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公众号]运河汤汤润岁月、文脉悠悠传千年:寻访大运河天津段遗存
这是李鸿章为九宣闸写的《南运减河靳官屯闸记》”、“运河水浇灌的白菜别有风味,成就了天津冬菜的盛名”、“独流通背拳曾是漕运护身符,独流镇高手如云,霍元甲经过这里时也不声张”……从天津市静海区到武清区,从南运河到北运河,“走进运河新时代”新闻采访团一路寻访运河上的九宣闸、独流木桥、八孔闸等遗存,一路听运河边的人们讲述着运河故事。岁月流转,如今的大运河天津段上早已没有了桨声帆影,但喝着运河水的人们,依然沿着这条古老的河道,延续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
九宣闸:天津现存最古老的水闸
南运河由南而北流入天津,有一个标志性的起点,就是位于静海区唐官屯的九宣闸。采访团到这里时,首先见到的是一座九宣闸模型。模型一侧,便是历经多次维修改造、基本结构与模型保持一致的九宣闸。公园式的闸区内,储水不多的河道边,老人们正在锻炼身体。“你们是来看运河和九宣闸的吧?”一位老人一眼看出采访团的来意,并讲述起自己记忆中的大运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南运河水面很宽,水也很深,闸桥上铺的是木板,过河的时候能从木板的缝隙里看到脚下的水哗哗地流。”如今,木板桥面虽已被改建成坚固的钢筋混凝土,但历经百余年的闸石上,被河水浸泡而泛红的痕迹依然清晰。
“在海河流域大大小小几万道闸口中,九宣闸的名气数一数二。”行走在闸区,静海区文化馆原馆长孙德民向采访团介绍,九宣闸位于马厂减河与南运河交汇处,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清光绪七年(1881年)建成,距今已有130余年历史。
“九宣闸是天津现存最早的水闸,因宣泄九河之水得名,主要功能为分泄南运河洪水,经马厂减河导洪入海……”孙德民说,历史上的南运河是洪害非常严重的河道,秋汛时期几乎“每岁必决”。为渲泄上游来水,明清两代先后开挖了五条分泄洪水的减河。马厂减河和九宣闸建成之初,在纾解洪涝、农业灌溉和漕运交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宣闸的成名,除了多次承担宣泄洪水、减少洪涝灾害的角色外,还与清直隶总督李鸿章有密切关系。九宣闸北侧,立着一座石碑,碑高3.5米,宽1.3米。碑上刻的是李鸿章书写的碑文——《南运减河靳官屯闸记》,叙述了九宣闸的修建过程和历史作用。
“马厂减河和九宣闸修成后的100多年间,一直发挥着泄洪、灌溉的功能。”孙德民介绍,在民国六年(1917年)和1963年当地遭遇的两次特大洪水中,九宣闸发挥了巨大作用。自1972年至今,该工程仍承担着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功能,先后调水12次,累计输水30多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天津地区缺水问题。而历经百年风雨沧桑的“九宣闸”和《南运减河靳官屯闸记》碑,也成为了大运河历史文化中一处靓丽而耐人寻味的风景。
独流木桥:运河上唯一的老木桥
在从九宣闸去独流镇的路上,孙德民向采访团讲起了名称有些特别的独流古镇。独流镇地处静海区,始于宋辽,兴于明清,是一座千年古镇,也是运河时代极为重要的一座水旱码头,通漕行运达600年之久,因地势南高北低,子牙河、大清河与南运河在此汇成一流而得名“独流”。
独流镇有两样响当当的“特产”,一是独流通背拳,二是清朝宫廷贡品“独流老醋”。孙德民说,独流镇自古就是军事重镇,同时又是漕运码头,需习武之人护航,所以有习武之风。独流人独创的独流通背拳,在武术界盛名远播。据说,当年霍元甲经过这里时也是低调行事,避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不仅如此,当地人就地取材,依靠甘甜的运河水,酿制白酒与米醋,靠着运河的天然通惠传播,更是闻名遐迩。
走进独流镇,采访团看到,这里贯穿南北的街道随着运河走势蜿蜒伸展。远远望去,河面上一座高悬水面的桥连通镇子两岸,桥墩由一根根圆木构成,桥面也是木板铺就。“这就是独流木桥,应该是运河上唯一的一座老木桥了。”孙德民介绍,这座桥建于民国时期,长31.8米,宽5米,改变了独流人摆渡过河的生活。桥两侧有19根护栏,材质均为黄花松。
由于年代久远,风雨腐蚀,木质已见腐朽。为了安全,桥墩和桥栏都有钢铁加固。桥上禁止机动车通行,只能看见稀疏的行人步行或骑车通过。桥头一侧,挂着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孙德民说,独流木桥属京杭大运河遗产的一部分,也是天津现存乡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见证了运河的衰落,承载着独流的变迁。
来源:淮海晚报
版权声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
[11月18日]
·
Hash:10eea721035307d1d2d2c9a0cff905ef8d3cb826
声明:此文由 静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