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学考古课——记平谷上宅实践参观
2017年4月8日星期六,作为考古学导论选修课的世界史学生,我们也有幸参加了考古班和文化遗产班同学们的参观教学活动。考古学导论选修这门课程从一开始就给我以十分新奇而有趣的印象,而这次实践参观也更加深了这种感受,体会了一把“边走边学”的实践课,收获了知识、乐趣、别样思考。
一、边走边学的足迹
这次实践主要参观了北京平谷的上宅文化陈列馆、上宅文化遗址和平谷区博物馆。
一早,伴着清晨微凉的风,一行人驱车由良乡校园出发。上午十点左右到达了第一站——上宅文化陈列馆。陈列馆的王馆长亲自热情地接待了我们,随后,在各位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了实践参观。上宅文化陈列馆展品丰富,主要以上宅文化及周围考古研究成果为主。陈列馆共分两层展厅,第一层为上宅文化专题,介绍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概况、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陈列、北京地区环境考古及发掘现场、领导专家工作视察情况等;二层则为当地民俗文化展览。
在博物馆中我们首先见到了课堂上曾接触过的、较为熟悉的地层学、类型学原理等。随后,又在陈宥成老师的带领讲解下,参观了博物馆中种类丰富而具代表性的各种石器。那些平时看来很普通的、仅仅形状略有差异的石头,经过老师详细地讲解,似乎有了生命,使人能够想象出在石器时代它们,对于早期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从打制、琢制发展到磨制;有大型石器也有细石器、甚至工艺品;有较常见的石斧、石铲、石磨盘,也有捕鱼使用的网坠,功能多样的盘状器。另外,通过介绍和提问互动,我们也了解了如:箭镞如何固定、如何根据磨盘上淀粉粒判断当时作物种类等有趣的问题。
石器参观之后,由王涛老师为我们讲解随后在人类历史中占重要地位的陶器。根据不同的展品,老师首先介绍了陶器的各种纹饰,如“之”字纹、网状压印纹、刻划纹等。讲解的有趣之处在于,根据陶器外表纹饰的不同可以推断出当时人的制作方法;甚至从器形、纹饰判断出其大致风格之后,又可以根据出土地点推断当时文化传播的状况。有时通过陶器上的裂痕和小孔,可以联系锔碗的现代工艺推想出当时人简朴的生活状况。火种罐、炊具等也反映了人类祖先生活的缩影。
当然,参观考古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手铲、卷尺、刷子、记录测量工具等都一应俱全地陈列在展示柜里,最激动的不过一睹洛阳铲的真容。
参观了考古工具,我们紧接着实地参观了当年的考古现场——上宅文化遗址。上宅文化遗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是重要是早期文化遗存。四月初,正春意初盛。乡间,一行人,在一个有些阴沉雨意充满泥土湿润味道的日子,踏上松软的早春翻耕过的土地,亲临遗址,甚至嗅出了时间深处的历史感。在一处看似普通的地层剖面处,老师讲解了地层文化堆积,一位同学还亲手找到了几千年前的一片碎陶片供大家传看……
除了关于上宅文化考古的陈列馆和遗址外。我们还了解了平谷当地的其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上宅考古陈列馆二层的民俗文化展区,展示着普通人民生产生活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佳翎老师更为我们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平谷区博物馆更是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关馆长,亲自带我们参观了许多展厅,其中世纪阅报馆讲述了我国近三百年来报纸发展的峥嵘岁月,展示了许多平日历史学习中提到的珍贵的文献史料……
二、学而感之思之
这次实践参观愉快而令人收获颇丰,有几点让我感触很深。
首先,就是跨学科交流带来的不同视角和新启示。
作为世界史专业的同学,我认为能够了解考古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是非常有趣的,它给我带来了一种更加深远的历史感。石器和陶器是在整个人类文诞生时的产物,而对于那个时期的记载更多的是通过实物而非文字记载去考证。有更多的未知,更加神秘,因而像是站在了时间尺度上更加宏观的一层,去俯瞰整个人类文明的生长。
不仅是考古课,这次随行的还有文化遗产班的老师和同学。范老师对于民俗文化价值的讲解,让我对于文化遗产的认识也多了一点触动。在这个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各地的技术、文化开始趋同。于是,文化遗产的保留将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曾经共同的文化记忆,也是全世界共享的多样的文化财富。参观民俗展览时,老师说民俗正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遗留的物件在多年后或许会被人们淡忘它本来的功用。听到这里我们是惋惜的,又对自己的不了解有些惭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在人们手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它们也正是历史的一部分、甚至是最为鲜活的一部分,“遗产”不应该死亡。
其二,是在参观文化遗址时体会到的,考古老师和同学的职业美感和身份美感。在上宅文化遗址上,在老师讲解过后,同学自己动手找到一片遗址里的陶片。其实,在我看来遗址的外貌十分平常,如果没有老师指导讲解,或许就是一块平常的土坡。当我们拿到那一块儿陶片传看,它也十分平常。但是在老师讲解时,每个人都在认真聆听,最后离开时也遵守“要保护遗址,不能将陶片带走纪念”的要求照做。这些虽是小而又小的细节,却无处不体现着考古眼光的美感。神奇的土层之所以可以区别于平庸的土地,是因为考古学知识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同学们之所以认真对待每一小块陶片,是因为作为学习考古的人,我们将它看作整个珍贵遗迹的一部分。这些细节,大概就是因为对考古的真挚所流露的美感吧!或许在今后对于大型遗址、文化的保护,就始于现在一点一滴的意识和责任。
其三,在实践中学习能得到更深刻的记忆,从而更好的反刍、加工思考。很久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外出实践学习了,其实在考古学导论选修课上,老师就很多次介绍之前的同学下田野的学习经历。作为世界史的同学,看到这些是十分羡慕的,那些将身心结合的学习研究多美好啊!就像电子书和纸质书,当时翻动纸页的触感,书的厚度和沉甸甸的分量更有助于记忆那几行画下波浪线的文字,在今后需要从记忆中调用的时候,能更加准确。就比如一个阳光温暖的下午,与其在教室昏沉沉的对着书本,不如实践到遗址看看一阳光下的历史遗迹。外出实践,边走边学是十分难忘的记忆,而实践报告也帮我记录了许多收获,这就是边走边学的上宅遗址实践参观。
Hash:2dbd831dd6321b1612da1049f1898f135afab6ee
声明:此文由 首师大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