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街往事录

□孟庆玲

济南老城西南边沿,原来有一条五三街。据《历下区地名志》记载,此街长222米、宽3米,石板路面;街上除民居外,多是些制作鸟笼子及竹器的手工业作坊。1979年兴建轻工业产品展销大楼时,拆迁此街并入趵突泉北路,后其临河段成为环城公园的组成部分。

五三街原名顺城街,因为地处西门外,故而被市民俗称为西城根街,其具体方位是在北起泺源门、南至坤顺门的西护城河东岸。1929年夏,为了纪念此前一年发生的震惊中外之“五三惨案”,市政当局呼应民意,特意在街上竖立起了“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并将街名改为五三街。

“五三惨案”亦称“济南惨案”。史载,当年的国民政府遵照孙中山的遗愿和既定方略,于1926年7月在广州誓师北伐。而后,北伐军势如破竹,中国结束军阀割据的局面指日可待。然而就在此时,日本帝国主义基于其侵占中国的狼子野心,蓄谋阻挠北伐军前进的步伐。1928年4月下旬,他们以保护其侨民的荒谬借口,派兵进驻济南、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准备用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北进。5月1日,当北伐军克复济南之后,日寇便迫不及待地于5月3日闯入国民政府的山东交涉署,在对特派交涉员蔡公时施以割耳、削鼻、挖眼、剜舌等残酷迫害之后,将其及17名署职员全部杀害。随后,他们便悍然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炮轰济南城区,并在攻占之地大肆烧杀抢掠,极尽罪恶之行径。据《晨报》当年报载:大明湖边积尸累累,城垣破坏民房焚毁;济南老城之东、西、南、北四座城门楼均被炮火炸毁;城内的山东省议会、山东省图书馆,正谊中学、第一师范等,皆因遭到炮火袭击而严重受损;东门里高祥后街,西门里太平寺街、安乐街、鞭指巷、顺贡街、鹊华桥一带,房屋大半击毁,城内瓦砾焦土,弥望即是;西门外顺河街直至西南门一带,更是一片焦土。在那血雨腥风的十多天里,济南军民有6123人惨死在日军的枪炮刺刀之下,伤者为数更多,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在“五三惨案”中的5月8日那天,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在冲进普利门之后,继续冲杀到西门城下。当时天色已晚,但见城门紧闭,城墙高不可攀,于是,恼羞成怒的倭寇们,便冲进顺城街,挨门挨户地破门而入,不分男女老幼,见人就杀。尤其是对那些年轻的女人们,在实施强暴蹂躏之后,再以刺刀刺杀,其罪恶行径令人发指。那天晚上,顺城街上惨叫声声,哭声哀恸,尸横遍街,血流成河,街上的居民几乎被杀戮殆尽。天地同悲,血水流入到护城河内,染红了那原本清清的河水。可是,穷凶极恶的日寇仍不肯就此善罢甘休,他们又从装甲汽车的油箱里,放出些汽油,用钢盔等端着,泼向被洗劫的民宅商铺,然后纵火焚烧。火光烛天,吞没了顺城街;血雨腥风,笼罩了济南城。什么是血海深仇,这就是血海深仇;什么是深仇大恨,这就是深仇大恨。国家仇、民族恨,“五三惨案”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是济南民众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纪念。

如今人们走在昔日五三街的旧址上,能看到一座别样的“五三惨案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为台历形状。掀开的台历左页,镌刻的是《济南惨案纪略》;右页则是日历:“1928年5月3日·星期四”。这座别样的纪念碑立于抗战胜利50周年的1995年,碑体背面利用了地势落差,形成了高4.25米、长17米的浮雕墙,浮雕内容再现了“五三惨案”的惨烈场景。在浮雕墙下,还矗立有一座传统风格的“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不是当年济南民众矗立的原物,而是民国十八年(1929年)五月间,当时的山东省政府,矗立在泰安岱庙遥参亭坊前的那座纪念碑之复制品,因为原碑在日寇沦陷济南期间的1938年被毁。

趵突泉公园的护城河西岸,也就是与五三街旧址隔河遥对的地段,还有一处“五三惨案纪念园”,园内的主体建筑是“五三堂”和“五三惨案纪念亭”。

“五三堂”亦称“济南惨案纪念堂”,阁亭式的仿古建筑,上下两层。迈进纪念堂大门,迎面是蔡公时的铜像。铜像高2.18米,军人装束,面目清瘦、严峻。说起这尊铜像,还有段历史故事。蔡公时在“五三惨案”中遇害后,消息传到南洋,侨胞们义愤填膺。以时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南洋各界侨胞,为了纪念先烈,捐款铸造了这尊铜像,时间是1930年。铜像最初矗立在新加坡的孙中山晚晴园内。2006年4月,新加坡的“孙中山南洋纪念馆”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应济南人民的请求,将铜像移赠给济南市人民政府,而后铜像就被矗立在“济南惨案纪念堂”内。

“五三惨案纪念亭”,原在中山公园附近,是济南民众在蔡公时殉国不久,在其殉难之地特意修建的。不过,在日寇侵华济南即将沦陷之前,济南民众为了防止日军破坏,将原纪念亭拆卸后就地掩埋。20世纪90年代初,中山公园在扩建时,原纪念亭的8根支撑石柱重见天日。1998年,在“五三惨案”70周年时,济南市人民政府在“五三惨案纪念园”内,利用原来的8根石柱,按原样予以重建。简朴的纪念亭庄重肃穆,圆形的外观,沉重的色彩,让人过目难忘。驻足在纪念亭前,默读着石柱上的楹联,熟知“五三惨案”的人们,任谁都不免会浮想联翩。

昔日的五三街,为后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历史。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从1999年起,每年5月3日10时,济南市区就会响起长鸣警钟,警示和告诫后人,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

Hash:90eb51754e306462d05f87d656d286462f5c1974

声明:此文由 济南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