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真的有“芝麻胡同”吗?
最近,电视里正在播出一部京味儿电视剧,叫《芝麻胡同》。这部戏以北京“芝麻胡同”里一家名为沁芳居的酱菜园为背景,讲述了这家人的爱恨情仇。现在这部戏播没播完我不太清楚,因为看了大概十二三集就没再往下看,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儿来说就是:弃剧。
后来上网翻了翻剧评,也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有的说进度拖沓,剧情狗血;也有的说情节跌宕、京味儿十足。特别是一些北京的观众,很有些人赞誉这部戏的对白充满了老北京的味道。我为什么弃剧呢?情节呀、进度啊、节奏啊这方面,咱没看完也就没发言权,就说说这里面台词的设计和演员的对白。听上去确实很有老北京味儿,里面也的确有不少老北京的方言土语。
但是,我总觉得哪儿有点儿不对劲儿,听着多少有点儿别扭。有些演员说着老北京话,但是听着生硬、不自然,有些老词儿搁的也不是地方,还有些台词设计的颇为“繁琐”,经常是一大长段儿话里加上几个老北京土语,听着累得慌。所以我总觉得太刻意了,仿佛为了展现老北京方言而展现,不太生活化,不太接地气,老北京人要是都这么说话得多累呀?
个人认为,相比之下话剧《茶馆》、电视剧《大宅门》、《小井胡同》等片子的老北京味儿更地道,更正宗、听着也更舒服。当然了,咱也不是专业剧评人,一家之言而已,文艺作品嘛!有人喜欢就有人不喜欢,这玩意儿见仁见智,您说好我说不好、您说不好我说好,这都很正常,仅代表个人意见,再借用一句流行语:不喜勿喷。再说这也不是今儿咱聊的重点,借着这部戏当引子,咱说说北京是不是真的有条“芝麻胡同”。
电视剧里的芝麻胡同、包括沁芳居酱菜园,肯定都是虚构的(酱菜园有没有原型咱不清楚)。北京没有芝麻胡同,但是有一条名字特别相近的胡同,叫黑芝麻胡同。黑芝麻胡同在北京众多的胡同中并不出名儿,与前两天咱们说的老北京十大胡同无法相提并论,但是也值得拿出来聊一聊:黑芝麻胡同位于东城区,挨着著名的南锣,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南锣鼓巷,西止南下洼子胡同,南邻沙井胡同,北靠着前鼓楼苑胡同,全长265米。
明朝时期,这一带属于昭回靖恭坊,时称何纸马胡同;清朝属镶黄旗,宣统时称黑芝麻胡同。这里有一点与电视剧相符合:胡同里确实有个作坊!但不是做酱菜的,而是扎彩铺。扎彩铺您都懂吧?糊纸人纸马的作坊,旧社会有人去世时出殡用的。铺子的字号叫“七巧斋”,店主、也就是这位手艺人姓何,由于他的纸马扎的最好,因此人称何纸马,日子一久大家就称呼这条胡同为何纸马胡同,后来也不怎么传来传去成了黑芝麻胡同,大概是嫌何纸马绕嘴吧?
除了七巧斋,胡同里还有一座清代名人故居,此人叫做奎俊。提起奎俊也许不太出名,但是他有个叔伯侄子却是鼎鼎大名,他就是清末政治家、总管内务府大臣、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也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姥爷:荣禄。
奎俊是满族正白旗人,瓜尔佳氏,做过福建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山西巡抚、江苏巡抚、四川总督等职;后升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内务府大臣;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时,做过弼德院顾问大臣(清朝的责任内阁又称皇族内阁、庆亲王内阁,成立于清朝宣统三年四月初十,结束于同年的九月十一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内阁,以庆亲王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也称奕劻内阁。第二届被称为袁世凯内阁,是以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的责任内阁,也是最后一届责任内阁,清帝逊位后就解散了)。
奎俊不但做过大官儿,还是位书法家,清帝退位后,他解职归里、醉心于书法,学的是赵体(赵孟頫),得其神髓。据说奎俊最爱的不是书法,也不是当官儿,而是敛财,开创发明了“粪税”、“炮税”的名目,利用各种手段疯狂敛财,号称当时京城四大财主之一,建的宅子也不小。奎俊就是黑芝麻胡同13号出生的,他的家是一座五进四合院、带花园,建在七级台阶上;大门一间,带雀替,两旁有抱鼓石,门内有影壁,西边有屏门通到一进院,倒座房十二间,合瓦清水脊顶。
北为二门一间,亦带雀替,两旁边有抱鼓石,过厅房八间(含二门),前进走廊;有一殿一卷式垂花门一座,将整个院子分为内外宅,垂花门三面有屏门,东西屏门连接院内抄手廊,廊均带坐凳栏杆。三进院内,正房三间,左右各一间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均为合瓦清水脊。四进院只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均带走廊。此宅最大的特点,是走廊的廊柱和各房的檐柱,都比一般的建筑要粗大得多。
民国时期,外交总长顾孟余曾经在此居住,花园后改为黑芝麻胡同小学。1986年,奎俊故居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的四合院,现为市级保护四合院。虽然黑芝麻胡同与电视剧没什么关系,但是自打这部剧开播之后,还真有不少人打听北京到底有没有芝麻胡同,芝麻胡同虽然没有,但无形中把黑芝麻胡同带火了。
注:插图及封面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Hash:3abfc0936a812a56f89632778de58699ce5bd9c5
声明:此文由 老北京四九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