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毓桂是二十九军的汉奸,将军事部署送给日军,导致南苑很快失守

在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最终壮烈殉国,其实张自忠将军早就抱着必死的决心。

张自忠

张自忠在战前就抱着必死的决心,主要是为了洗刷“汉奸”的名声,在此之前张自忠被人误认为是汉奸,这件事要追溯到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在战斗中国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先后壮烈殉国。

7月29日北京沦陷,国民政府下令与日军坚守二十二天的二十九军撤出北京,当时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奉命留守北京,代理北京市市长,和日军交涉战后事宜。几天后,北京的大街小巷贴遍了张自忠的安民告示,主要是劝告民众不要惊慌,但是张自忠没有想到的是,此举居然成为民众和媒体口中的“华北特号汉奸”,和“张逆自忠”。

张自忠将军墓

民众和媒体自有他们的道理,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和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英勇抗战直到牺牲,你张自忠也是一个师长,居然和日本合作,还发布安民告示,你不是汉奸谁是汉奸。面对民众和媒体的误解,张自忠有苦难言,这也是他最后宁愿舍弃生命也不愿意丢掉尊严,在枣宜会战中身先士卒,壮烈殉国的重要原因。

那么在当时二十九军中,真的有汉奸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却不是张自忠,而是一个叫做潘毓桂的人,此人当时是冀察政务委员会政务处长,正是由于他当了汉奸,出卖了二十九军的军事部署,才使得二十九军损失更大。

潘毓桂,字燕生,1884年出生于河北盐山,他的父亲曾经做过清楚的广西知府,他本人也是清朝的举人,潘毓桂早年留学于日本,毕业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1917年潘毓桂任陈光远第十二师军法处长,兼任江西景德镇统税局长。1923年4月后,任蒙藏院副总裁,国务院参议,津浦铁路局副局长。1935年6月,伙同石友三、白坚武发动“北平自治”。1935年12月,宋哲元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时,任宋哲元的政务处处长,平津卫戍司令部高等顾问。

得到潘毓桂的情报,日军直接攻击的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学生军,导致学生军伤亡惨重,学生兵1700人,活着回北平的不足600人,最后南苑失守。佟麟阁和赵登禹两位将军也壮烈殉国。其实按照赵登禹所部的战斗力完全有和日本一战的能力,可是日军却选择了学生兵为突破口,其实不管将学生兵放到哪里,日军都会率先进攻这些学生兵,因为潘毓桂早就将二十九的军事部署交给了日本人。

当时潘毓桂身为政处处长,完全有资格列席军事部署会议,当潘毓桂开完军事部署会议后,立刻把整个作战计划、兵力配置秘密报告给了日本侵略者。日寇很快就找到了29军的软肋,集中优势兵力,从其最薄弱的环节突破,给中国的抗日志士造成了毁灭性的杀伤,一切都源自于这个可耻的汉奸。二十九军撤退后,他直接投降日本人,自1938年1月17日潘毓桂先后出任伪天津市长、1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华北垦业公司董事长等职务,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逮捕。

参考资料:《张自忠传》

Hash:492c516ad33feb6d01872896239f81284a5ff728

声明:此文由 天枫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