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抗战期间,宝应这个小村庄是敌后印钞厂所在地
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当下,承载着历史记忆,推动了历史发展的村庄正慢慢地退出历史舞台,在高楼崛起的背后,无数村庄悄然隐没。高楼里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对村庄的记忆越来越少。可是就在几十年前,大多数中国人就是生活在村庄里的。再往前推,百年之前的中国,几乎没有谁是绝对的城市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座村庄可依傍。那哺育了你,庇护了你,在你记忆中消逝了,模糊了,抑或存在着的村庄,你可考虑过他们的来历?
林山村地处镇域东北端,东临建湖县恒济镇花垛、肖庄村,南与落潮村相邻,西与姜庄村、冲林村接壤,北达建湖县九龙口镇沙庄村。村庄四面环水,水道纵横,村落依水而建,一座座桥勾勒出水乡“小桥流水”的意境,自古居民无船不出庄。
良好的教育传统
关于林上村名字的由来,当地有多种说法。据民间流传,古时有一凌姓商贾,货船路过此地,因船漏货湿。见一块陆地,与南首登岸曝晒货物,立足安家,只缘“凌氏”定居的原因,“凌”谐音“林”,古称陆地南面为“上”,便取名“林上”,并一直沿用至今。
1982年,庄北河岸边上出土墓砖,砖上刻有“明嘉靖淮安府盐城县封乙都林上庄”的字样,揭开了林上庄的历史。当地传忆,“林上”本不是陆地,乃是古射阳湖区汪洋之地,并无庄名之言。每当严冬结冰,入春“走凌”,冰块随风浪漂走,移流在一起。待冰凌融化,凌夹之泥沙逐年沉积,淤殿成山(丘),露出水面,遂成陆地。“凌”谐音“林”,便有“林山”之称。现尚有年老的庄民把“林上”说为“林山”。这块墓砖也证明了林上村至少有六百年的历史了。
林上村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民国初期,村里就开办10多个蒙学馆,学生上百人。另有私塾2所、经书馆1处。民国31年(1942),林上创办小学,教授《国文》《算术》。20世纪50年代初,林上小学有复式班6个年级。1962年,更名为林上小学,完小建制。70年代,扩建校舍。1971年,林上小学附设初中班,有学生200多人,教师14人。1978年,学校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该小学先后培育一大批人才,其中担任党政军副处、副团职以上的21人,大学学历以上的160多人。
敌后印钞厂所在地
据《新四军在宝应》一书记载,1941年春,为粉碎敌人的经济掠夺,新四军各师根据地分别建立了银行和印钞厂。印钞厂以“江淮”冠名。1943年下半年,根据地军民在反扫荡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根据地越来越巩固,并且迅速发展和扩大。当时的军事、政治和财政金融形势,对抗币的需要越来越迫切。此时,苏北、淮北、淮南等地区相继建立了印钞厂,生产本地区的地方本位币。上级决定将江淮印钞厂正式在苏中地区全面复工。1944年3月,江淮印钞厂奉命在宝应曹南区苏中军区(一师)司令部附近的一个四面环水的林上庄建厂。
林上庄是一个孤岛,周围数十里都是芦苇和荷藕水塘,河道内水草丛生,错综复杂。不但敌人的汽艇进不去,就是木船也得熟悉地形,否则也会迷失方向。工厂又在重要水道上打下暗桩并派专人巡逻监视,处于安全机密的环境之中。当时被称为“华中水寨”。在林上庄建造厂房的同时,又到各地区、各部队将分散的工人召回。
江淮印钞厂复工前,苏中行署各个分区由于形势需要,曾先后自行印制了一批代币券等小额抗币在本区内发行流通。后奉行署命令,该厂并入江淮印钞厂。在1944年3-4月间,由厂长韦明带领全部人员与器材到林上庄与江淮印钞厂合并。1944年下半年,根据地迅速发展扩大,抗日战争接近胜利。形势要求印钞厂必须扩大生产规模,更多地供应抗币。但是林上庄实在太小,无发展余地。决定选择离林上庄10多里,在安丰镇附近,既靠湖边,又随时可下湖的新舍庄重新建厂。利用芦苇和少量木材很快建造了一批车间、宿舍。1944年底,工作陆续迁到新舍庄进行生产。江淮印钞厂由于长期变迁,制版不少,但未印刷发行,大量的印刷发行还是在迁入林上庄时,票面主要有5角券、1元券、5元券、10元券、20元券等。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华中银行成立,江淮印钞厂更名为华中印钞厂,开始印制华中币。据统计,抗战期间江淮印钞厂共生产了抗币947.55万元,为盐阜和苏中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人文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本平台旨在分享,尊重原作者,侵权立删。觉得不错, 请点个 在看 。
Hash:6dc8bdb7458f7d7603eb28268defe5566a086583
声明:此文由 人文宝应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