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垦第一庄——小李庄

李云辉 文/图

玛纳斯县兰州湾镇有一个地方叫小李庄。据说民国初年,有一个李姓青年到此地开荒定居,因为他的年龄小于东边的老李庄的那户李姓村民,人们就称这个地方为“小李庄”。

后来,这户李姓村民迁到了县城,但这个村庄却迎来了辉煌,一度被称为“小北京”,被当地兵团人称为“军垦第一庄”,成为新疆现代屯垦的“活化石”。

1952年春,新疆军区后勤部运输部门响应毛主席“屯垦戍边”的号召,开赴小李庄一带组建生产总队,开始开荒造田,拉开了玛纳斯河东军垦第一犁的序幕。

1953年4月,新疆军区后勤部运输部门从所属的骆驼营、生产建设大队、霍尔果斯运输站等单位抽调766人组建三十团进驻小李庄设团部。新组建的三十团和之前成立的劳改支队归属二十二兵团骑七师管辖,并在5月1日开工修建师部办公楼。不久骑七师撤销,劳改支队和三十团整编为二十二兵团农十师,小李庄成为农十师师部,下辖三十团(团部设在小李庄)、劳改支队(十户滩、乌苏)、二十八团(阿勒泰布尔津县巴里巴盖)。

1955年2月,农十师撤销(后来在二十八团的基础上重建新的农十师),劳改支队和三十团划归农八师。原农十师师部办公楼成为三十团团部办公楼。1956年,三十团与劳改支队合并,统称农八师三十团,团部迁往十户滩九支渠——老王庄一带。小李庄成为该团一营、被服厂、子弟学校的所在地。

这期间,小李庄进入大建设时期。这里先后修建了办公楼、俱乐部、医院、商店、食堂、招待所、学校等3万多平方米的苏式建筑;在这里开办了砖窑厂、被服厂、面粉加工厂、造纸厂等;地方在此开办了邮电代办所、银行储蓄所、新华书店等;这里先后开办过农十师子女学校、农八师子女一校、莫索湾中学、三十团子女学校、小李庄中学、农业中学、小李庄师范学校、护士学校以及垦区各类专业培训班。小李庄是培养石河子垦区干部、技术人才的摇篮,在这里培养了卫生、师资、文艺、农机等部门的大批人才。

军垦战士在这里先后修筑了大海子水库小海子水库、夹河子水库,开垦了数十万亩良田。为了方便与外界的联系,将玛纳斯县城到小李庄15公里的土路铺上砂石,这里第一次有了石子路面;同时,修通小李庄至十户滩至老王庄的 “李十公路”,并贯通了从师部到各连队的道路,从此芦苇丛生的兰州湾有了道路网。

白天,附近的农民赶着马车、毛驴车,拉着农产品到小李庄交易,然后在这里买回日用品;那时别的地方还没有通电,晚上一片漆黑,而小李庄因为有柴油发电机发电,夜晚灯火辉煌。每当俱乐部放电影,周围的村民都赶来看电影……小李庄成为玛纳斯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副中心,当地群众称小李庄是“小北京”。

1970年3月,小李庄再次由新疆军区接管,小李庄及其下属生产连队奉命移交水工团,其余单位迁往十户滩(现147团)。从1971年起,小李庄一带成为新疆军区驻军点和生产基地,先后有多个部队在这里驻守。1989年,最后驻防的工兵九团撤离,小李庄交由新疆军区后勤部管理,由于无常驻人员,这里逐渐荒废成为旧址。2009年,新疆军区后勤部将小李庄整体移交给147团。

2013年,小李庄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蒋雯丽、王志飞主演,2017年10月首播的电视剧《花儿与远方》,曾在小李庄取景。2016年,小李庄军垦旧址抢险加固修缮工程通过国家文物局立项,工程自2017年5月开工,2018年10月彻底完工。

2014年10月下旬的一天,我第一次到小李庄军垦遗址参观,幸运的是小李庄修缮工程还没有动工,我看到了小李庄的原貌。那一天正是夕阳西下,墙内外长满荒草的小李庄军垦遗址在秋风中更显得萧瑟。

小李庄破败的大门紧锁。大门北侧院墙内有一片断壁残垣,从高大的门楼可以想象出当年这些建筑的壮观。再往北的院墙外还有一片倒塌的建筑,我从这里的小隔间、水泥槽猜想这里可能是当年部队或军垦人的马圈。

在等待147团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又来了一拨人,为首的是一个60岁左右的男子。这名男子激动地指着大门的一片残垣断壁说,那里原来是商店、医院。他又指着大门外东南侧一片棉花地说,那里原来是部队的游泳池。我看到,这块地低于周边地平线,棉花已经采摘,地里只剩秸秆,周围地埂上长满了红柳、杨树。看到这废池乔木,谁能想到当年的战士们在这一池碧水中竞游的场面呢?

我走向前询问这名老同志的身份,他说他叫刘怀强,以前曾在这里的银行、信用社工作好多年,后来到外地工作,好多年没有回来了,这次是故地重游。

管理人员打开大门后,我们来到直对大门的一座小楼面前。小楼前有一个以前常见的那种圆形花坛,花坛里种的豆角苗已经干枯,中间的一棵苹果树可能是当年的战士们栽的。小楼有两层,红色铁皮屋顶,屋顶留有通气窗,水泥砖墙,小楼正面的标语只能模糊辨认出几个字。

办公楼西侧约100米的院墙外有一幢苏式大礼堂。礼堂门庭有四个大立柱,门庭上方有五颗红色五角星,四颗小星围绕着一颗大星,红五星下边写着“1953”。这就是当年的俱乐部,是当年小李庄最热闹的地方。据刘怀强介绍,大礼堂闲置后,这里一度成了轧花车间,弄得不成样子。

当年热热闹闹的大礼堂门前长满荒草,大门台阶的红砖都泛着白色的盐碱。岂止大礼堂呈现出破败,院子里到处都是荒草,许多树木已经干枯;旧址现存12栋较为完整的苏式建筑,但是大部分的门窗已经没有了,残存门窗上的油漆、墙壁上的涂料基本被岁月侵蚀殆尽,许多房屋已经倒塌,只剩下断垣残壁。一处残壁上隐约看到一些用红油漆刷写的不连贯的字,我仔细辨认后,将这段话复原了,原来是毛泽东《一九四五年的任务》中的一段话:“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漫步在长满荒草的小李庄军垦遗址,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当年战士们在操场操练的身影,好像听到被服厂车间里缝纫机忙碌的“哒哒哒”声、教室里的朗朗读书声……

我的结对户就在距离小李庄军垦遗址5公里远的四阜庄村,2018年后,我在不同的季节多次到小李庄军垦遗址追寻当年先辈们在此奋斗的足迹。

由于在修缮,小李庄大部分时间的大门是关闭的。在不能进入院子时,我或骑车、或步行,不知围绕着小李庄转了多少次。

小李庄军垦遗址处在玛纳斯河东岸,大门东侧不远处就是县乡公路,西北侧不远处就是玛纳斯湿地公园的“雁飞台”景区。站在小李庄军垦遗址西边院墙外,就可以看到玛纳斯河与烟波浩渺的夹河子水库。在南边院墙外,我发现了多处地窝子遗址,这可能是当年军垦战士创业时住的地方吧。阡陌纵横的田野,这是当年军垦战士忍着蚊子的叮咬,在“苇湖”中开出的良田,如今就像美丽的巨幅图画展现在我的面前。小李庄西边、南边的坡地上生长着许多胡杨,晚秋时节,一棵棵胡杨树如火焰般耀眼,让夕阳中的小李庄呈现出一种苍凉之美。大门外东侧的那个荒废的游泳池仍然年复一年地种着棉花,周边的一簇簇红柳每到春夏时节就吐出粉红色的花穗。

大院里的那一栋栋苏式建筑焕然一新,黄墙红顶,房屋的窗框也都装饰一新,刷上了墨绿色的油漆,而且都装上了玻璃,原来被砖头堵住的窗户,现在也都重新打开并换上了簇新的窗户。

每次到小李庄,我都“足往神留”“怅盘桓而不能去”。看到小李庄遗址由萧瑟破败变为光鲜亮丽,不知怎么的,我既感到欣喜又觉得怅然若失,我似乎在寻找失去的什么东西。在大门北侧的墙壁上,我发现了一段已经被涂料掩盖的繁体文字,稍加辨认,原来是当年领导干部的一段号召性讲话:

天山寒冰冻不僵劳动的双手,戈壁的烈焰烤不干革命的意志,唯有紧跟总路线的方针,才能更快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才能让边疆的生产与建设更进一步。

时间可以侵蚀世间万物,但伟大的精神永远不会被淹没。

Hash:dc34e53c08b6964598c6d2e204480f43a058a719

声明:此文由 昌吉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