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夏茂镇罗坑村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昔日繁华如都市

残垣断壁

古戏台依旧热闹

为了防盗,村民已将精美的砖花收藏

石头鱼

民居中的精美木雕

清朝时期的缸

这是个有故事的地方,沙县夏茂镇罗坑村。

走进村里,已被录入《中国音乐文物大全》的古戏台、桃源洞寺、明清时期的百年老宅、水渠、古墙、青石板路……一一跃入眼帘,令人忍不住怀旧。特别是村里的古厝,承载着当地农耕文化的精华,更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徜徉其间,轻启被岁月侵蚀得颜色斑驳的大门,轻轻抚摸历经百年风雨的残墙。微风徐徐,有昔日繁华的味道,也有今日保护与传承的淡淡忧思。古村那年那月

去罗坑村很方便。从夏茂镇驱车约7公里,就到了。令人称奇的是,站在村口却看不到村子。眼前的一片竹林挡住了去路。竹林边有一座寺庙,两边是水田。进村之路在哪儿?假若没有人指点,要想进村还真得费一番周折。

原来,寺庙边的门洞就是进村之路。穿过门洞后,村子就迎面而来了。有点意思的是,登上村后的岐山向下远眺,整个村子就像一艘古船。正是这艘“船”承载了罗坑昔日的繁华。

很遗憾,有关罗坑村的历史记载很难寻觅。只能从罗坑谢氏族谱和村民祖辈相传的故事中,零星地搜寻一些罗坑的历史记忆。

罗坑村有上千年的历史。先后有严姓、高姓、蔡姓、谢姓等四姓先人在此繁衍生息。几经变迁,严姓、高姓已远走他乡,唯独后来的谢姓家族在此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到了明清时期,谢姓已是一家独大,罗坑村也进入鼎盛时期。

据说,谢姓先祖善于经商理财。他们将经商所得用于购置良田、修建美宅,家业越做越大。极盛时期,村里的千户就有4户。近邻5个村子的良田几乎都是罗坑人的。良田一碧千里,罗坑的农耕文明也达到了顶峰。当时,村里有四座舂米作坊,舂米时却还要排长队等候。酿酒坊、面馆、烟馆、墟场、戏台、赌场、烟行……一应俱全。那时,罗坑的酿酒业也很发达,是夏茂冬酒的发源地。每每赶墟时节,十里八乡的人们集聚罗坑,繁华如都市。消费更是惊人,一天杀3头牛,也被抢购殆尽。就这样一个只有1000多人的村子,却吸引了外面近万人来此汇集,成了当地的商业中心。

罗坑昔日的繁华从村里的古民居上也可见一斑。村里现存的古民居大多在明清时期修建,主要有“竹竿厝”、“三拼厝”和“库厝”等3种类型。村民介绍说,“竹竿厝”一般由厅堂、厅房、后房、厨房依次相连,用板壁相隔,比较简陋,多为小户人家居住。“三拼厝”一般由左边的厅房、后房,右边的厅堂、后阁以及其后的厨房等几个部分,多为中等人家。而“库厝”则是村里富商的住宅。由于年久失修,或因新村建设,罗坑村的很多“竹竿厝”、“三拼厝”已基本消失,至今还保存较好的是一批“库厝”。这些“库厝”也正是当下罗坑村古民居的精华所在。

古厝寻古

曾经,罗坑古得很有韵味。那时,全村的民居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上世纪90年代时,村里搞新村建设,一些古民居被拆了。近几年搞美丽乡村建设,承载着千年脚力的鹅卵石、青石板路也基本被铺上了水泥。村支部书记谢昌标每每想起此事,甚是遗憾,禁不住摇头连连。如今,古戏台、罗坑庙、库厝、石磨、水沟等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古董”。

罗坑庙由大雄宝殿、古戏台、魁星楼、文昌帝君殿等建筑组成。始建于明初。明正德十三至嘉靖二年(1519——1523年),沙县县令何亦尹将其改建为社学,故又名桃源社学。现存建筑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有大雄宝殿、魁星楼、古戏台等,其中大雄宝殿为清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建,坐南朝北,抬梁穿斗混合构架。寺庙建筑整体保存较好。2005年被确定为沙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其中,古戏台,坐北面南,木结构建筑,顶设八角藻并、重莲及海漫天花,已被录入《中国音乐文物大全》。如今,古戏台成了村里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村里邀请越剧团或夏茂镇女子文艺队演出,为当地老百姓奉献一道文化大餐,使得这座古戏台焕发了新活力。

除了古刹,罗坑村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当时村里的富豪花巨资修建的库厝了,现有建筑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

村里现存最大的库厝是蔡厝,总建筑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建于明朝时期。这是一座普通的木结构建筑,没有装饰,结构比较简单。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厢房多,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可容纳30多户人家。蔡家26代孙蔡安兴回忆说,下雨天,不用带雨伞,走遍整个蔡厝也不会被雨淋到。可惜的是,如今的蔡厝破损相当严重,几近废弃。

罗坑村保存较为完好的有长厝、下行厝、魏厝等4座库厝。这些库厝建于清朝时期,为清代宅第类建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大多坐北朝南。建筑上吸收了徽派建筑和江浙民居的特点,采用砖、石、木结合的构造。其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布,中间为厅堂,前面有天井,两侧则设厢卧房。厅堂是整个宅屋的主体部分,主要作为迎接宾客、举办红白喜事及祭祀祖先的活动场所。走进这些库厝,总有一些“古董”让人大开眼界。

土库厝,有一副保存完好的木对联。房屋主人78岁的谢德科老人说,对联有300多年的历史。原先大厅里还有一个花瓶、香炉,可惜都被偷走了。“上世纪80年代时,曾有人出8台黑白电视换花瓶,没舍得卖。”谢德科很是遗憾。

在长厝,有一块奇怪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条鱼,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这块石头长约70厘米,高度、宽度约40厘米,外形看去是一块普通的风化石,奇特的是石头表面上的图案。藏青色的图案如同一条鱼,与整块石头融合得天衣无缝。尽管年代久远,图案已残缺不全,但鱼的头部、身子和尾巴,依然惟妙惟肖。

关于这块石头的传说,71岁的谢德域老人娓娓道来。据说,谢姓先祖生下一子,过于溺爱。该子养成了赌博的恶习,赌迹遍及明溪将乐等地。他还酷爱钓鱼。在明溪一水库钓鱼时,看到一条鱼在水下,就是钓不上来。跳入水中后发现,是一块大石头,便叫工匠将石头开凿出来,带回家中,挖了一个水池,把它供养起来。放进水里,鱼就活了。晚上,还会游到外面的水渠。后来,有风水先生说这种鱼不能养在家里。遂将石抬出,从此,鱼就失去了灵性。

辗转古厝,还有清朝时期的大水缸、石磨、砖花、雕花、壁画……令人流连。

开发保护之困

罗坑古厝承载着当地农耕文化的精华,更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厝,今年,罗坑村也加入了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行列。谢昌标说:“非常希望罗坑村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争取一些专项补助资金,这简直就是我们的救命稻草。”

罗坑村的很多古厝年久失修,保护迫在眉睫。眼下,限于财力,古厝的保护也仅限于不让屋子漏水、倒塌而已。“这些古厝往往是一个家族所共有,族里没有热心人带头、在没有专项资金的情况下,要族里人自己拿出维护资金很困难。”谢德域老人感慨说。

谢德域老人曾在村里当了多年的村委会主任。眼睁睁地看着古民居消失,很是心痛。他说,古厝的建设几近完美,就连瓦片的放置都考虑得很细致。村里那座颇为精致的长厝就是谢德域的祖屋,为族里的14户家庭所共有。每当屋子漏水时,谢德域会上去整理整理瓦片。在整理瓦片时,谢德域发现,古厝屋顶上的瓦片放置得很密,修理时,只要稍微将瓦片的间距拉大一些就行了,至今,他已修理过3次,却还未曾添加一块新瓦。

然而,谢德域老人还是有自己的担忧,时过境迁,总有一天要添新瓦片的。到时,谁来添新瓦片呢?

大量村民进城,村里没人气,也给保护带来难题。近年来,罗坑村大量村民外出经营沙县小吃,全村1600多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的达1000余人。挣到钱后,很多人到城里买了房。谢昌标说,村里的外迁人口还在逐年增加。眼下,常住人口只有400多人了。很多古厝已是人去楼空。

如何凝聚人气的确是个大问题。为此,村里也想了不少办法。谢昌标说,村里准备依托村后的原始森林和村里的古迹、古民居搞旅游开发。村子后面有一片400多亩的原始森林,祖祖辈辈把它当作风水林而得以保存至今。山上现存的宗祠里,“岐山胜景”的题字依旧显眼。目前,村里已拓宽了进山的那条道路,准备引资搞开发。下一步,村里还准备做整体规划,保护古文物、修缮古民居、搞好村容村貌,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古厝。

不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何筹集资金,如何规划,如何吸引人气,如何实现开发与保护相得益彰,摆在面前的这一个个问题,罗坑村都无法回避。

采访手记:抢救,刻不容缓

拆旧建新,罗坑古厝消失过半,已是憾事。如今,幸存下来的,假若再不加以保护,可能就会终生遗憾了。

站在全省、全国的角度看,罗坑古厝的保护价值可能不够级别也不够分量。但立足沙县向内看,罗坑古厝则绝对屈指可数。如今,在沙县,这样的古厝已很难寻觅。罗坑古厝承载着当地农耕文明的历史记忆。古厝一旦消失,这种历史记忆也就失去了载体。有人说,乡村是城市的故乡。如果这些古厝消失了,乡关何处寻呢?

眼下,古厝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有村民居住的还不至于漏风漏雨,但无人居住的则早已杂草丛生,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古厝正承受着不可承受之重。当务之急,不是谈保护,而是要抢救了。

如何抢救?古厝的主人可能要先行动起来。首先要改变的是观念。过去,几十户人家住在一座古厝里,居住条件比较差。逃离古厝是很多村民的梦想。不少村民认为他们那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谈不上有什么价值。故如何获得村民的认同,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从希望拆掉老房子到要保护古厝的观念转变,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寻找“合力”的基础性工作。

好在罗坑古厝都是有主之厝,只是古厝都是族内多人所共有,意见不好统一。族里若有人带头,通过集资的形式筹集部分抢救资金,可先把遮风避雨的事解决了,以便为日后大规模的修复作好准备。况且,很多村民外出经营小吃,手头也比较宽松,小规模的筹资应该不是问题。

当然,仅靠村民自己的力量只是杯水车薪。罗坑古厝的保护还需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这其中,当地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很有必要参与。为村里制定相应的规划和修复计划。而在具体的保护手段上,比较可行的可能就是,通过发展旅游业,以旅游开发促保护,让古厝复活。

不过,在旅游开发中,如何做到既要吸引游客,又要让人能看到历史气息的延续,文脉的传承,还能留住乡愁。这也在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保护古厝,罗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乐德声)

Hash:04b151ef6e1e8642372119aecabe96ebedab33d7

声明:此文由 新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