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道旧宅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天津网讯每日新报新媒体记者史翔昆陈玓怡五大道的小样楼之所以吸引许多人,因为它们不只是普通的建筑,更记录了那些埋藏在时光深处的旋律,那些属于当年的冬夏春秋,月雪风花。
万物逆旅,百代过客,带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
而五大道,又凝聚了多少光阴的故事……
这一次,我们走进重庆道附近区域,寻找当年的故事,领略如今的风采。
这里住过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旧宅
建于1927年,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威灵顿道(今和平区河北路267号),该建筑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建国初期天津市第一人市长黄敬曾居此楼,现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所在地。
这里拍摄过《大转折》《周璇》《影后胡蝶》《最后一任市长》《巨人的握手》《弘一法师》《郭沫若与安娜》《张自忠》《梅兰芳》《少年周恩来》等影视剧。
顾维钧
(1888-1985)字少川,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1972年,出席联大的章含之受毛泽东之托邀请其访问中国大陆。
这里住过小德张与末代亲王庆王府
位于英租界剑桥道(现和平区重庆道55号),1950年起,这座旧日王府先后成为了中苏友好协会天津分会、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天津市外经贸委、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办公地点。
小德张(1876-1957)原名张云亭,字祥斋,1909年,光绪、慈禧先后去世,在宫中权利争斗的关键时刻,小德张利用自己在宫中的权势力保隆裕太后把持朝政。宣统元年,取代李莲英登上清末太监大总管的宝座。
1912年,隆裕太后去世,小德张也随之结束了自己25年的宦官生活,到天津做起了寓公。先与其养子张彬如一同在原日租界的一幢小楼内居住了多年,1917年,天津发大水,小德张萌生了建新楼的念头。1922年,他亲自选址绘图,精心构思,不惜工本,建造了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1923年,新居落成,小德张便携一家老小迁入。
庆亲王(1876—1947)爱新觉罗·载振,字育周。青年时期壮志雄心,颇有一番作为,却因卷入了官场风波而丢掉了官职。宣统退位后,载振即携家眷避居天津,分别居住在德租界和英租界自置的宅院内,不久又迂回北京府内。1925年,载振购得小德张的这所宅院后,随即家眷迁居天津,开始了他的寓公生活,于是这座宅院由此得名“庆王府”。
张作相(1881-1949)字辅忱,奉天(今辽宁)义县人。奉系军阀将领,1911年东北讲武堂毕业,辅佐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执政东北,任东北边防副司令兼吉林省政府主席。1933年因热和失守而去职,来天津买下此楼隐居。在此期间日伪多次派人威逼利诱,劝其出任伪职,均被拒绝1949年初,张作相因突发心脏病,病逝于寓所。
这里住过四大须生之首马连良疙瘩楼
疙瘩楼建于1937年,是意大利建筑师鲍乃弟设计。此楼原系英商先农公司营造,后出售。原产权为佟光宗、杨慰忱、沈幼仁及恩光医院等。该楼西沿河北路,北临睦南道,位于两街的交口处,南抵马场道。建筑面积6449.42平方米,为四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具有浓郁意大利风格的连排式里弄住宅。“疙瘩”形容过火砖砌的粗糙质感外观。现285号住宅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在津居住的地方。
马连良
(1901 - 1966)回名尤素福,原籍陕西扶风,生于北京,字温如。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9岁入北京喜连成科班,23岁自行组班,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自1920年代至1960年代盛行不衰。20世纪,他与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并称前“四大须生”;后三人去世,他又与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并称后“四大须生”。1931年马连良在天津与周信芳同台演出,因他们技艺精湛,各具风采,被誉为“南麒北马”。
这里住过北洋政府总统秘书周明泰旧居
建于1933年,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威灵顿道(今河北路277号)。
周明泰(1896-1994),字志辅,别号几礼居主人,安徽至德县(今东至)人。近代著名实业家周学熙的长子。曾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内务部参事。酷爱戏曲,专门从事中国戏曲史研究。他熟悉梨园掌故,广泛搜集戏曲史图籍,并常与著名京剧演员交往。后移居上海、香港等地,闭门著述。著有《几礼居戏曲丛书》、《几礼居随笔》、《读曲类稿》、《枕流答问》等,后将所藏珍贵戏曲史料及唱片捐献国家。
这里住过张作霖的三姨太许氏旧居
该楼建于始建于1926年,坐落于睦南道和香港路拐角处,东、南两面均抵马场道,西临香港路,北沿睦南道。原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三姨太许夫人以“庆羯堂许”的堂名购置的私人住宅。张家亲属出关往来于京津地区均住于此楼,直至1941年张家将此楼卖于他人。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
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逐步提升,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与孙中山、段祺瑞及卢永祥结成同盟。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这里见证了天津的改变与荣光民园体育场
位于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之间,东临河北路、西界衡阳路。20世纪20年代前后,因海河疏通航道,吹淤垫地,把这里的沼泽洼地填成平地,成了简陋的体育。英工部局在场外围建铁柱围墙,并建有水泥看台及部分平方。场内有两个足球场和一个田径跑道,成为当年中国北方最大的体育场。设计者为李爱锐(埃里克·利迪尔)。1943年铁柱围墙被日本占领军拆走制造军火,改为砖墙。从此民园体育场的朝向由南北向改为东西向,主席台为砖砌,设在北面。
这里培养了许多时代的许多精英二十中学
天津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坐落在和平区湖北路59号(原“英国文法学校”旧址),初中部设在和平区泰安道87号。前身由天津私立浙江中学和津华女子中学合并而成。1952年人民政府接办,遂定名为天津市第二十中学。学校环境优雅,三季有花,四季长青。欧式风貌的主楼被法国梧桐绿荫环抱。
这里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洗尽铅华风采依旧的重庆道大理道睦南道
以上信息由每日新报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恶意抄袭者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Hash:8f7cc20cdae8f74ba9c12fcf63f02b852700d935
声明:此文由 杂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