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家园林遗址保护与展示思考

【摘要】清代皇家园林遗址指存在于大型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园中园及独立小型园林遗址。本文基于对清代皇家园林遗址保护与展示现状及问题分析,针对其特征,从保护和展示的原则、方法、目标出发,提出整体保护与展示思路。通过分析日本奈良头塔遗迹、元箱根石佛群、平城京左京三条二坊宫迹庭园、圆明园含经堂典型国内外案例,得到了保护与展示应以研究为基础,在保护方面应遵循真实性、保存修复前后多种状态信息的原则 , 选择适当保护措施;在展示方面应使用多种展示方式并存的方法、使用适当的设施展现园林环境与要素,以提高公众正确认知遗址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清代皇家园林;遗址展示;遗产保护;真实性;保护性设 施建设

一、清代皇家园林遗址概述

清代皇家园林建设肇始于康熙朝,于乾隆朝达到顶峰,形成以内廷宫苑、皇城禁苑、离宫别苑、行宫御苑为体系的苑囿系统。清乾嘉之际,园林建设由盛转衰,乾隆末年皇家维护不当 [1]、帝国主义战争焚掠、自然环境侵蚀、民国时期保护利用不当使其形成今日格局。经实地调查,清代皇家园林中除圆明园全园皆为遗址外,颐和园香山宜园玉泉山静明园、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静寄山庄等皆存在园中园遗址。

清代皇家园林遗址属于历史园林遗址,具有综合性与特殊性 ,从保护与展示角度出发,具有以下特征:

(1) 保护与展示难度大:与完整园林建筑相比,遗址建筑主体缺失,使遗址本体易受自然侵蚀;且公众无法体验完整真实的园林氛围,不利于公众对历史原貌及三维形象的认知。

(2) 涵盖要素丰富:园林遗址要素包括建筑遗址、山石、水体、植物动物、附属文物,任一要素都是营造园林氛围的 重要组成,因此需全面考虑各要素保护与展示。

(3) 遗址遗存丰富,山水建筑格局相对完整:部分遗址 格局清晰可辨,留存建筑构件,山水构架和园林氛围仍存,是保护与展示的重点对象和复原依据。

(4) 各遗址具有相似性:多数遗址破坏因素相似,现状问题类似,其保护展示思路和方法可相互借鉴,形成体系。

(5)具有特殊历史价值与纪念意义:遗址是列强侵略 中国的历史见证,具有国耻纪念性质的园林是活的历史教科书和博物馆,是特殊的展示内容。

二、保护与展示利用现状

(1)保护现状

在遗址保护方面,园林遗址普遍存在建筑遗址构件缺失、 风化酥碱严重,园林意境与历史形象不符,山水格局改变、水土流失,保护修复措施不当破坏遗址本体真实性与完整性等问 题。如颐和园构虚轩遗址台明坍塌、踏跺不存、柱顶石等建筑 构件移位缺失,需补齐归安;遗址上生长杂树,严重破坏园林意境(图1)。

图1 颐和园构虚轩遗址现状

(2)展示现状

对照《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中对遗产阐释的内容、 目标、原则、方式、路线、活动、设施的参考标准,清代皇家 园林遗址的展示现状为:展示内容多停留在建筑构件及园林环境遗址本体展示、爱国主义教育展示的层面,对园林创作及思 想文化、空间意境有待充分解读与阐释;展示目标与原则尚未 形成标准;展示方式多使用原状露天展示,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缺少展示与服务设施;无针对遗址展示的细化游览路线;因此造成遗址核心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未能有效传递于公众, 遗址价值解读片面,公众参与不足的展示效果。

三、保护与展示整体思路

针对清代皇家园林遗址特征及保护展示现存问题,提出如 下保护与展示整体思路,在保证遗址真实性与完整性的原则下, 考虑园林遗址要素特征,修复建筑遗址,恢复山水格局,营造 园林氛围,使用多种合理展示方式展现园林遗址原貌,促进公众正确认识遗址价值,形成舒适的游览服务环境,与自然人文 环境相协调,达到科学、合理、适度利用遗址的目的。在上述思路和《佛罗伦萨宪章》1)《文化遗产展示与阐释 宪章》2)《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3)(以下简称《准则》) 的指导下,笔者梳理国内外遗址案例的实践特色及经验,为探 索和解决园林遗址保护与展示等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四、案例分析对遗址保护的启示

遗址保护涉及原则、思路、技术等众多方面,应遵循真实 性、完整性的原则,使用合理的保护措施与技术,才能保证本 体价值不遭受破坏。

(1) 保护原则:保证遗址真实性

日本奈良头塔遗址(史跡頭塔)[2] 传说是古奈良时期僧人的头的埋葬墓地,遗址整治工作伴随 1986 年发掘调查进行。基于保存头塔内部结构的目的,奈良头塔采取覆土保护和修复 展示。头塔石基部分残存 1/3 遗址,修复时考虑到表现台基完整性,选择与原有台基相近石材,使用奈良当地石头对台基进 行补砌,确保尽可能与原状相符。残存石基与复原石基之间增 添了厚度为 3mm 的铅板,作为遗址复原位置的明确标识,处理过程中使铅板断面小口处与石基外侧面对齐,通过创造新旧界面标识的方法区别新旧构件。使用墨书在铅板上记录修整年代,以备后世整修(图 2)。

图2 整修过程中加入铅板(红色虚线部分)及整修后铅板外观

保留了遗址修复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后世对头塔历史的认识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在清代皇家园林遗址中,台明、阶条石、铺地等建筑构件缺失需修复归安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奈良头塔的具体做 法对建筑遗址构件修复具有参考价值,出于真实性 4)考虑, 应采用与原遗址构件相近的材料和工艺对其进行修复和构件归 安,注意区分新补砌材料与原有材料。

(2)保护原则:保存修复前后双重状态下的信息

图3 奈良头塔遗址鸟瞰

(3)保护措施:保护性设施建设

遗址的保护措施包括保养维护与检测、加固、修缮、保护性设施建设、迁移及环境整治 6),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保护措施。元箱根石佛群(元箱根石仏群)位于神奈川县,始建于日本镰仓时代后期,是日本国家历史遗址。石佛群中六道地藏石佛为日本关东最大石佛,为防止六道石佛受到风雨侵害、阳光曝晒,经遗址勘探挖掘调查及学术研究,按照室町时代的建筑形式复原覆屋建筑,对六道石佛进行覆屋保护(图 4)。

图4 元箱根六道石佛覆屋室外、室内效果及覆屋与岩石的空间关系

由于常年风化作用,石材龟裂严重,对石佛表面进行保存处理与龟裂填充粘结,修理了右手锡杖与眉间白毫。对于出土的石佛石碑进行防水以及龟裂加固,将其置于六道石佛的侧面进行展示 [3]。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确定覆屋形式,使用覆屋保护即保护性设施建设的方法保护石佛,降低了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文物的破坏。《准则》7)中提出,保护性设施建设是消除造成文物古迹损害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的预防性措施,有助于避免或减少对文物古迹的直接干预,包括设置保护设施,在遗址上搭建保护棚罩等,添加保护性构筑物应遵循淡化外形特征、减少对文物古迹原有形象特征的影响的原则。由此案例联想到颐和园清可轩摩崖石刻的保护,清可轩为 乾隆皇帝最喜爱的书房之一,摩崖石刻原为清可轩建筑室内后壁(图 5),上题乾隆皇帝御制诗 39 首,具有极高的历史与 艺术价值。由于清可轩建筑已毁,现仅存不完整的柱顶石、铺地等地面信息,无保护建筑覆盖,摩崖石刻暴露在自然环境中, 存在风化、文物表面脱落等文物本体的病害,并且病害的发展有一步扩大和严重的趋势,研究建议尽快在文物外部加装抵御风雨的保护材料 [5]。因此,可借鉴六道石佛的保护方法,在已有历史资料和研究的基础上,在充分明确清可轩建筑形式的前提下复原清可轩,进行保护性设施的建设,既能达到保护摩崖石刻的目的,又能直观展示清可轩建筑原貌。

图5 颐和园赅春园清可轩摩崖石刻

五、案例分析对遗址展示的启示

遗址展示涉及内容、方式、 设施、公众参与等多方面,需根据展示内容的特征使用合适 的展示方式,辅以设施向公众 展现遗址价值。

(1)展示方式:多种展示 方式并存

遗址展示方式包含多种: 露天展示、复原展示、模型展示、博物馆展示、多媒体展示、 虚拟展示等,清代皇家园林遗址体系庞大,涵盖要素广泛,涉及情况多种,需依据展示内容的特 征使用多种展示方式表达遗址价值。《准则》8)鼓励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通过图片、模型、虚拟展示等科技手段和方法对遗址进行展示,《宪章》9)提出阐释与展示活动应形式多样,并能够实实在在地接近公众。

圆明园含经堂位于长春园中心地带,是园内最大的园林建筑风景群。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 年),毁于 1860 年。展示方式上,采用玻璃覆盖的方式展示挖掘现场;采用基础复原修复的方式展示基础保存比较好的澄波夕照、得胜概、静缘亭遗址;采用示意与复原相结合的复原方式,在示意展示中加入复原部分(图 6);采用归位、标识建筑构件的方式展示含 经堂遗址群的平面、立面结构和广场、牌楼及建筑的对称布局;采用扫描二维码可见复原效果的虚拟现实展示。圆明园含经堂采用多种方式多维直观展现了含经堂的历史原貌、遗址现状、挖掘现场、建筑构件等内容,充分体现遗址价值。对于没有充分复建依据的遗址,使用虚拟现实结合数 字科技的方法直观展现遗址历史原貌,易于公众了解遗址历史信息,为遗址历史原貌展示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图6 含经堂遗址整治后效果及虚拟复原展示

(2)展示内容:展示园林环境及要素

平城京左京三条二坊宫迹庭园(平城京左京三条二坊宮跡 庭園)位于日本奈良,国家特别历史遗迹和国家特别风景区。调查挖掘发现,以池塘为中心的庭园于奈良中期(约 750 年)建成,属于皇家离宫宅院,是 为数不多的古代日本庭园遗迹。庭园园池较浅,由大小石块组 成,平面呈 S 形。展示方面, 对园池采用露天展示,复原导水处与排水处(图 7)

图7 平城京左京三条二坊宫迹庭园园池平面图与导水处、排水处复原效果

根据挖掘实物原尺寸复制制作导水木樋,基于植物遗体分析确定黑松为主要树木,参考《万叶集》10)种植梅花。在覆土基础上, 对建筑遗构考古遗址进行原尺寸复原,构造做法参照藤原豊成殿的复原研究成果 [4](图 8)。

图8 平城京左京三条二坊宫迹庭园复原建筑平面图与现状

在平城京左京三条二坊宫迹庭园案例中,园林遗址突出 表现了水、石头、植物的园林要素,修复园池石材,复原植物景观。园林遗址与历史纪念物等类型遗址的不同在于,园林遗址涵盖植物要素,在园林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持续保持动态的具有生命力的“活”遗址,植物种类和形态随时间变化巨大,因此有必要探究植物景观复原与展示。三条二坊宫迹庭园依据植物遗体和诗歌材 料对其历史品种做复原研究, 对于清代皇家园林遗址的园林历史景观,可根据现状遗存古树,结合清代皇帝御制诗文中对景点环境的描述,对比皇家园林中相似园林,总结植物种类和配置特征,分析植物意境, 还原植物历史景观原貌。

在清代皇家园林遗址保护与展示中,每一种园林要素的展示对于整体园林环境氛围的营造与再现都必不可少。《佛罗伦萨宪章》指出:“历史园林的建筑构造包括:平面和地形;植物,包括品种、面积、配色、间隔以及各自高度;结构和装饰特征;映照天空的水面,死水或活水”11),《宪章》阐明遗产地周边景观、自然环境和地理背景都是遗产地历史文化价值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应该在阐释时加以考虑12)。对其展示要充分考虑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不能将建筑遗址单独孤立的看待,才能完整、连续展示遗址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风貌。

(3)展示设施

设立设施的目的即为了保护遗址安全、展示遗址信息、为 公众提供服务,包括标识、说明板、休憩座椅、体验学习设施等类型。奈良头塔遗迹设立木栈道设施以隔离遗址和外界环境(图9)

图9 奈良头塔遗址架设木栈道

防止头塔被人为破坏,适当抬高木栈道高度,使游客便 于观察遗址。在木栈道北侧设计了展示休息亭(图10)

图10 头塔北侧结合休息与展示的新建亭子

形成小广场使游客近距离观察头塔,创造了停留观景空间,并在 休息亭内置入头塔介绍展板和休憩座椅,提供了怡人的学习、 展示、休息空间。清代皇家园林遗址现状多为游览景点,为准确传达遗址历 史信息,可使用标识展现遗址范围,使用说明板展现历史沿革、 原貌等信息,同时考虑公众游览需求,在不对遗址造成破坏的 前提下设置游览服务设施。

六、结语

以上案例的保护与展示工作皆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准则》13)对研究有明确要求,研究应贯穿保护工作全过程, 所有保护程序都要以研究成果为依据。遗址保护是一项科学工作,必须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研究对象包括遗址本体、保护技术与工艺。研究是遗址保护与展示全流程的基础和前提,同时 指导规划设计,并随工作开展逐步深入。残败遗址与精美园林并存,共同构成了清代皇家园林体系。遗址是清代皇家园林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 学价值,相对建筑遗址和砖石遗址, 园林遗址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其保护与展示原则、目标、方式与内容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加全面和多样。文章借鉴国内外相关遗址案例经验,以期对清代皇家园林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思路和工作有启发意义。

注释:略

参考文献:略

来源:刘生雨、张鹏飞、张龙《他山之石:清代皇家园林遗址保护与展示思考》;古建园林技术. 2021,(02);

图片来源:图 1、6 为作者自摄,其余来自于网络。

·系统学习文物保护专业知识

·可报名北京大学文物保护研修班

Hash:2051d46ddacb506385e201ce6a8a812a4321d7b7

声明:此文由 TOP历史排行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