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历代碑刻在线展览第二辑:摩崖石刻
因为历史的浸润,石头不再冰凉!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区的燕山余脉,系潮白河水系之白河上游。其境古为黄帝部族缙云氏地;汉置女祁县,驻东部都尉;北魏设御夷镇;唐置龙门县;辽、金时期置望云县,元代升为云州;明置卫、所、堡,是宣府镇的重要屯兵之地;清置赤城、龙门二县,并置独石口理事厅,与张家口齐名。因此,历史上的赤城尚属燕北山区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了厚重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已知的直接以文字符号记录史事的碑碣石刻就达227通(处)之多,保存至今的也有172通(处)。
[ 辽代 ]龙门崖“观音大士像”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崖壁岩石上。
形制特征:舍身大士像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中唯一一幅人物造像作品,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镌刻而成。造像高325厘米、宽307厘米,以线刻与浅浮雕相结合的形式,表现了持降魔手印的舍身大士身披斗篷、半跏而坐,面目文静、光彩照人的形象。大士左侧有一神童,高90厘,头顶光环、脚蹬莲蓬,作胁侍状。
护国寺浮雕菩萨岩画像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护国寺石窟崖壁上。
形制特征:护国寺岩画像是在护国寺石窟左、右的花岗岩崖壁上人工开凿出粗糙平面,以浅浮雕与阴刻线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刻画佛像。原有三组造像,后因开凿石窟损毁其中名为药师佛的一尊画像。
石窟高6米,深7米,宽13米,开凿凹形券洞,券洞开宽2.5米,高2.4米的石刻券门,券门上刻缠枝莲花纹装饰带。石窟前为一单檐出廊,出廊宽2.92米,深1.93米。门廊上悬挂“护国寺”匾牌。石窟门洞两侧分别刻有岩画像,左为月光佛,右为日光佛,券门上方原刻药师佛像(已损毁),均为浅浮雕形式。
日光菩萨像位于护国寺石窟右侧,通高270厘米、宽210厘米,表现日光菩萨趺坐于赤莲,手执如意,胁侍于月光佛,右上有日轮。
月光菩萨像位于石窟之左侧,通高270厘米,宽220厘米,表现月光菩萨跏趺于莲花瓣上,手执黄绫,胁侍药师佛,其左上施以月轮。二菩萨像面部表情端庄、温善娴静,均给人以亲善安详之感。
护国寺岩画像成于何年已无从可考,但从其风格和与石窟寺的关系上看,似属辽代作品。
独石 “突兀”题刻
所在地点:赤城县独石城南500米独石西侧岩壁上。
摩崖岩石含石英砂岩。因孤立于田野,故名独石,城堡也因此而名。在岩石的西壁上,现存三款摩崖石刻。“突兀”为其中一款。
形制特征:“ 突兀”摩崖石刻,由双线阴刻圆首碑形框。碑框高250、宽140厘米。框内双钩摹刻楷书 “突兀”2字,竖式排列1行,字径高60厘米、宽55厘米。题左、右共有竖式题款五行,皆因石壁风化,致使字迹模糊难辨。
独石“孤秀”摩崖题刻
所在地点:赤城县独石城南500米独石西侧岩壁上。
摩崖岩石含石英砂岩。因孤立于田野,故名独石,城堡也因此而名。在岩石的西壁上,现存三款摩崖石刻。其一为“孤秀”,南与“秃兀”刻石紧邻。
形制特征:“孤秀”摩崖石刻,由单线阴刻长方圆首、碑形框和长方形碑座组合造型。碑框高200、宽115厘米。碑座框高60厘米、宽140厘米。碑框内双钩摹刻楷书“孤秀”2字,竖式排列1行,字径50厘米。上款一行,下款两行,款识皆因石壁风化,模糊难辨。
独石“一石飞来”题刻
所在地点:赤城县独石城南500米独石西侧岩壁上。
摩崖岩石,含石英砂岩。因孤立于田野,故名独石,城堡也因此而得名。在岩石的西壁上,现存三款摩崖石刻,“一石飞来”为其中之一。
形制特征:“一石飞来”刻石位于岩石下部,是在岩石上凿剔出双阴线卧式碑型边框。框长243、宽99厘米。刻文字体为行楷书,双钩摹刻“一石飞来”4字,自右向左读取,字径宽43、高50厘米。其中“石”字写法较为独特,为变体字的一种。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灵真观遗址北崖壁上。
形制特征:金阁仙山题刻为灵真观北崖壁上的重要题记。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直接镌刻而成。题为“金阁仙山”4字,竖式排列2行,字体阴刻楷书,字径50厘米。
“重建灵真实录“位于“金阁仙山”题刻正下方。是在崖壁上凿剔出梯形弧首、碑形平面上镌刻文字。碑面高185厘米、宽140厘米。额题“重建灵真实录”,横式排列1行,字体阴刻篆书,字径高13厘米、宽9厘米。碑文竖式排列23行,共564字,字体阴刻楷书,字径3厘米。
镌刻时间: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四月初吉
灵真观“此处有求必应”摩崖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灵真观遗址北崖壁上,北距清虚洞约50米。
形制特征:“此处有求必应”刻石为灵真观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花岗岩崖壁上凿剔出宽210、纵60厘米的扇面形平面中镌刻而成。
题为“此处有求必应”6字,横式排列1行,字体阳刻楷书,字径高30、宽25厘米。题左、右两侧各有落款,但磨蚀严重,现已无法辨识。
[明]龙门崖杨洪题名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杨洪题名刻石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长方、圆首碑形平面上镌刻文字。碑形面高190厘米、宽96厘米。碑文竖式排列3行,全文共34字,字体阴刻楷书,字径宽18厘米、高16厘米。
镌刻时间: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
赤城温泉“万物静观”摩崖题刻
所在地点:赤城温泉度假村滚池旁东崖壁上。
形制特征:“万物静观”刻石为温泉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花岗岩崖壁上凿剔出宽190、纵75厘米的平面中镌刻而成。
题为“万物静观”4字,横式排列1行,字体阳刻楷书,字径45厘米。题左下角原嵌有落款,现已佚。
保存状况:基本完好。
[明] 龙关方家沟摩崖题记
所在地点:赤城县龙关镇方家沟村西白塔沟。
形制特征:方家沟摩崖题记位于赤城县龙关镇方家沟村西3000米的白塔沟深处,于卧蛋沟门与驴石沟各发现一处。卧蛋沟题记语意难以辨认,但个别文字可以看清,有“大明嘉靖……”“赵城……”“同官……”等字样。驴石沟题记较为清楚,记录了嘉靖年间山西委官霍州同知等人创修……的史实。题记为“大明嘉靖二十八年八月 山西委官霍州同知赵□创修二边□由此路”。
镌刻时间: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
[明] 龙门崖“三路咽喉”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三路咽喉”题刻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代表作品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中剔凿出横式匾额形平面上镌刻文字。刻面宽320厘米、高120厘米。题为“三路咽喉”4字,横式排列1行,字体阴刻楷书,字径75厘米。题左、右各有落款,上款阴刻楷书“万历己酉吉旦”6字,下款阴刻楷书“关中屈受善书”6字,字径均为7厘米。
镌刻时间: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069年)
[明] 龙门崖姚远、詹冕题名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姚远、詹冕重建题名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长方弧首碑型石面上镌刻文字。碑形高190厘米、宽98厘米。题字竖式排列5行,全文共50字。字体阴刻楷书,字径11厘米。
镌刻时间: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
保存状况:完好。
刻文抄录:
正德壬申旬孟秋上朔吉日」钦差分守独石马营等处印授监」太监姚远」钦差分守独石马营等处左参将」都指挥佥事詹冕重建
[明] 《龙门崖联句》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又名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龙门崖联句》题刻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高350厘米、宽126厘米的长方平首碑形平面上镌刻文字。诗文竖式排列6行,全文共117字,字体阴刻楷书。
镌刻时间: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
全文抄录:
龙门崖联句」龙门关外龙门口(一槐)关外重关关外关雪自穷荒开日积(平湫)云从太」古去时还悬崖磅礴乾坤表(一槐)峭壁崚嶒天地间形胜千年归锁」钥(平湫)匈奴莫敢过阴山(一槐)」大明嘉靖戊午季夏望日山西按察副使一槐朱天俸,布政参」议平湫许用中时同参将西楼刘汉游击北冈杨璋刻石
龙门崖“壁立干云”题刻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壁立干云”石刻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横式匾额形平面中镌刻文字。刻面长140厘米、宽70厘米。其中横式排列“壁立干云”1行4字,字体双钩摹刻楷书,字径35厘米。上款“独石口理事同知伍云泰题”,下款可见“丁卯八月”字样。
[明] 龙门崖“朔方屏障”巨幅题字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朔方屏障”刻石是龙门崖摩崖石刻中最为宏伟之作。为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巨型竖幅形状线刻双线边框,框内再施以文字镌刻,刻面宽约10米,高约25米。题为“朔方屏障”4个大字,竖式排列1行,字体阴刻楷书,字径约4米。上款 “万历十四年四月岁在丙戌夏四月之吉”16字,下款“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滇榆孙愈贤题”14字,皆为阴刻双钩楷书。
镌刻时间: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
保存状况:该石刻字幅巨大,高悬峭壁,局部字迹因被山水多年冲刷,有残损。在字幅上可见当年镌刻时留下脚手架孔,一排3——4个,共5排。
[明] 龙门崖崇祯十一年宣府总兵杨国柱等题名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崇祯十一年宣府总兵左都督杨国柱等人题刻”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长方圆首碑形平面上镌刻文字。面高280厘米、宽120厘米。额无题,满饰阴刻祥云纹图案。“碑”面两侧阴刻水波纹装饰。文字竖式排列6行,全文共98字,现尚可辨认89字,字体阴刻楷书,字径11厘米。“碑”座覆斗形,高80厘米,下宽160米、上宽130厘米,装饰“如意”、“宝剑”等图案
镌刻时间: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
保存状况:一般,个别字迹因岩石风化不可辨认。
全文抄录:
钦差巡扶宣府副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永□』钦差□□昌宁□□御马监太监魏邦典』钦差分守昌宁中府御马监太监庐志德』钦差整饬赤城分巡口北道右参政李仙凤』钦差镇朔将军镇守宣府总兵官左都督杨国柱』
崇祯十一年岁次戊寅孟夏之吉立
[明] 龙门崖陆湧重修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陆湧重修刻石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长方圆首碑形平面上镌刻文字。碑形高160、宽80厘米。“碑”文竖式排列3行,全文共32字。字体阴刻楷书,字径11厘米。
镌刻时间: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
保存状况:完好。
全文抄录:
嘉靖乙丑岁季秋月上旬吉日立」钦依守备云州地方」开平卫指挥佥事陆涌重修
[明] 龙门崖三辈题名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龙门崖三辈题名刻石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以双线框剔凿出长方圆首、覆斗式座的碑形平面上镌刻文字。碑形高370厘米、宽145厘米。额无题,阴刻如意祥云图案。刻文竖式排列5行,全文共133字,字体阴刻楷书,字径10厘米。“碑座”高100厘米、上宽165、底宽185厘米,阴刻“犀牛望月”装饰图案。
镌刻时间: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保存状况:完好。
全文抄录:
钦差协守宣府等处地方副总兵都指挥使麻禄 嘉靖四十三年任」钦差镇朔将军镇守宣府等处地方总兵官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麻锦 万历八年任」钦差协守宣府等处地方副总兵都指挥佥事麻贵 万历元年任」钦差分守宣府北路独石马营等处地方副总兵都指挥佥事麻承勋 万历九年任」万历拾年秋柒月吉日本镇继任三辈刻石
[明] 龙门崖许用中题字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许用中题“龙门崖”刻石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中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横式匾额形平面上镌刻文字。刻面宽150、高70厘米。题为“龙门崖”3字,横式排列1行,字体阴刻楷书,字径41厘米。题左、右各竖刻款识一行,上款为“嘉靖戊午季夏望日”8字,下款“平湫许用中種华题”8字,款识均为阴刻楷书。
镌刻时间: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
保存状况:完好。
[明]龙门崖袁世械重建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袁世械重建刻石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长方、圆首碑型平面上镌刻文字。碑形高180厘米、宽100厘米。碑文竖式排列4行,全文共44字。字体阴刻楷书,字径20厘米。
镌刻时间: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
保存状况:完好。
刻文抄录:
嘉靖乙丑岁仲秋月上旬吉日立」钦差分守独石马营等处左参将」 系陕西都司榆林卫」都指挥佥事袁世械重建
灵真观清虚洞门额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金阁山清虚洞门额处。
形制特征:题刻于天然花岗岩崖壁上,以单线阴刻出长130厘米、宽50厘米的矩形方框,其内阴刻楷书“清虚洞”3字,横式排列1行,字径高40厘米、宽30厘米。无其他装饰及款识。
灵真观长春洞门额及门联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灵真观遗址长春洞门石壁上。
形制特征:石刻共分两组。第一组镌刻于灵真观门额处,为石壁上凿剔出宽160厘米、高80厘米的横式矩形平面,题刻“长春洞了真处”6字。题字横式排列2行,字体阴刻楷书,字径高29厘米、宽23厘米。题左竖式排列落款2行,共14字,可辨认8字。款为“乙丑□□正月□ 守备副使□□□”。第二组镌刻于长春洞门两侧,上联为“觅真每恨千言少”,下联是“了妙方知一字多”。均为阴刻楷书,字径12厘米。
[清]龙门崖 玉宝重修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玉宝重修题刻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长方、上首抹角碑形平面上镌刻文字。“碑”面高120厘米、宽100厘米。文字竖式排列7行,分左、右两个部分。右半部分阴刻楷书汉字3行共30字,左半部分阴刻满文4行。满、汉文以对照书写镌刻。
镌刻时间:乾隆十二年八月(公元1747年)
保存状况:一般,个别字迹模糊难辨。
刻文抄录:(满文略)
理藩院侍郎典正黄旗满洲『副都统加三级玉保『乾隆十二年八月吉旦重修
[清]龙门崖明威将军马腾龙题诗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龙门崖(俗称舍身崖)之崖壁上。
形制特征:“康熙二十五年明威将军马腾龙题诗”刻石为龙门崖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褐色花岗岩石壁上剔凿出下宽上窄、弧首碑形石面上镌刻文字。刻面高267厘米、宽178厘米。刻文竖式排列,楷体阴刻五言四句诗一首,字径20厘米,为康熙二十五年明威将军署云州城守事大陵马腾龙所题。
镌刻时间: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
保存状况:完好。
刻文抄录:
康熙二十五年岁次丙寅孟秋望后吉日
山怒拔天外
双崖壮此门
朔方屏幛险
锁钥重重垣
明威将军署云州城守事大陵马腾龙题
[清]灵真观游仙峪摩崖刻石
所在地点:赤城县云州乡观门口村西灵真观遗址。
形制特征:游仙峪摩崖刻石是在灵真观遗址游仙峪中一块天然巨石上,凿剔出宽180厘米、纵140厘米的长方形平面上中镌刻以五言四句诗一首。题刻为竖式排列,共6行37字,字体阴刻楷书,字径20厘米见方。题诗为清康熙二十六年,伏波氏卧仙子所作,落款字径12厘米见方。
镌刻时间: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
保存现状:较好。虽石质有自然风化现象,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刻文抄录:
康熙岁次丁卯菊月吉日
我到游仙峪
仙游向何处
南山云树深
怅望不能去
伏波氏卧仙子题
[民国]吉鸿昌“洗耻”、“妙浴”摩崖题刻
所在地点:赤城镇周里沟村南山崖壁上。
形制特征:“洗耻”、“妙浴”题刻为温泉度假村摩崖石刻中近代作品之一,是爱国将领吉鸿昌亲书并命部下镌刻在花岗岩崖壁上的。
“洗耻”位于石壁的右上方,为崖壁上剔凿出宽110厘米、纵60厘米的长方形平面中镌刻文字。题为“洗耻”2字,横式排列1行,字体阴刻楷书,字径高50、宽43厘米。题左阴刻 “吉鸿昌”三字,字体行楷书,字径10厘米。
“妙浴”位于崖壁的左下方,是在崖壁上直接阴刻出宽100、纵50 厘米的矩形边框内镌刻。题为“妙浴”2字,横式排列1行,字体阴刻隶书,字径35厘米。
镌刻时间:公元1933年
[民国]赤城温泉“赤泉”摩崖题刻
所在地点:赤城温泉度假村滚池旁东崖壁上。
形制特征:“赤泉”题刻为温泉近代摩崖石刻之一,是在花岗岩崖壁上凿剔出宽120、纵60厘米的平面中镌刻而成。
题为“赤泉”2字,横式排列1行,字体阴刻楷书,字径42厘米。题左落款“佟麟阁”3字(为后人补续),字体阴刻楷书。
赤城县博物馆线上展览更多内容
敬请关注浏览“河北数博”——赤城博县物馆
赤城县博物馆联系电话:0313-631289
文字/图片:李沐心
Hash:0e5972fe4532f2fa1e6b692e4e7f74899f196f1d
声明:此文由 长城小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