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峰峰八特弘济桥的千年传奇故事
作者:申海顺 申洪乾
一座石拱桥,横跨于二十多米宽的泄洪沟上,纽带似的联结着一个古村(镇)。千百年来,无论是岁月的沧桑洗礼,还是时代的变迁更迭,像极了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豁达深邃,气势超凡,任凭世间风起云涌,却依旧笑看云舒花落。这就是位于河北省峰峰矿区八特村的——弘济桥,不仅是滏口陉上,极具人文色彩的风景线,也是千年岁月,八特古镇的见证者。
一
八特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最北端,素有峰峰“北大门”之称。与7500多年前的早期新石器文化——“磁山文化”遗址隔河相望,解放前隶属武安县管辖。该村始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村中清代同治八年(1869)的古碑记载,“八特”之名,出自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
相如及大将廉颇,为图赵国的强盛,常常相伴下乡,体恤民情。一日,他们亲率军队,劝农至此,八座小村落闻之,各委一老者迎接,“谒见于事,进退周旋之间无不中礼,有高贤遂世之风。”令他们大为惊讶。当得知八老受业于名师曾子时,相如曰:“尔等学遇明师,故特然异于人也,如是命此村为八特,尔等以为如何”?八老答曰:“善。”从此,原来的八座小村落合聚一处,命村名“八特,”而沿用至今。
由于八特村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为河北地区通往山(西)、陕(西)的咽喉要道,滏口陉上重要的节点。明清时,由村改称为“镇”,是武安、磁县、涉县物资交流中心,并由此逐渐发展成集商号云集,经济繁荣的贸易重镇。
二
弘济桥就处于八特镇最繁华的地段,亦是天南地北的客商们必经之路,至今留在青石板桥面上两道深深的车辙就是最好的见证。 这座始建于战国时期的古桥,历经不同朝代的多次筑建,有记载的就有三次,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建弘济桥始于战国,相传某年盛夏,赵国蔺相如、廉颇曾亲率大军路经此地,却被眼前的坡陡沟深所阻挡,由于刚下完大雨,浩浩荡荡的洪水灌满了整个洪沟。为了不耽误行军,所有的将士只好寻稍微平缓的坡,慢慢下沟,再从楸树坡爬上南岸,一番折腾后,盔甲全湿,十分狼狈。
骑在马上的蔺相如见眼前此景,双眉紧皱,心事重重,魏国(界城南)近在咫尺,一旦犯境,赵军迎战,因此河而受阻,必贻误战机。须是上奏赵王,拨款筑桥,方可化解。回到邯郸后,蔺相如将此事奏报赵王,不久准奏。建桥时,当地百姓闻之,纷纷参战,就地取材,很快就筑起石礅为基、厚木板当桥面的木桥。因众人齐心所建,有“弘功铭德、济世利民”之意,蔺相如遂命名为“弘济桥”。此桥建成后,不仅方便了军队的调遣,亦方便了百姓和客商的往来。
二建弘济桥缘于北齐,当时的北齐有两个政治中心,一是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境内),二是别都晋阳(山西太原)。高洋帝常率大臣及御林军往返于两都之间。地扼滏口陉上的八特,为必经之地。相传,第二次修建,即源于高皇移驾,桥面窄的缘故。
北齐时期的某年,高洋帝的銮驾仪仗队由临漳往晋阳行进。途径八特,因弘济桥桥面窄,仪仗队只好乱队前行,顿时失去了皇家的威严。一向性情乖戾的高洋帝大发雷霆,遂命人限期将此桥扩宽加大,并说,回銮时还要路过验桥。受命于高洋帝的官员,不敢怠慢,召集工匠增高了石礅,加宽了桥面,保障皇家仪仗队的井然通行。
三修弘济桥发生在明代洪武年间(一说是宋元间)。相传,当时在桥北有一李姓掌柜,此人在桥南有相当规模的酒店、作坊,且还在关外、赤峰、江南等地,经营有药材、丝绸等生意。原本方便南北两岸百姓通行的弘济桥,早已因年久失修和战乱的摧残,岌岌可危,成了危桥。百姓们只好择路绕行,十分不便。明洪武年间的某年初春,村中族长们商议,决定筹款重修弘济桥的事宜。李姓掌柜听闻后,十分高兴,遂即慷慨解囊,捐出白银一斗(古时候一斗盛粮25斤左右),桥南、桥北百姓各凑银半斗,筹款解决后,立刻招募工匠,择吉日开工。
却说在八特村以西的山村里,有一巧匠,名曰鲁大能,技艺超群,据说是鲁班的再传弟子,远近闻名,就被请来主持建桥。鲁大能带领诸位徒儿和八特村的百姓们上山采石,运输石料。九九八十一天,一座独拱桥终于修建起来,谁知一掏土模,桥身便塌陷了。可说也怪,第二次建好掏土模时,桥身依旧再次轰然倾倒。
未曾失过手的鲁石匠为此百思不得其解,闷闷不乐,饮酒浇愁,不觉朦胧睡去。忽一徒儿前来禀报:“外面有一老者求见。”话音未落,只见一位老者手持龙头拐杖,走进帐来。鲁石匠细加端详,见眼前老者身着白衫,鹤发童颜。鲁石匠连忙请他上座,欲与其同饮。老者曰:“老夫双目失明,看不见了,就谢座啦”!鲁石匠见其年长,且气度非凡,遂将心中不解予以请教。老者听完,抚须曰:“人无眼,看不见;桥没眼,岂能成”!说着把拐棍举起在空中划了俩圈,接着朝鲁石匠肩窝猛捅两下曰:“徒儿切记!”后大笑三声,飘然离去。
鲁石匠忽觉生疼,幡然惊醒,一番思量后,茅塞顿开。方知已得仙人点化,连忙叩头言谢。后经再建,就成了现在的样子。从东西两侧看,弘济桥的两个小拱就像人的两只眼睛一样。
三
现在的弘济桥重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距今已有近四百八十年的历史,全长21.8米、宽6.6米、高11.5米,东西两侧的石栏杆高1.4米。其整体上是由高3米、跨度5.2米的大拱洞和肩负的高2.11米、跨度2.2米的两个小拱洞构成。从东西两侧看上去如同一幅眼和口兼具的“笑脸”。整座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中间行车马,两边走人。
砌筑弘济桥拱洞的石料犬牙交错,相互咬茬,浑然一体,支撑着大桥。如果有哪一块拱石受到损坏,其他拱石不会受到影响。其桥址选择在村中泄洪沟的最窄处,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石料。而一大两小拱洞的设计,不仅有效地增加了泄洪量,也减轻了洪水肆虐时对桥身的冲击力,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弘济桥在历史上经受住了洪水、地震等灾害的种种考验。清道光十年(1830),彭城大地震,八特村中房屋建筑多有坍塌,桥两侧的石堰均未幸免,唯弘济桥丝毫未损。可见其坚固性有多强。弘济桥不仅桥体坚固,且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六个和尚俩平头,九个狮子仨绣球,二十四条石栏杆,二十四个石枕头。”这首关于弘济桥的顺口溜,已不知在八特村流传了多少代,它准确地概括了弘济桥的基本构造。桥两侧的石栏杆上精雕有九个姿态各异的石狮子,其中紧靠南头云鼓石旁的三对“夫妻”狮子,憨态可掬,雕工细腻。三个小狮子分别偎依在各自母狮膝下撒娇嬉戏,栩栩如生。每个雄狮爪下按着一个石绣球。六个和尚说的是桥的望柱及其顶端的石球或石桃。两个平头指的是两根顶端石球的望柱。后面两句意思是,那二十四条长方体石栏杆犹如二十四个石枕头支撑。
在大小拱洞的上侧各刻有“螭吻”形象。相传螭是龙的第九子,生性好吞。那狰狞怒目的形态,像是在冲着洪流怒吼:“不许漫过我!”“文革”时期,弘济桥上的精美石刻遭到了严重破坏,原来在桥南竖立着的三通石碑也均被毁坏。现只存一座无头无碑的赑屃依然在默默守候。
在八特人的心目中,八特弘济桥早已不是一座普通的石拱桥,千百年来,它默默地承担着通衢南北、方便通行的重任,直到今天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八特村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历史遗迹,也是当年商贸繁荣、人口荫盛古镇的一个“见证,”是八特人心中一块记录历史文化和祥和、文明的丰碑......
编审:朱世良
Hash:89c7e483d7350e9c1d37cb1ee83232f60c15983c
声明:此文由 燕赵佳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