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处辽代建筑,见证了宝坻的厚重历史!

公元936年,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后唐节度使石敬瑭手中获得其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包含着现在从山西大同东至北京天津蓟州昌黎滦县沧州等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成为当时辽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天津宝坻地区也在其中。

辽国统治者承袭唐代行政司法制度管理社会,推行佛教文化,感化了汉族信众,缓和了民族矛盾。特别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供奉佛祖,他的二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把观音尊为家神,因此加大了佛教寺院的修建。宝坻区就存在三处有迹可循的辽国时期佛教建筑

近千年历史的石经幢

金顶石经幢位于宝坻区旧县城中心最高处的十字路口,为辽开泰年间所建,是地方官吏为辽圣宗和皇后及其妻弟祈福而建。幢为八面体,由基座、幢身、刹杆三部分构成,通高11.4米。基座刻释迦牟尼本生故事,每幅均有题记。第一、二节刻千佛像,第五、六节刻佛的站像,每节之间有伞盖,刻供养人及供品,浑厚古朴。顶端置铜质摩尼宝珠,故得“金顶”称号。最上层宝盖下吊装有铁制风铎8个,能在风吹时发出声响。

宝坻区石经幢 高莹辉/摄

这个高层的砖石建筑根据康熙二十年所刻《重修石幢记》文中记载:“开圣天辅皇帝、齐天宣德皇后、秦晋国千秋特建。”从句中“开圣天辅皇帝”的称号推算,此幢始建时间不会早于辽开泰元年(1012年)。辽清宁六年(1060年)即重修,文献记载1057年此地发生了地震,可推知石经幢曾在地震中倒塌。现存此幢是1988年重修的。

木结构精巧的广济寺

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宝坻区旧县城西大街,为辽代高僧弘演募化数十年修建。后由其弟子道广、义弘在太平五年(1025年)建成。根据碑文记载,这座寺庙原有天王门、东西配殿、钟楼、鼓楼、三大士殿及附属佛事活动建筑。三大士殿最为壮观,正中供有观世音菩萨,左(东)供奉文殊菩萨,右(西)供奉普贤菩萨。全殿共有28柱,外柱18根,内柱10根。1932年4月,梁思成专程到宝坻考察此殿,绘制了八幅结构图,拍了照片十三幅。对其木结构建筑啧啧称道,“在发现蓟县独乐寺几个月后,又得一个辽构,实是一个奢侈的幸福。”他赞扬大殿建筑“内部梁枋,结构精巧,似繁实简,极用木之能事,为后世所罕见”。1947年,此殿被拆毁,取木修桥。

梁思成绘广济寺平面图

大觉寺记》中神秘记述

大觉寺位于宝坻区旧县城东街,俗称“东大寺”,为辽重熙年间所建。由弥陀殿、十方院、两廊、藏经阁钟鼓楼等组成。现仍存罗汉堂和其侧面的配房,为木结构,清灰瓦顶。梁架木柱为明代所立,其他部分为清代重建。金朝的乡魁张瓒在《大觉寺记》中写道:在重熙年间有一老僧常住,筹建了弥陀佛舍,坐化后火化时不燃烧,他的两个弟子将其肉身立于佛旁,予以供奉。其头发一直缓慢生长,满月的日子为他剃头。这个现象后因女人进殿而消失。这是传说还是真有其事,我们不得而知。

宝坻区历史悠久,从遗存的辽代佛教建筑中不难看出其时代特征,也为研究契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海河传媒中心出品

作者:尹树鹏

编辑:靳超

来源:今晚报

Hash:5937dc652aa86f51c75b142101b99c6e2333a248

声明:此文由 天津盛世华夏文化传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