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 |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14)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我馆特推出建党百年线上展览之《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

各位观众,请您欣赏在线展览——

《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创建史》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近代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演变,特别是20 世纪初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部分 中国共产党成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目光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选择新的救国方向。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从此揭开新的篇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第二单元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5)

五四爱国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五四运动后期,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觉悟有很大提高,他们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先进的知识分子抛弃了对帝国主义的幻想,走上了彻底反帝的道路,很自然地把中国的命运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努力去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探寻新的救国道路。

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

1919年7月,王光祈、李大钊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图为1920年周年纪念时部分会员在北京岳云别墅的合影。右起:二为黄日葵,三为李大钊,七为张申府,九为邓中夏。

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在长沙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这是1919年新民学会会员在长沙合影。五排左四为毛泽东,三排右一为何叔衡。

长沙新民学会旧址今貌

五四运动前后,恽代英等人在武汉成立进步社团“互助社”,后又成立“利群书社”和“共存社”。图为1918年6月互助社部分成员合影。前排左三为恽代英。

1919年9月,周恩来等人在天津组织了进步团体“觉悟社”。图为1920年觉悟社成员合影。后排右一为周恩来、右五为马骏;前排右一为李震瀛、右二为刘清扬、右三为邓颖超。

天津“觉悟社”旧址今貌

五四运动前后,相继有1600多名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还有一些人去了英国德国比利时,考察欧洲社会,学习革命理论和科学技术。图为1919年3月赴法学生离沪前在上海寰球中国学生会的合影。

部分勤工俭学青年乘坐的法国轮船“博尔多斯”号。

1920年5、6月间,毛泽东在上海与陈独秀讨论了改造中国与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问题。图为5月8日毛泽东与即将赴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在半淞园的合影。

1920年7月,沈雁冰(左)在上海与即将赴日本留学的张闻天(中)、沈泽民(右)临别合影。

位于河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

1919年后,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在观念上和政治上走向分裂。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派别开展了斗争。

1919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五期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批驳胡适以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社会改造问题。1920年底,陈独秀与张东荪、梁启超等就社会主义问题进行多次论战。陈独秀将论战的文章汇编成《社会主义讨论集》,由新青年社出版,被青年们称赞为“研究马克思学说的最好入门书”。

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秘密发起成立。它是中国最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北大红楼李大钊办公室

1922年12月14日,研究会发布的征求会员启事,详陈入会方式、会员权利和义务等相关内容。

1920年7月,毛泽东以新民学会为核心在湖南创办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等团体,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图为长沙文化书社旧址。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且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劳动节纪念号》(7卷6号)。

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旧址位于丰台区长辛店大街中段路东祠堂胡同1号。1920 年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为开展工人运动,邓中夏等人在此筹办成立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劳动补习学校于1921年1月1日举行开学典礼,1月11日正式开学。

长辛店补习学校旧址内设场景

1920年5月1日,上海各业5000多工人举行集会,提出“劳工万岁”等口号,通过了《上海工人宣言》。图为当日上海《星期评论》的劳动节专刊。

1920年5月,陈望道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同年8月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图为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封面。

位于义乌的陈道望故居

本展览现正在临时展厅展出

详情点击这里

上海的陈望道旧居是一幢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式洋房,在2018年完成修缮,辟建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陈列馆向公众开放。图为展厅内复原的陈望道蜡像

附录

【建党百年学党史】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家中,他在潜心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这彰显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简史》,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想来现场互动的观众,

关注公众号回复“预约”

即可进行入馆参观预约,记得出示健康码!

…未完待续 …

Hash:0fcf5f76b5fed8544adab575916961611e0de75c

声明:此文由 博物馆世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