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老北京的坛庙文化——九坛八庙与祖宗社稷
用“工匠精神”传承中华的文明
将“立体阅读”献给至爱的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国家的一张金名片,只有保护好这份历史的财富,才能让中华文明世代传承。
如何更好地读懂这些中国的世界遗产?作为一名建筑师的付远先生,近年一直在潜心制作世界文化遗产的缩微模型,并撰写文章结集出版《读懂中国世界遗产中的建筑文化》,希望以“立体阅读”的方式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补充“浅阅读”时代缺乏的更加人文的阅读体验。
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个美好的心愿,付远先生特意录制了100集的“立体阅读”情景讲座,每集8分钟左右,带领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灿烂文化。
讲座概要:
北京天坛
北京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迁都后这里是祭祀天地的地方。明嘉靖皇帝开始天地分祭,在北京安定门外另建了地坛。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地方,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两千五百多棵。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天坛是祈谷坛、圜丘坛的总称,祈谷坛上建有祈年殿,我们现在看到的祈年殿是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圜丘坛外有外方内圆两层坛墙,圜丘坛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是冬至日(每年12月21、22或23日)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连接南北的甬道称为“丹陛桥”。天坛内主要建筑还有斋宫、无梁殿、皇乾殿、皇穹宇、神厨、长廊与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古迹,附属建筑有宰牲亭、具服台等。
1998年,天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坛”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因为有舞台的性质,除了供祭祀之用外,还是举行仪式庆典的地方,例如盟誓、誓师、拜将、封禅等。因为在户外,在坛上举行的重大仪式还有取得天地作证的意思。坛其本身成为“礼制”的内容,《礼记•祭统》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古人通过祭祀之礼表达对天地人神的一种敬意。
北京九坛八庙分别是:
九坛:1.日坛;2.月坛;3.天坛;4.地坛;5.祈谷坛,就是祈年殿;6.先农坛,祭祀神农氏,康熙曾亲自持犁耕种,先农坛内陈列着巨幅“清雍正帝先农坛亲耕图”,皇帝右手扶持农具,左手执鞭,完成“三推三返”的皇帝亲耕礼;7.太岁坛,供奉太岁以求年年丰收;8.先蚕坛,是祭拜蚕礼的地方;9.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侧,先人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称作“社”,把祭祀谷物神的地方称作“稷”。
八庙:1.太庙,是供奉先祖牌位之地;2.奉先殿,是紫禁城内皇帝祭祖的地方;3.传心殿,在紫禁城文华殿东侧,是供奉孔子牌位的地方;4.寿皇殿,在景山内,是供奉清代祖先神像之处;5.雍和宫,是雍正的潜邸,乾隆皇帝也是出生于此,后改为喇嘛庙;6.堂子,是满洲人祭祀的场所,位于今天东交民巷附近;6.文庙,就是孔庙,在雍和宫西侧;8.历代帝王庙,祭祀我国历代的164位皇帝和79位名臣。
根据周礼“左祖右社”的原则,在九坛八庙中,太庙与社稷坛地位最为重要。明成祖朱棣迁都至北京以后,除太庙和社稷坛以外,在皇城的东西南北,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这是遵循我国古代郊祀天地大礼而建造的。作为老北京九坛八庙之首,天坛是所有坛庙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占地273公顷,比故宫还大4倍,可见古人对于祭天的重视。
古人认为,祭天是人与天的一种“交流”形式,自周代开始,特别是汉代起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历代王朝皆尊崇周礼,祭天仪式一直沿袭至明清时期。远古时期,每岁冬至之日祭天,夏至之日祭地,“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故也称为“郊祀”,郊祀乃我国古代大礼,在祭祀天地的时候同时祭祀日月。
Hash:ed8985981905c41be0de92e2eb3ee44914ef5d0a
声明:此文由 翊轩观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