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三门额书写者后人在筑欲献先祖字帖

吃力地从里屋搬出一个木箱子,贵阳市政协退休老同志王洛夫揭开盖子,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层层的布包,一本精心装裱过的泛黄的字帖出现在眼前。“这是我曾祖父、清末著名书法家王法良手书的字帖,父亲把字帖交给我时说,这是我们的传家宝,要好好地传下去。但我希望将这本字帖捐给国家,这样比家传更有意义。”王洛夫说。

曾祖光耀引后代追溯

自1952年从重庆来贵阳的王洛夫,如 今已是耄耋老人。他说,自己祖籍河北任丘,祖辈、父辈因辗转南下,自己还是一个初中生时就服从组织分配到了贵阳。

“因为很小就离开父母,对家史其实并不太了解,只大致听说过曾祖父是晚清的一位书法家。1990年,一大家子亲戚在成都聚会时,才听到父亲详细讲述曾祖父的经历,还将任丘地方志对曾祖父的记载给我看,我才对曾祖父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王洛夫说着,然后翻开政协任丘市委20年前出版的《任丘文史资料》,上面有王法良的生平介绍。

这段介绍说:

王法良(1848--1909),字弼臣,任丘出岸人,清代书法家。曾与精通颜体书法的钱南园、何子贞有“三鼎足”之称。

王法良其父王金台咸丰癸丑科(1853)进士,官至云南司郎中加二级,平生好书法。王法良幼时聪敏好学,受父亲影响,尤其酷爱书法。为将其培养成才,王金台便将“学业宏达,书法尤工”的家乡教书先生王斌请到北京,作为家庭教师,指导王法良学习。王法良在王斌指导下,终年临摹颜鲁各帖,终至炉火纯青。中年以后又临苏帖,作隶书,皆登峰造极。

挥毫故宫匾额声名扬

令王法良声名大噪的是光绪二十二年故宫三门额——太和门昭德门、贞度门的书写。自此,王法良名声大震,慕名向他求书写碑者应接不暇。

慈禧下旨重赏王法良,并赐他以高官厚禄,都被他一一谢绝。

网络图片

此后,王法良回归故里,整日闭门研习书画,为家乡父老撰文写碑,直到晚年。1909年,王法良在老家病逝,享年61岁。

欲献精神财富表心意

“1995年,年迈的父亲在去世前把我叫到面前,将字帖交给我,嘱咐我让儿孙研习曾祖父的字帖,并好生将字帖一代代传下去。”王洛夫说。

王法良留给后代的字帖

轻轻翻开这本带着岁月厚重感的字帖,从落款上看,完成于光绪甲午年立秋。上面是一行行朴厚有力的颜体楷书,第一行的“节录画禅室随笔”道出了书写的内容,而最后一行:“令儿子辈观之未尝非临池之一助也”则是表达了让儿孙后辈观摩研习 这本字帖所录的书法范式、理论,为后辈传承、提高书法技艺助力的期望。

王洛夫告诉记者,曾祖父王法良的墓碑现存于任丘市博物馆,碑文内容丰富,题字者为李煜瀛,是王法良的书法弟子、李鸿藻的三儿子,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同时也是“故宫博物院”青石匾额书写人。

“曾祖父留下的字帖是我们家的精神财富,我希望能与更多的人分享这笔财富,让它更好的传承下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价值,让它的存在更有意义。希望能有相关部门接收并珍藏。”王洛夫老人再次表达了他的心愿。

编辑:赵红薇

编审:肖 燕

Hash:77318fb1748c6d2651bdbd1ae617e3317e32fb5f

声明:此文由 黔中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