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花地仓:记载钢铁油罐的百年风云

荔湾区冲口信联路29号,

有一个储油仓库旧址,

个旧址可不一般,

它是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知道小荔说的是谁了,

没错,它就是——亚细亚花地仓旧址。

亚细亚花地仓旧址

虽说是旧址,

但亚细亚花地仓如今仍存大型金属油罐四座、

旧仓库三座、办公楼两幢和临江码头一座。

今天,小荔就为大家讲述一下它的故事~

历史:煤油照明进入中国

花地仓的全称是“亚细亚花地仓”,

这里的“亚细亚”是指亚细亚火油公司,

即为人所熟知的壳牌石油公司的子公司。

亚细亚火油公司的历史也非常悠久

跟着小荔一起来梳理一遍↓↓↓

1903年

英国壳牌石油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

联合罗特希尔德公司共同出资

创办了亚细亚火油公司。

1906年

英国壳牌石油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并,

成为英荷壳牌石油公司,

亚细亚火油公司便成为旗下

垄断亚洲市场的销售机构,

中国当然成为了它的最大市场。

抗日战争期间

亚细亚火油公司

改名为中国壳牌石油公司,

但习惯上仍称亚细亚火油公司。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当时在广州,有三家火油公司三足鼎立,

它们分别是:亚细亚火油公司、美孚火油公司、

和德古士火油公司。

(“火油”也就是粤语俗称的“火水”)

三大家之一的亚细亚公司有多强大呢?

小荔给大家看个数据↓↓↓

当时亚细亚在中国各地雇佣员工六七千人。

这大概相当于什么水平呢?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国棉二厂在最辉煌的时期也就六七千名员工,

亚细亚公司的规模可想而知。

而且,当时亚细亚在中国实行划区经营,

共分为上海区、汉口区、重庆区等十个区。

其中广州区辖广州、昆明南宁梧州等地,

有油库3座、办公楼4座、区辖储油站14处、加油站若干。

既然亚细亚公司的规模这么大,

那么它的主营业务是什么呢?

亚细亚广州分公司最初经营的主要是煤油,牌子叫“龙唛”,是用木箱装的。

时至今日,应该还有不少老一辈对年幼时家中使用过的亚细亚煤油罐记忆犹新。可以说自此,煤油照明进入中国。

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歇业

那么亚细亚是如何衰落的呢?

在辉煌了一段时间后,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亚细亚公司被日本接收。

新中国成立后,

亚细亚各地分支机构相继歇业。

1951年,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中国大陆的业务结束,

仅在上海设立一个办事处,

由5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继续营业。

1966年初,亚细亚在华业务全部结束。

现状:百年钢板展现特色工业遗迹

亚细亚花地仓在2005年被公布为

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目前位于白鹅潭工业遗迹特色文化区内。

很多人也许还没去过,

小荔先带大家用文字一“睹”真容↓↓↓

走进亚细亚花地仓旧址,

可见四座圆柱形油罐矗立其间。

这四座巨型油罐始建于1918年,为德国人所造。

进入其中一个油罐的内部可以看到,

油罐的外壳由约15毫米厚的钢板加上铆钉制成。

四座油罐中最高的可达12.57米,

最大的直径为20.70米。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接收后,

为保护油罐防遭空袭,在四座油罐周围

用红砖和砂浆砌上了一圈厚厚的防护围墙。

为了防止漏油,防护墙与油罐钢板间

还专门设计了排油沟渠。

油罐的罐体为15毫米厚的钢板

看了这些图片和历史以后,

小荔也对这里充满了兴趣,

应该带上相机再去探秘一回~

时至今日,亚细亚花地仓以不只是简单的旧址,

它已经成为近代广州海外贸易的重要史迹,

诉说着钢铁油罐的百年风云~

End

【来源:老人报记者 覃晓莉】

摄影记者:杨锋】

【编辑:小荔】

Hash:6b256766e2c3c566db4e450300488a966b086f4a

声明:此文由 广州荔湾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