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一工地疑似发现连片“古墓”!官方公布消息!
自3月下旬以来,聊城市茌平区的一些市民发现在城区一个大型停车场在建项目工地内,有数10名考古工作人员忙碌着对地下近千平方连片的“坑池”结构进行考古和发掘,一些市民怀疑发现“古墓”群,究竟何方神圣在此“隐居”,谜一样让很多人充满好奇。
3月25日,茌平融媒官方发布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为配合茌平区人防和御路智慧停车场工程项目建设,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考古队伍于2020年上半年对府前广场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工作。
在前期准备条件允许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0年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本遗址正式开始考古发掘。近日,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实地探访。数十位考古工作人员正在紧张细致有序地进行现场发掘。根据出土的部分文物,考古专家认定其为金元和明清两个时期的人类生活遗迹。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茌平府前广场遗址考古队副队长李召恒说,这个遗迹是灶,古人烧火作饭的地方,它的特征非常典型,有灶室、火道,内部有明显的烧烤和烟熏痕迹,是本次发掘中保存比较好的一处遗迹。根据相关资料,这里应该是古代茌平县城的东南角,而目前我们发现的遗迹均与生产生活有关,也验证了这一推断。既然是城内区域,那么也就排除了存在墓葬的可能性。
李召恒队长还说,从现场所发掘出来的各种遗物来看,有钱币、陶盆、陶罐、瓷碗、瓷盆、瓷壶、琉璃簪、围棋子等,这些都是生活实用器,既有流通的货币,也有生活器具,还有日常娱乐用品,由此可以推测金元时期茌平县域内社会生产和商业贸易比较发达,发掘区域可能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居住区。由于此处人类长时段的不间断活动,才造成了目前所见的众多的生活遗迹和遗物。
本次发掘现已布设5米×10米探方20个,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共发掘灰坑等各类遗迹100余处,出土铜瓷陶石等各类文物标本约300余件。发掘表明,此处人类活动较为频繁,时代可能包括明清和金(宋)元两个主要时期。同时根据前期考古调查勘探并结合遗址实际情况,据史书记载,茌平秦时置县,经历了三次迁移后,公元1130年(金朝天会八年)茌平县治所迁址于今地,一直延续至今,历经近900年的历史积累。
在文物挖掘和保护的前期工作中,作为主管部门的茌平区文旅局主动作为,积极完成府前广场、韩王、李孝堂、东一甲遗址的考古勘探任务,报请预留文保单位文物保护空间,配合好我区人防工程、御路智慧停车场、金牛湖学校便道等城建工程实施,协调文物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大局关系。
茌平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李兴栋说,我们文旅部门立足本职工作,服务茌平发展大局,积极向上协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府前广场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考古发掘。截止到目前,现发发掘灰坑遗址100余处,各类文物300余件套,表明此处在宋元时期人类活动十分频繁,留下了很多的生活遗迹,也更好地印证了一些史料记载,下一步我们将对出土文物进行整理修复,举办展览,向大众更好地讲好我们优秀的茌平历史。
来源:茌平融媒、聊通社
Hash:8b9fa9302f83b2336c96d6a89146d254e5015842
声明:此文由 聊城微言教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