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天津」北塘,风雨数百载,今朝美如画

这是「话·天津」专栏

第42次推送

看完大约需要3分钟

天津古镇北塘,

名曰古镇,只因它已有600年历史

几乎与明朝同时建立,并繁衍生息至今。

北塘自明朝初年

随成祖朱棣移民形成村落,

初因陈姓人众多,得名“陈家堡”。

嘉靖元年(1522)以前,

北塘三个居民点连成一片,

于是改称“塘儿上”,

后来又改名“北塘儿沽”。

在当时已经是规模很大的渔村。

北塘依河临海

兼得鱼盐漕运之利,

可谓富庶一方。

清道光年间《宁河图说》

记载北塘为“一大村落也”、

“富庶之地”、“巍然重镇”。

同时,北塘作为明清海防重镇,

皇都卫城,见证了明清两朝帝国兴衰。

明嘉靖时期,曾在北塘

修筑东西两座炮台,

史称“北塘双垒”。

和平时期,北塘炮台便成为登临揽胜、

凭垒观潮的好去处。

“一个北塘镇,半部晚清史”,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距大沽炮台30里的北塘炮台

当时也已经被列强包围。

北塘军民最终坚持奋战三个月,

是八国联军攻陷的

最后一个军事设施。

1900年后,北塘炮台被彻底拆除。

但北塘军民反抗侵略的英勇表现

可谓气壮山河,青史留名。

也因此,北塘曾有史学家的评语:

“一个北塘镇,半部晚清史”。

现今北塘炮台已经重建,

成为最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

历史上的北塘炮台

如今的北塘炮台

后至民国初年,

北塘因其“九井八庙”远近闻名,

从此成为有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当时北塘由宁河县所辖,

清《宁河县志》中记载的十一处古迹,

仅在北塘就有有二处。

宁河“八景”中则有三处都在北塘。

《宁河县志》收录的诗词中,

有关北塘的题材占据绝大篇幅。

历史上的北塘教育兴盛,

文化气氛浓重,人才辈出,

明清两代科举成名约百人,

翰林高庚恩、御史陈鸿翊、

民国总统黎元洪、

享誉海内外的高僧倓虚法师,

都与北塘有极深的渊源。

黎元洪

倓虚法师

如今的古镇北塘面目一新,环境宜人,

不但成为滨海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

还作为北连生态城、汉沽,

南接开发区核心区域,

西望开发区西区空港经济区的

重要交通枢纽。

是天津开发区发展的重要一环。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Hash:3e059f02fd31d79abe56137db86a48f33cbfddc3

声明:此文由 于家堡商业街区club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