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北京陈独秀故居
修复前的陈独秀故居
从1916年11月到1920年2月,陈独秀先生在北京渡过了三年多的时间,这一时期正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时期。当时他住在北京箭杆胡同9号,工作地点则是在距此不远的北京大学红楼。如今,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变迁,这两处故迹皆保存尚好,让我们有机会在喧闹的北京城与它们邂逅。
从北京故宫北门(神武门)出来,沿景山前街往东走几百米便是五四大街(图2),在这条不是很长的大街上有一幢民国时期建筑——北京大学红楼(图3)。这座红楼建成于1918年,今年正好100年的历史。
这里曾是文化巨匠云集之地,大批学者、名人先后在此任职、任教,毛泽东主席最初也曾在北大图书馆工作。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北京大学红楼正是这场运动的策源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红楼前的“五四大街”也正因此得名。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搬迁到西郊原燕京大学校址。1961年,北大红楼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北大红楼改建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北京大学红楼,现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如今走进这座纪念馆,“新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展厅里立有一尊陈独秀先生的铜像,令人肃然起敬。1916年,陈独秀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图4,相当于现在文学院院长)。展厅里展出有一幅民国七年(1918年)六月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第二届毕业生留影(图5),前排就座有校长和教授,其中右4为蔡元培、右3是陈独秀、左4为马叙伦、右2为梁漱溟。
北洋政府教育部派陈独秀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令
1918年北大文科哲学门第二届毕业生留影
(前排右4为蔡元培、右3为陈独秀)
根据展厅里的介绍可知:这座红楼原为北京大学文科、图书馆、校部所在地,当时陈独秀为文科学长,李大钊为图书馆主任,在此楼任教的著名学者还有胡适、鲁迅、梁漱溟、钱玄同、辜鸿铭、周作人、刘半农、高一涵等,可谓群星璀璨,也使得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里还展出了一幅陈独秀故居的图片(图1),说明文字为:“图为北京《新青年》编辑部旧址暨陈独秀故居——北池子箭杆胡同20号,即原箭杆胡同9号。”于是决定借助手机百度地图的提示,寻找这处陈独秀故居。
北京的胡同
走出北大红楼,经五四大街上北河沿大街,往南行1公里向西拐入骑河楼街,再走几百米向南拐入骑河楼南巷,这是一条仍保留着传统民居的小巷,沿小巷往南行几百米便是箭杆胡同,胡同口挂着“陈独秀旧居”的指示牌,再往胡同里走几步,终于找到了陈独秀旧居(图8)。旧居看上去跟之前图片上的不太一样,应该是重新维修过了。不过,门楣上仍然有“吉祥”二字,门前依然有一对小石狮,还保留有几分古意。
箭杆胡同口“陈独秀旧居”的标识牌
陈独秀旧居
陈独秀旧居门前立有“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碑,墙上挂有介绍标牌,介绍文字是这样写的:“陈独秀旧居,陈独秀1917-1920年在京时的住所。陈独秀,安徽怀宁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起主编《新青年》杂志,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2001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可惜旧居大门紧闭,门上贴着几个字:“旧居整修中,故不对外开放。”
《新青年》封面
新文化运动正是以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为开始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向封建传统思想展开猛烈攻击,对中国民众进行思想上的启蒙,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风暴。
1916年,陈独秀来北京大学任教,同时也将《新青年》杂刊社由上海迁到北京,当时《新青年》杂刊编辑部就设在他自己的住处。包括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在内的众多新派学者成为《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北京大学与《新青年》形成了“一校一刊”的结合,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所以,这处陈独秀旧居不仅是名人故居,更是《新青年》杂刊编辑部,是见证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历史遗存。
作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又做了一件疯狂的事。1919年6月11日晚,陈独秀在北京南城的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图11),这份由陈独秀、李大钊起草、胡适做英文翻译的宣言,向北洋政府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对日外交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上之权利”,“免除曹汝霖等六人官职,并驱逐出京”,“北京保安队改由市民组织”等。散发传单的陈独秀很快被军警抓捕。
石版画《初夏的风》,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在北京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而被捕。
《北京市民宣言》
关于这新世界游艺场大楼,现在虽已被拆除,但据记载在北京城南珠市口大街附近,也就是现在郭德刚德云社讲相声的天桥这一带。当年这一片叫作“香厂”,是辛亥革命后北京建成的新市区,四层的新世界游艺场大楼是这里的地标建筑。陈独秀选择在这里散发传单,是为了唤起更多普通民众,响应五四爱国运动。
这次被捕后的陈独秀,被关押了3个多月。在安徽同乡的合力声援营救下,于同年9月获得释放。但已无法再回北京大学任教,1920年2月陈独秀离开北京。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展出的陈独秀七言草书联
Hash:3255217d2db31c8e9525ea4261d7dd317093fab2
声明:此文由 六尺巷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