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一座如飞的高山!

山之高者,

当有如飞之势。

68年前,

在蓟门之北的满井村,

诞生了一所高等学府。

彼时,创业维艰。

尚未竣工的校园里

常常是“无风三尺土”,

师生们则要“上课钻工棚”。

68年后,

这所高等学府又一次登上

影响力巨大的国际排行榜。

排名一年上升16位,

居QS世界大学榜单第446位、中国高校第21位;

连续三年跻身世界大学Top 500,

较4年前实现100位+跨步逆袭。

好一座如飞的“高山”!

肇基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屹立在文脉兴盛的学院路,

以腾跃向上的姿态,

肩负起科技强国的使命。

这座如飞的“高山”,

就是北京科技大学

高山仰止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翻开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

你才会明白,

什么是“高山仰止”。

他肇基的起点很高,

汇聚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等6所著名高校

的相关学科精粹而成立。

他承担的责任很重,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

他的肩上是祖国“工业脊梁”实现从无到强的梦想。

他受到的期许很深。

建校之后,

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沈钧儒、聂荣臻、彭真

等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视察。

1954年至1958年,

周恩来总理更是三访校园。

甚至在60年代末,

兄弟院校大都面临外迁命运的情况下,

周总理亲自批示,

“这所高校不能走!”

亦证明他不可撼动的地位。

奉科技以立校,

育强国之栋梁。

永葆初心的北京科技大学,

用斐然的科技成果,

树立起一座共和国科技创新的“高峰”!

在这里,

诞生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

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壳体材料,

第一枚洲际运载导弹的壳体材料,

第一台大型电渣炉,

第一台十万次每秒以上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系结构设计,

第一台每秒运行1000万次的超大型向量计算机,

第一台国产工业用机器人……

在这里,

记录着我国不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足迹——

2006年,

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修建“天路”自有“天险”,

在15万建设大军高原病零死亡的背后,

是北京科技大学刘应书教授团队

填补了世界高海拔制氧技术领域的空白。

2012年,

“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

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世界纪录。

一位重要人物,

连续六年出任“蛟龙号”海试现场总指挥,

指挥“蛟龙”号载人潜水

创造了海下7000米的“世界纪录”,

引领并见证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重大跨越,

他就是北科大矿山机械79级校友刘峰。

2013年,

随着“嫦娥三号”完美巡月,

在月壤上首次留下中国的足迹,

北科大热能88级校友苗建印

带领团队打造的热控“冷暖衣”——

全球首创月球1/6g重力辅助两相流体回路热传输系统

惊艳亮相,

在国际上引发轰动。

2019年,

月球再迎两位新朋友,

“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

这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实现月背软着陆,

仰赖于韩静涛教授团队研发的卷筒式伸杆机构。

在国内空白、国外垄断的背景下,

北科大凭一己之力,

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可“下五洋捉鳖”,

亦可“上九天揽月”。

浩瀚宇宙间,

任何未知都阻挡不了北科人求索的脚步。

浩气贯长虹,

天堑变通途。

南望海疆碧波,

这项超级工程举世瞩目。

尹学军校友主持设计的抗风振装置,

港珠澳大桥保驾护航。

河汉纵且横,

北斗横复直。

遥看“太空灯塔”,

从未如此闪耀。

于不久之前“收官”的北斗系列卫星,

就应用了李成明教授团队研制的金刚石扩热板。

有人说:

北科人的骨子里从没有怯懦二字,

他们一直向着高峰挑战,

面对困难不惧怕,

面对挑战不迷茫。

多少北科人燃尽心血,

只为了祖国科学技术的不断登顶。

山高人为峰,

68年间培育近20万精英,

共同筑起一座共和国的人才 “高峰”。

从这里,

走出了一大批投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英雄豪杰——

39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7位校友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一大批校友担任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

50余位校友曾担任各大城市的市长。

据数据统计,

在1952-1966年间,

平均约440名学生中走出一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

平均约626名学生中走出一位市长;

“市长摇篮”名不虚传。

现今仍有多名校友

在京、粤、晋等省份担任省部级领导职务。

鲜有人知,

祖国实现百年奥运之梦的背后,

这所高校也立下不朽功勋。

早在1908年,

中国体育先驱者立下誓言,

“有朝一日,在中国举办奥运会”。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

那一年,距离2008年整整100年。

这个百年,

中国人走的很艰辛。

不被谁看好,

那就自己拼!

人们不会忘记,

19年前从莫斯科会场爆发的欢呼。

时任北京市市长刘淇,

和时任北京奥申委体委主任楼大鹏

两位北科大校友,

为北京申奥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当千人击缶而歌,

当焰火形成的巨大脚印奔跑着点亮五环

08年的那个夏天,

注定将中国体育的历史分成两段。

作为承担奥运盛事的6所高校体育馆之一,

北科大体育馆,

见证了柔道、跆拳道项目22块金牌的高光时刻。

一直以来,

北科大的竞技体育都享有盛誉,

涌现了一批以李敏宽、楼大鹏为代表的国家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官员,

女子铅球世界冠军巩立姣,

正在为传承奥运梦积蓄力量。

甩掉“病夫”的耻辱头衔,

坚毅的北京科技大学,

助力共和国攀登上国际奥林匹克的“高峰”!

不知不觉间,

北科大已经与祖国风雨同舟近七十载。

回首来时路,

恰如登高望远。

幸而有那么一群人,

在暗夜中高举矿冶星火,

在黎明时紧拥科技之光。

如飞之势

家国底色,使山稳重;

雄厚实力,使山巍峨。

北京科技大学的如飞之势,

绝不仅仅体现在一份国际排名之上。

2020年5月17日,

一封特殊的回信寄到了学院路30号。

信中勉励北科大留学生,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引发广泛热议。

值得关注的是,

这已经不是总书记第一次给北科大师生回信了。

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宝藏”高校,

能得到如此的关怀?

自诞生以来,

北科大一直以腾飞之姿,

扶摇而上。

创办仅8年,

就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校;

1997年,

首批进入30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1998年,

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6年,

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2014年,

入选国家“2011计划”高校。

进入“十三五”时期,

他更以无往不胜的崭新风貌傲然于世。

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25个学科上榜,

16个学科均进入前30%;

2个学科获评A+,

A+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22位。

2017年,

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4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入选学科数居全国高校第26位。

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

冶金工程多年蝉联世界第一;

2020年,更有8个学科跻身世界前100。

材料、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环境/生态学

等个5学科稳居全球前1%,

其中材料学科稳居前1‰。

材料、计算机、数学、电气、机械等

10个学科进入QS世界前500;

在内地高校中排名第26。

自动化、计算机、通信等13个专业

获得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认证专业总数在全国也居于领先地位,

进入了第一方阵。

深厚的积淀与努力,

预示了华丽绽放的必然。

近年来,

北科大新工科发展不断创出加速度,

传统学科转型升级实现新“飞跃”。

计算机科学ESI排名大幅度跃升,

2018年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2019年新增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专业,

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入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人工智能方向多次斩获殊荣,

入选2018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

作为全国唯二单位之一,

2019年荣获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

“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一方面,

新兴学科破茧成蝶实现“腾飞”;

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理工高校,

其文史、经管学科实力亦不可小觑。

外国语言文学是国内少数几个非外语类院校中

较早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

全国仅有6所理工科综合高校获批,

分别是清华、上交、同济、北航、中国海洋和北科大。

工商管理排名理工类高校前列,

经管学院通过国际三大商学院认证中的两个——

AMBA国际认证(北京第3家通过),

AACSB国际认证(大陆地区第19家,北京第5家),

据悉,第三个也正在审批中。

鲲鹏始不垂翼,

凤鸣终以惊人。

学科的强劲加持,

使北科大科研领域欣欣向荣。

2007年,

北科大获准牵头建设国家发改委立项的

“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

成为第一所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的教育部直属院校。

建设总投资约12.5亿元

尤其要指出的是

众所周知的中国“天眼

同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如今,北科大拥有

包括国家科学中心、“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

10个国家级科研基地,

50余个省部级基地。

在“科技范”十足的校园中,

无数科研成果正在此间酝酿。

昭平教授团队

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研发出一种新型纳米强化的超高强马氏体时效钢。

这一原创性成果

有效填补了国内空白;

不仅在线发表于nature,

还成功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是航空航天、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国防安全和高速列车等国家重大高新技术领域迫切寻求的重要材料。

2018年度,

7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跻身全国高校第8位。

2019年度,

再获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近五年,

承担8项资助金额500万以上的科研项目,

不仅超出“双一流”高校平均水平,

而且位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首。

与此同时,

这柄名为“北科大”的利刃还为国亮剑,

频频登上Nature、Science

在近3年三大期刊发文被引量排名(来自里瑟琦智库)中

位居国内高校第20。

2018年,

北科大获批国防科工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国防科研力量进一步壮大。

近年来,

承担的国防科研项目和经费持续增长,

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为国家多个武器装备型号提供技术及产品。

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

2项来自北科大的科技成果

威风凛凛接受祖国检阅。

弘德育人,师韵兰香。

每一个四年,

北科大都在努力实现着

对每一位学子“助梦高飞”的诺言。

2019年,

张跃教授当选中科院院士,

首次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首次获批国家基金创新群体项目……

近五年,

新增国家杰青5人,

超出“双一流”高校平均水平,

且位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第2。

在多个领域,

北科大均现乘风破浪之势;

而一群以“小贝壳”自称的青年群体,

也勇立潮头。

2019年10月

在喧闹的天安门广场

1166名北科师生组成“希望田野”方阵,

共庆祖国华诞。

2020年初,

病毒肆虐,武汉“陷落”。

由北科大土木工程系副教授许镇

率领5名研究生组成的课题组,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参与了抗疫医院排风环境污染快速分析的联合科技攻关,

助力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

这方神奇的校园,

似乎是一个宇宙中心,

只要身处其中,

就能触摸到国家最需要、时代最前沿的元素。

校园位于“中关村”和“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 的中间,

国际、国内重大活动前排围观。

周边名校聚集,

跟清华、北大、北航等都是邻居。

2017年,

出台全国首份“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

就连一堂“平平无奇”的大学生实践课,

也是获国家教育教学二等奖的高能存在。

2018年,

入选10所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

重视培养学子综合能力。

本科教育率先实行全程导师制,

转专业零门槛、不设限,

鼓励修读双学位、辅修第二学位等,

同时建立跨专业选课制度,

更与学院路共同体19所高校“共享”王牌专业,

实现了校际间的学分互认。

花样宠爱的背后,

不断提升的是办学育人的实力,

始终不变的是科教兴邦之初心!

校内丰富的科研平台,

并非教授、研究生的专属领地,

而是面向全体本科生开放。

即使是刚迈入大学的科研菜鸟,

也有机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

浓郁的创新氛围,

燃烧起北科大学子的热情与灵感,

超70%的学生参加了科技创新。

在风起云涌的各类竞赛中,

他们从不空手而归,

近三年间,

获国际级奖项125项,

国家级奖项583项。

2017年,

北科大“孟子居”电商扶贫创业实践团

更是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中

收到书信“点赞”。

“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不仅高度评价了北科大学子昂扬向上的新风貌,

更是对他们多次摘得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竞赛桂冠的褒扬。

作为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

北科大学子的深造渠道高效畅通,

近几年约60%的本科生继续深造,

其中2020届保研率为23.84%,

全国高校排名至少前20。

学校对学生的保研目标高校不做限制,

大量学子进入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名校。

作为改革开放后与国外大学建立第一个合作关系的中国高校,

北科大至今与220多所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关系亲密。

通过联合培养、国际学分交流、校际交换生、国家公派等形式,

每年出国交流学习的学生比例超20%。

2013年9月7日,

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

还曾为北科大留学生、“熊猫血男孩”鲁斯兰“点赞”,

对他参加无偿献血的行为给予高度赞扬。

他还由此获得了“中哈友谊的使者”的美称。

就业状况是衡量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

而这正是北科大的强项。

作为“就业/创业50强高校”,

近年整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并呈现“深造率高、就业质量高和满意度高”的“三高”特征。

根据第三方评价,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全国高校排名前30。

就业领域以“三重”为主,

即到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就业的多。

近几年,

毕业生到新型工业化、新材料、互联网+、通讯电子等行业

就业的比例逐年增加;

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及各类机关事业单位

就业的比例较高,

或许这就是北科大的力量,

为每一位憧憬未来的青年插上腾飞的翅膀!

山高入云,以爱国之心为基;

腾飞如风,以报国之志为翼。

历史上的北京科技大学,

与新中国一起成长,

以熔炼自我之心,

撑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

新时代的北京科技大学,

将光荣使命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当中,

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

正迎风扬帆,

气势如虹!

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高校与科研”,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新鲜资讯和原创解读!

Hash:c8ad71c28f459f583e9760a99c086aeb1ff62076

声明:此文由 高校与科研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