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灰土黄,曾是乌鲁木齐的色彩

第23集

青灰土黄,曾是乌鲁木齐的色彩

1947年版《迪化市街图》

1947年版《迪化市街图》,

不仅暗藏着“千字文”的玄机

与“江河大道”的文脉,

更忠实地记录下70年前迪化城的风貌。

透过这张图纸,

乌鲁木齐城市规划设计院老总工蔡美权,

宛若看见“风动长桥闻牧歌,

斜阳草树映乌河”的迪化旧貌。

蔡美权

“这个门的名字全部是国民党的时候的。左宗门,左宗棠嘛,中华门永平门,这是永安门、林森门,林森‘国民政府主席’。”

放眼望去,

乾隆御赐的迪化城门早已面目全非。

北门改称永定门,新北门称为建新门;

大小西门分别换称为中山门和林森门;

大南门叫做中正门,小南门则是左公门;

大小东门则分别是永平门与中华门

广场旁原来的巡抚衙门则改称“主席行辕”。

蔡美权

“当时为什么叫‘主席行辕’?开始是清朝的‘巡抚’,后来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都是有一个比政府高的机构,‘督办公署’什么在这里办公。张治中来是‘省主席’,但是他的身份是‘西北行政长官’,那么他的驻地应该在西安,这个等于派出或者临时机构,这种叫‘行辕’。”

新疆督办杨增新曾在官邸里修建“镇边楼”,

这曾是迪化城里唯一的小楼

到了盛世才时,他又建起东西两座大楼。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乌鲁木齐市小十字街景

右下角便是位于自治区党委院内的“东大楼”

蔡美权

“东大楼、西大楼办公楼嘛,东大楼、西大楼就是一个筒子楼,东大楼是中间内走廊的,西大楼实际上是一个会议室,可以看电影的。”

东西大楼一直保留到上世纪70年代,

它曾是乌鲁木齐人民广场旁的标志性建筑

蔡美权

“这一块就是人民广场,四几年开出来的,当时叫和平广场。你看教育厅什么好多政府机关的名称;这一块地方商人集中的地方。”

上世纪40年代的“和平广场”(今人民广场)

70年前的迪化城里,

除了官府衙门压根没有几座像样的楼房。

为了向宋美龄展现治下的“繁荣”,

盛世才在1942年突击装修大小十字,

沿街一砖到顶的“假二楼”后,

是草泥搭成的土房。

大十字的“假二楼”

蔡美权

“以前呢就土块墙,弄几个椽子、檩子,上个房泥什么就完了。那个叫‘穿靴带帽’。下面是‘靴子’,就是砖墙;到了屋檐那个地方。又是一圈压檐的砖,中间是土块,土块的保温性能太好了。土块如果你砌得很好,里面的墙泥是泡透了的墙泥,抹的面、压平了、刷个白的,住在里头要比普通的砖墙的好多了。”

南关财神楼前堆满的土坯块

迪化街

土生土长的老乌鲁木齐人安学义,

至今依旧记得那时城中房屋的样貌。

“前脸整个是青砖的,后面是土块的;我还有点钱,下面呢青砖的,就是防潮,上面是土块的,人家就叫‘青砖抹面’。”

坐地行商的津商、晋商,挣足银两之后,

把家乡房屋院落的结构照搬到迪化城,

北方四合院成为城中大户人家的标配。

蔡老举例说,

当年西路军驻地便是征用来的一座四合院。

西路军在迪化的驻地

四合院

蔡美权

“它正房有,旁边有厢房,前面门,木门是挡的,要从两边绕进去,这个完全是按四合院的一些理念设计的。”

从乾隆时初开新城的千户人家,

到清末民初的两万五千人,

再到迪化建市,

70年前的乌鲁木齐日渐繁华,

人丁兴旺。

蔡美权

“居民应该是汉人跟满人在里头住。现在知道的资料是解放初大概10万人,10万人呢,我想了百分之七八十在这里,一直是高度集中在这片。”

美国LIFE杂志上世纪40年代拍摄的

迪化旧照中,依稀可见当时的城市面貌

就像是一张旧时的照片,

乌鲁木齐在青灰、土黄的单一色调中

孕育着生机,

一株攀援在古城墙的青藤渐渐茁壮,

更多的色彩在一次次的蜕变中,

开始丰富、艳丽。

Hash:e02a260eed171c5a9603c7ef317ee2fd88b8af77

声明:此文由 先锋961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