新华社记者 余国庆 通讯员朱勇(宜昌军分区)湖北三峡报道

Hash:339c1874a783e87fe731607400ce50306f132f17

声明:此文由 新华网络电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