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脚踏三界:探秘重庆九龙坡境内的成渝古道!

成渝古驿道记录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它贯穿九龙坡境内的主要地区,但因时代发展,作为新的一代对自己家乡真实的历史往往知之甚少。这次通过徒步行走和亲身体验,对那段漫长历史中人们的客旅经历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和感知。

走起!虽然我们不需要再肩挑背扛,迈出沉重的脚步,但依然可以这样说:走起!就在密林山岗和原野,我们的身影又一次匆匆走过……

TIPS

徒步线路:新桥路口→林园→净龙村→白市驿罗汉坡→大河沟水库→三百梯→大松树岚垭→安全亭→长海→石板场→冷家河“豆妈小院”→象鼻岭→毗卢寺→走马场→三道碑

徒步行程:约30 公里

徒步人数:10 人

徒步方式:轻装徒步

线路背景:头天行程起自渝中半岛的通远门,经佛图关、大坪七牌坊、虎头岩等地到达第二站石桥铺,再经二郎关、上桥、山洞等地到白市驿,当晚可到达头天行程的落脚点——走马铺。这次行程着重于对成渝古道所经过的古巴国所在地——九龙坡地区路线的徒步探索,作为对家乡历史轨迹的一次回顾吧。

难度指数★★★★

体能指数★★★★

风景指数★★★★

危险指数★★★★

汇聚新桥路口,

寻密林古道直上林

盛夏7月的一天清晨,空气凉爽宜人。头晚突如其来的一场夜雨给暑热的大地痛快地降了一次温。一群户外徒步爱好者匆匆汇聚中梁山脚的新桥路口,趁着一个凉快的天气开始了一次探寻九龙坡区境内成渝古道的徒步行程。

经过新桥医院旁边熙熙攘攘的居民区巷道,跨过横亘中梁山山脚的铁路线到达山脚。顺着入山石梯,一路走到处于山槽沟地带的林园地区。林园是原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的旧居,但现在属于部队管辖范围,因此只能绕道林园后山詹家岚垭。

岚垭并不太高,因为街道阻隔,那些山道现在已少有人行。走不多远,林中出现一片草坪。队员中比较年轻的“凌霄”想直接从草地踏过,被户外经验丰富的老驴“荒山岭”一把拦住,说:“这片草地应该是以前的一个水塘,草下面应该是水洼,小心陷进去了。”他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扔过去,果然石头陷下大半,“凌霄”一见吓得伸了伸舌头。

队伍从草地旁的山路绕过,下行到一处低凹的坳口,只有一条过山的小径比较明显地横在面前,往前的路好像看不见了。老驴“八月雪”仔细观察了一下路形,说:“这山离居民区很近,当地人应该还是要进山,顺着过山的路往下走一点应该有绕山腰的小路。”果然,顺着过山小径下走不远,一条明显的山腰路口出现在眼前。

顺着蜿蜒崎岖的小道行进,经过几十分钟的步程,到了山洞附近的赖家垭口。山洞的歌乐山隧道从山脚下穿过。顺着小路下到白市驿方向的刘家漕,又是一条房屋密集的山间街道。顺着龙井湾路走到交通枢纽净龙村,又沿着净新路走到新店子村。沿着左边的烟灯山的山脚乡村路一路走去,过了朱家湾,行走约两公里就到了罗汉坡。

罗汉坡观景怀古,

三百梯寻路柳暗花明

罗汉坡又称文峰山,尖峰挺立,傲视群山。距山顶约二十多米的岩壁上有一大型的崖石刻造像“弥勒佛”,建于光绪庚寅年,迄今已有百多年的历史。

沿罗汉坡左侧步道下行,进入到方圆十多公里的密林之中。队伍行走到最陡的一处山路,因有三百步而得名三百梯。此地处于四面环山的山坳深处,唯一一条出路是在陡峭的石壁上开凿出来的。三百梯台阶较高,每一步都需要腿部付出更多的力量,最陡处,后面人的眼睛可以直视前面人的脚跟……

比起行路艰难,还有更可怕的危险可能就潜伏在周围。据本市的网络媒体报道,前年冬天,在附近的华岩镇尖刀山的忠义林庄园有三只饲养的亚洲黑熊出逃。当时重庆的上百警察持枪围捕了三天,但没有看到任何结果的报道。尖刀山离此地直线距离不过两三公里,而且这边的森林面积和生态环境远远比那边好,逃脱熊跑到这边的可能性极大。爬完三百梯,走过一段平台路面,又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打开GPS,选择了一条按计划行进方向的路径。

“看啦,前面的草丛里好像有动静!”老驴子“花红柳绿”好像发现了什么就叫出声来。果然,前面的灌木丛中一阵响动,缓缓走出一赤露臂膀的山民,背篓里盛着好些野生植物。原来他是当地村民,趁今天天气凉快出来采摘些野生山药。“这座山叫做寨子坡,这条路以前是走山外的大路,但这几年走山路的人少也就荒废了。但你们也不用走回头路了,顺着刚才我出来的路再往前钻十多二十米就是路的另一头,可以直接上文家垭口。”听了这话大家兴奋地欢呼起来。

谢过淳朴的山民,队伍顺着夜路钻进林子。不久就上到文家垭口,从这里可以清楚看见山体两侧的田野道路。从地图上看,下面应该就是黄麻岗了。

强驴寻路山脊线,

登顶“安全亭”下长海

接下来的山路大都被野草荆棘覆盖,需要边寻边走。走在前面开路的强驴“八月雪”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应该再按照以前村民走的老路走了,因为荒废了很多年这些路其实已经不存在了。如果要走野路的话还不如沿着山脊走,那里才是植被最少的地方。”大家纷纷点头赞同。经过一段连续野穿,走到山脊线,果然如“八月雪”所言,这里荆棘明显减少,简直是条天然形成的路径!

山脊道路不断地起起伏伏,但坡度不是很大,从广子坡经天灯堡,一直走到大松树岚垭,几乎都在重复相似的山形路况

短暂休息之后,天空又被阴云遮盖,山林中也刮起了凉爽的风。大家都像充了电一样来了精神。从南天门下到山腰的一条林间小路,又接着转到石板场上天池村的盘山公路。在公路的一处弯道处,一座突兀的山峰分外醒目。这里就是和尚岚垭,是这列山峰的一处高点。顺着路旁的蜿蜒步道一路攀登,约爬升了一百多米,到了山顶。此处有座六角亭,名为“安全亭”。亭子的所在地是解放战争时期石板场地区地下党活动的一个据点,当时被誉为革命的“安全岛”。亭上视野开阔,只见远近群峰如同波浪般连绵不绝,两侧大地也显得更加邈远无垠……

离开“安全亭”,沿着曲曲折折的步道一路下行,几十分钟之后到了山脚下石板场沟底的长海水库。过了肖家石坝,一条狭长的“河流”拦住了去路。这条河其实是自然形成的湖泊,但非常细长,如果绕行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走到一户当地的村民打听,原来才知道这里是个叫做冷家河的湖,过去也不需要沿着湖岸绕行,在一座叫做“豆妈小院”的地方有座小小的人行小桥可以过。经过村民指点,经过曲曲弯弯的田坎小道,终于到了湖岸小桥。过了“豆妈小院”桥,沿着崎岖小道上到一座堡坎之上,前面就是称为“童走路”乡村公路了。

队伍并没有跟着弯曲的乡间公路去走大量的绕路,而是选择了走捷径小道。先是翻过石牛岗,下到一个临湖小村庄石牛村,再从村后的小道翻越象鼻岭,沿着乡村道路一快步行进,过了高石坎,再跨过绕城高速公路的人行天桥,就到了走马场。

走马场古镇寻旧迹,

三道碑坡顶“一脚踏三界”

穿过黄色的古城门,便是瓮城,一边是关帝庙古戏楼,一边是关帝庙。戏楼上层是戏台,穿斗式大堂结构,单檐斜山式小青瓦屋顶,戏楼上装饰撑拱、挂落、雀省等镂雕饰,两侧各有一副对联:

古今一场戏离合悲欢毕竟为人结果;

俯仰皆身鉴飞歌恒舞漫步走马观花。

下层为茶楼,为半地池式,内设登台阶梯,与戏台紧密结合。它是走马场最大的茶馆,可以摆放二十多张茶桌。在茶馆的左手边有个小小的供表演的讲台,上挂“走马故事会”的金额字匾。现在茶馆里说书讲故事的几乎没有了,只有几个耄耋老人在喝茶打牌。

再进一道城门,就是八百多米长的石板街道。满街的房屋大都是穿斗式砖木结构,样式古朴,带着古旧的味道……因走马镇修筑在一座形似奔马的山岗之上,又被当地人称为“走马岗”。古时的走马场在成渝古驿道上素有“一脚踏三县”的地位。清晨从通远门出发的马队,跋山涉水几十里路,黄昏到此刚好天色已晚,人困马乏,要再翻越一座大山才能到璧山来凤驿。天擦黑入山,客货都不安全,行人客商多选择在此歇息。再加上附近乡镇的村民也要到此逢集赶场,也就慢慢形成了繁忙的走马场集市。

斑驳、狭窄的古驿道继续沿着山路向西逶迤延伸,穿过炊烟袅袅的村庄和铺陈着五谷杂色的田野,从绵延的走马岗进入到了缙云山山脉。

一路上到山腰,三块古老的石碑赫然矗立在道旁,即纪念“邑侯帖舫老父母”的德政碑、旌表营正贵之妻的贞洁碑、捐资修葺古道的功德碑,当地人称之为三道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左边一块是贞洁孝牌坊,高三米多,碑额装饰着卷草龙纹,上刻“圣旨”二字,据说这还是光绪皇帝亲自下旨所赐的。相传走马的曹正贵娶了妻子蒲氏,但孩子都还没有就去世了,十八岁的蒲氏守寡终身,为公婆养老送终。右边一块是德政碑,刻着“严正宽平”,据说是走马场十七位乡绅为了歌颂一位姓朱的县官政绩而立。

继续沿着盘山步道继续上行,路边岩壁上有两处摩崖石刻,一是“巴县西界”,一是“险设天成”,笔画道劲,浑厚庄重,给人以沧桑之感。题刻刻于道光二十八年,是时任巴县知县会稽人朱凤枟手书。再往上行不远的垭口处,立着一块一九九八年立的界碑,即现在的九龙坡、璧山、江津三个区县的分界处,碑为三面,分别朝着三个区县的方向,分别属于走马镇、江津双福和璧山青杠,真的是一脚踏三界啊!

此时已经是夕阳西斜,快要没入西面的群山之中,鱼鳞般的晚霞铺满半个天际。前方道路崎岖,杂草丛生,古道继续朝前延伸,不远处的山坳间就是璧山境内的绕关口。夕阳的余晖染红了西方云霞,道路也仿佛浸润在火红的海洋之中了……

【 小 贴 士 】

夏天是天气容易骤变的季节,徒步过程中遇雨怎么办?

1.雨天在外面活动最好不要打雨伞。树林穿越很容易挂住伞面,失去平衡。雨衣不能太长,最好是衣服和裤子;

2.雨天路滑,注意防滑。尤其是徒步行进在山里,石头上很容易长绿色的台癣,这时要尽量靠近山体一侧小心行走;

3.遇到雷雨,要避开使用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关闭手机,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刀具,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不要在树下避雨,特别是空旷环境中的树木,因极可能成为雷电放电的通路;不要在高大建筑物(如塔等)旁边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如古庙等)旁避雨;要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如果处在野外无处躲避,雷电交加时要立即下蹲并双腿靠拢,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4.手电和头灯是户外徒步的必须装备。另外,背包应加罩防水罩。

【 行 者 介 绍 】

高原,男,重庆市九龙坡区人。十年前开始涉足户外运动。从一次又一次的行走和穿越中丰富了自己的阅历,经历到了许许多多一般旅行者无法体验到的感受。希望今后能探索到更多鲜为人知的线路,阅读那些隐藏在人们视线之外的景观,呈现更多精彩的视角。

【 行 者 感 言 】

成渝古驿道无疑是全程长达四五百公里大线路,但这次只截取其中的一个地区作为探索的路程,确实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因为非常缺乏具体的历史资料作为参考。没有想到的是,越是细化,发觉其中的内容越丰富。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一些山岭小村,这次却发现了其独特的风景,也培养了自己去发现那些平凡事物中的美的眼光。在今后的行走中也要更多地去发现去挖掘细节的美吧!

Hash:6c1f5869c801479e8cffc060a655576ed93a21e1

声明:此文由 环球人文地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