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忠骨爱西藏

一九五〇年十一月,原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主任王其梅(中)在原噶伦府接见阿沛·阿旺晋美(左)。

我是王其梅的大女儿,1949年1月刚好旧历大年三十出生在河南鄢陵。我出生后8天,父亲就随部队南下。全国解放以后,18军驻防川南。父亲被任命为泸州军管会主任,他给我母亲王先梅写信讲:我们已到四川,现在可以在川南安家了。母亲便带着已满一岁的我跟着王兴友同志边打(国民党残匪)边走,匆匆赶到四川乐山18军军部。没想到情况已发生重大变化,中央决定18军进军西藏。父母没有时间享受家庭团聚的幸福时光,欢聚只有8天,父亲就奉命进藏,母亲王先梅将我送到18军后方办事处唐场保育院,也追随父亲领导的先遣部队进藏了。

舍小家顾大家

1953年5月,父亲王其梅去重庆西南军区开会,路经成都去保育院看我,我说他不是我爸爸,他是解放军叔叔,父亲心痛地把我紧紧搂在怀里。

父母在边疆,我们18军的孩子就全托在保育院和学校,对父母的思念伴随着我的成长。自我记事起,我父亲除每年来北京开会在周末见一面外,很少见面。只有一次带我和弟弟妹妹到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给我买了一件外衣和一双皮鞋。到家后正好他老战友金绍山烈士的两个儿子金谦和金逊来家里看他,他把他穿的将军礼服皮鞋送给金谦,让我把脚上才穿了半个小时的新买的皮鞋脱下送给了金逊。

1965年春节,父亲在成都开会,我正好放寒假去看他,在一起生活有10多天,这是我和父亲待在一起最长的时间。他们那一代共产党员是舍小家顾大家,誓将自己全部生命献给事业的人。我从小到大,没有因父母不在身边照顾我而抱怨他们,我知道他们是为国家和人民保卫边防,我以他们为荣。

留下了就再也不走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步深入地了解了父亲。我了解到,父亲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大地主家庭,在北平上大学时,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参加中共地下党。被捕后,父亲在监狱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出狱后即被中共北方局派到条件艰苦的豫东地区开辟革命根据地。我了解到,建国初期,父亲带着在敌人监狱中落下的腿部伤残,两次率领进藏先遣部队进军西藏。我了解到,父亲为了给国家省钱,不从国外绕道,寒冬腊月带着妻子和半岁的儿子翻越雪山,由拉萨返回昌都,支援领导川藏公路的建设。我还了解到,父亲当年将学校生活费交给地下党做活动经费;将家里为营救他出狱的钱交给监狱党组织统一使用;解放后将家里分给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献给当地政府;三年自然灾害时他征得母亲同意,将他们夫妇多年的积蓄捐给国家。

父亲热爱西藏,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建设西藏的伟大事业。早在进藏初期,他就和其他军领导一起倡导“长期建藏,边疆为家”,并立下“死在西藏,埋在西藏;死在内地,也要求党把我的骨灰送回西藏”的誓言。195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曾决定调他到北京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父亲知道此事后,曾笑着对母亲说:“你看北京好,还是西藏好?我看还是北京好。北京条件又好,全家人还可以在一起(当时我们都在北京)。但我们是共产党员,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现在,干部思想有些动荡,说三年一换防,我要来北京,势必对一些干部有影响。因此,我不能留在北京,还是要回去。”于是他亲自去找贺龙,坚决要求继续留在西藏工作。1957年,中央根据父亲的身体健康状况,决定调他到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他仍坚持要继续留在西藏工作。当他得知中央同意了他的意见后,高兴地说:“我又留下了,再也不走了。”

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强忍疾病的疼痛和折磨,用颤抖的手给党中央写下《关于西藏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和《对今后西藏建设的意见》等13份报告。父亲在弥留之际,留下给母亲的话:“我死后,请求党将我的骨灰送回西藏。”父亲以他短暂的生命,为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也兑现了自己对党无限忠诚的铮铮誓言!

父亲王其梅同志把一生献给了党,献给了革命事业,献给了他心中始终记挂的西藏人民。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

经中央批准,以及父亲生前最后的夙愿,时隔47年,王其梅同志骨灰移回昌都安葬仪式于2014年7月16日上午在昌都烈士陵园举行。

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昌都市委书记罗布顿珠在致辞中说: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激动的心情,在这里举行王其梅同志的骨灰迁移安葬仪式,以永远纪念这位为西藏革命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永远铭记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为西藏的解放和建设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按照王其梅同志生前最后的夙愿,经中央批准,时隔47年,老将军的英灵随着骨灰的迁移安葬,终于回到他魂牵梦绕、无比挚爱的雪域高原,回到了他曾经艰苦奋战、深深眷念的藏东大地。这既是对王其梅同志英灵的告慰,也是对西藏和昌都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老西藏精神”教育的激励。王其梅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品格和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我们纪念王其梅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无限忠诚、对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不畏艰难、英勇奋战,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学习他坚持真理、襟怀坦白、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以苦为乐、以苦为荣,长期建藏、边疆为家,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

Hash:2a5d7ea9b66328fbb2db80bdf0b1e1fe508eedd9

声明:此文由 西藏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