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九王坟: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王爷坟

孚郡王墓又称九王坟,是道光皇帝第九子奕譓的园寝。奕譓(1845-1877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孚郡王。同治十一年(1872)授命内大臣,加亲王衔。孚郡王是光绪生父醇亲王的唯一的同母弟弟,是光绪皇帝最嫡亲的叔叔,地位尊崇。生前养尊处优,死后哀荣优隆,上谥号为孚敬郡王,墓地也格外漂亮。

孚郡王墓(海淀九王坟)位于北京西六环附近

孚郡王墓单孔石桥

孚郡王墓单孔石桥

孚郡王墓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墓坐西朝东,南北宽80米,存有石桥、碑亭、隆恩门(面阔3间)、隆恩殿和宝城、宝顶等。碑亭坐西朝东,高8米,单层歇山式,四周各有一券门,上刻有缠枝莲花纹。隆恩殿面阔5间,前出廊,后出厦。

孚郡王墓碑亭

孚郡王墓文物保护标识

亭中立有九王墓碑,高7.5米。园寝北侧建有阳宅,为三进四合院布局。正殿隆恩殿高8.1米,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单层歇山式,一斗三升斗拱,顶为盘龙藻井,长方形青条石台基。墓区有柏树、白皮松147株。1990年被列为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至距石桥东端10米与中轴线的垂直线,南、北至围墙及其向东延长线,西端帽墙周围至最下一层挡土墙。2007年文物部门对孚郡王墓古建群的修葺包括对古建门窗、梁柱、殿顶、地面砖瓦的修补以及彩绘的补色等工作。

功德碑

驮碑赑屃雕刻精美

驮碑赑屃雕刻精美

孚郡王墓一重要特色,就是碑楼内的驮龙碑却极为高大,高达7.5米,这在清代王爷墓中实为少见,石料材质好,雕刻好,通体刷白。而离孚郡王墓不远处的醇亲王奕譞墓的驮龙碑仅5米多高。清代园寝是有规制,根据清《工部、园寝规制·坟茔规制》:“亲王至辅国公碑身均高九尺,用交龙首龟蚨。亲王碑广三尺八寸七分,首高四尺五寸,趺称之;世子、郡王碑广三尺八寸,首高三尺九寸,趺高四尺三寸;”显然,孚郡王墓的驮龙碑是违制了。

孚郡王墓隆恩门

孚郡王墓隆恩殿(享殿)

据说醇亲王墓与孚郡王墓是同时施工的,醇亲王墓驮龙碑石料运抵墓地山下时,由于山高坡陡,使用过几十匹马都难以将石料运到山上去,实在没有办法,管事的太监,便把两个墓的石料予以调换,把大石料用到地处平地的孚郡王墓。管事太监的主意是否得到两宫太后和光绪帝的允诺,不得而知。可以想见当时健在的醇亲王肯定知道此事并予同意。

孚郡王墓享殿内部

孚郡王墓享殿内部

孚郡王墓(九王坟)是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王爷坟,与其附近的醇亲王七王坟比较相似,只是九王坟的宫墙和碑亭外立面采用抹灰挂红袍,而七王坟则是磨砖对缝。九王坟是幸运的。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让后人能够一睹王爷坟的真容。

孚郡王墓宝顶

Hash:eb8fa2e3be11aff5a0d7c4257c02e493d948df75

声明:此文由 史丛撷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