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横带,走探小清河古遗址考古现场

济水苍茫入海流,牙樯点点似沙鸥。

渔歌呕哑溪边唱,雁字依稀浪里浮。

薄暮风斜帆欲饱,故园路近客忘愁。

波涛著意催归去,不使征人汗漫游。

清·孙慎机《济水归帆》

滨州伴水而生,因水而兴。初夏的小清河一水萦带,两岸绿麦如波。小清河是古四渎之一济水的下游残道,河水承载着5000余年的古老文化缓缓东流入海。小清河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河,两岸的古遗址星罗密布,齐国也是因济水而得名。5月12日是小清河遗址发掘的开放日,滨州市博物馆一行前往正在发掘的博兴寨卞东南遗址和北营遗址进行考察和学习。

寨卞东南遗址发掘现场,右边即为小清河

此前,历过一个多月的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考古调查项目结束,共在小清河沿线发现、登记了43处文物点,遗址时代上至龙山文化,下至宋元明清,可谓丰富多彩。

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的王泽冰老师在讲解寨卞东南遗址的发掘情况

寨卞遗址,问道商代蒲姑

寨卞东南遗址位于博兴县寨卞遗址(省保)东南约500米、被小清河北大堤占压,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小清河防汛(复航)工程建设时勘探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博兴县博物馆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

本次发掘遗址的时代较为单一,主要为汉代堆积。目前共清理遗迹73个,其中近现代沟2条,汉代灰坑61个,汉代瓮棺葬1座,汉代道路2条,汉代沟8条。

清理地层12层,图中红色数字由上到下划分了12层地层。通过淤土层可以看出清末盛宣怀治理小清河的遗迹和黄河泛滥的痕迹

整个发掘区位于寨卞遗址东南约500米处的小清河北岸,属寨卞遗址的边缘区。虽然不是遗址的核心区,但汉代地层堆积非常丰富。清理地层及遗迹过程中,出土小件和标本84件,其中瓷器残片39件,多为宋金至明清时期,器形以碗为主,出土于④、⑤、⑥和⑧层。陶器有43件,主要为汉代的豆、盒、钵、碗、瓦当、板瓦、筒瓦、陶拍、圆陶片、网坠、器座等,铁器1件;五铢钱1枚。另出土有大量陶片,以泥质灰陶、灰褐陶为主,多素面,其次绳纹,可辨器形主要有豆、盆、瓮、罐、釜等。出土有大量泥质灰陶板瓦、筒瓦,多饰绳纹、凸棱纹,还有不少碎砖陶片。其中,一件陶豆上刻有“昌氏”二字,十分重要。

寨卞遗址于1976年发现,1982年、1987年曾对遗址进行了调查、钻探。2002年10~12月,为寻找齐国早期都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博兴县博物馆再次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发掘工作。此次工作首先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勘探,在发现城墙后进行了详细的勘探、试掘。经勘探发现,该遗址有夯筑和堆筑的城墙墙体,城址大体呈方形,东西长约380米,南北约350米,南、北墙中部各有一缺口,下部发现有路土,可能为城门所在,西墙没有发现城门痕迹。城墙外与墙体相隔10余米发现有宽20余米的壕沟,深度因水位较高,只清理到宋金时期的淤积层。城墙分早晚两大期,晚期城墙叠压春秋时期的灰坑和墓葬,年代属于战国时期。早期墙体只在东墙北部和北墙东部,被春秋早期的墓葬和遗迹打破和叠压,其下又叠压商代文化层,墙体内的包含物也属于晚商时期。早期墙体的相对年代上限不早于商代晚期,下限不晚于春秋早期。另在城址西北部发现一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的商周时期遗址。2008年10月-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工程,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证明该遗址在商周时期已经存在。现在,寨卞遗址南部尚存一土丘,民间传为“旧城子”。1970年村民修挖溢洪河时,曾发现过墓葬,出土了殷墟三期的青铜鼎、爵和一批青铜镞,显示该聚落的等级较高,应是该区域的中心聚落之一。 寨卞遗址很可能是商末蒲姑城所在地,对研究商周时期的蒲姑国的历史和姜太公建都营丘的真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卡老师现场指导刮面。考古工作中,一般会通过土质、土色、包含物来辨别地层和遗迹现象,刮面是最主要的一种观察分辨方式

北营遗址,龙山文化堆积丰富

北营遗址是博兴境内小清河北岸的另一处重要的遗址,位于博兴县店子镇北营村村北约100米的小清河北岸。下午,我们一行来到北营遗址。北营遗址经过系统考古调查和勘探,确定遗址平面呈东西向长椭圆形,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400米, 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遗迹十分丰富,其中又以龙山和汉代遗存为主。

北营遗址发掘现场,通过发掘得知,原来的小清河河道位于北营村北面,后来才渐渐改为现在河道的

发掘区的遗存主要以龙山文化为主。龙山时期文化层堆积厚0.4-1.5米,目前已发掘灰坑10余座,墓葬2座,窑1座,在发掘区西部,发现疑似壕沟遗迹,下步将进行解剖发掘。还发现龙山时代水井,井壁有脚窝,方便人们上下。出土龙山时期遗物丰富,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蚌器。陶器已修复近10件,器形有鼎、罐、杯、盆、器盖等,石器有铲、斧等。龙山时期文化层堆积厚,遗迹不易辨认,给发掘工作带来-定困难,目前正在加紧发掘。本次发现的龙山时期遗存,以早、中期为主,为研究鲁北地区龙山时期的文化特征、聚落形态、社会生业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发掘出土的部分器物

汉代的遗物也有较多发现,以板瓦、筒瓦、砖等陶制建筑材料为主,另有少量陶豆、陶盆、陶拍、陶井圈等器物。

考古人员现场讲解发掘情况

铲形足黑陶鼎具有典型的龙山文化早中期特点

盛宣怀治理小清河

此次发掘的另一大成果就是对盛宣怀治理小清河的遗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盛宣怀是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与无棣吴家的吴重熹相交莫逆,二人同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

小清河是古济水河道多次变迁后的下游残渠。自宋伪齐刘豫开通后,“海上之盐,傍河之洲县货物,皆得达于历下”,有“盐运河”之称。然而小清河流域一遇夏水盛涨,水泄不及,便容易造成洪涝成灾。到了明初,水患开始出现,由于治理无方,灾害愈演愈烈,平均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明清两代先后治理了20余次,仍是时治时淤,小清河沿岸水患更甚,到盛宣怀整治小清河时,“八九年来沟河漫溢,高(高青县)、博(博兴县)、乐(乐安县)、寿(寿光县)一片汪洋”(《新通志》)。

舟船如织的小清河

1891年,时任登州、莱州青州道的盛宣怀受山东巡抚张曜指令,负责治理小清河。盛受命后,亲到沿河村镇,详细勘察度量,议定了分别情况对待,采用裁弯取直、疏浚旧河、开挖新河等几种办法进行治理的施工方案。并创造性地采取了“劝捐筹款、以工代赈、分段分期”的方式,征调民工数十万,耗支白银七十多万两,自1891年起历时三年,方告完成,全河畅通。自济南章丘段开浚新河百里,仍以济南诸泉为源; 下游开挖金家桥以下新河百余里至海口,新改入海处在羊角沟,废弃原入海河道。全河一律展宽至十丈,开深一丈至一丈三尺; 出河之土夯筑成堤,使河两岸成各宽十丈之马道。这次治理十分成功,不仅免除了水患,人们还借水行舟,恢复并发展了航运。100多年来,全国最大的羊角沟盐场之盐,溯河源源不断运抵济南,一度转运供应鲁、豫、苏、皖四省98县,极大促进了沿河城乡经济发展。

清河旧影

盛宣怀主持治理小清河之事,在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工程完工之时,由他本人亲自撰写并书于碑石之上,碑题为《修浚小清河记》。

END

图文编辑 | 柴春慧杜心悦 苏啸

Hash:8b4ffb289e17211329ac8f149eea1176b0fbf73d

声明:此文由 滨州市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