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原的“都江堰”!宛西枭雄别廷芳的水利杰作,至今尚有作用

点击

南阳石龙堰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老品牌,新感觉

来源/档案地理

发布/风行卧龙

#把最好的南阳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别公堰, 是民国时期宛西地方自治派首领别廷芳所修建的水利工程,它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被称为中原的“都江堰”,它荣列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石龙堰(别公堰)

别廷芳(图左二),字香斋,内乡县人(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阳城乡张堂村人。宛西自治首领,自治业绩斐然,历任内乡县民团第二团团长、宛属十三县联防司令、河南省第六区抗战自卫团司令等职。他被称为土皇帝、杀人魔王;但也确实做了一些奇事,因治河改地,植树造林,建立水电站,兴办学校,治愚治穷,发展实业,而被人称道。半个多世纪来,他被研究不辍。

作为别廷芳地方自治丰硕成果之一的别公堰,又名“石龙堰”,初称“乔家堰”。据说宋代范仲淹邓州为官时,曾在此调查,试图开凿河渠,但未成功。1928年,宛西地方民团司令别廷芳采用村治派的主张,开始由单纯办民团改为全面推行以“自卫、自治、自养”为内容的地方自治。第二年,别廷芳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决定在羊沟口修一大石坝,开渠引水浇田。他认为,宋代范仲淹、陕西商人修堰失败,主要是渠线太长、河流湍急等原因,他力排众议,大胆决策,决定修堰开渠。

别廷芳亲自坐镇指挥,他采纳了时任南阳专署秘书李静之的意见后,由河南省水利局长高孚五派人测量设计,按图施工,把水引上莲花寺岗,修建了一个小水电站,使西峡口成为河南省最早用水利发电。该大坝从石门进水闸起,长300米,全用石头所砌,宛若巨龙,因称“石龙堰”。石龙堰及其灌渠竣工后,灌溉面积达7000多亩。其中3000亩为稻田。

此后,别廷芳又新修三间水泥砌砖式古建筑,又在山边修建了山亭花园等。1938年,适逢南阳六区专员朱玖莹巡视至此,见其坝长百丈,改地数十顷,浇地7000亩。朱亲书“别公堰”三字,刻碑榜其功。

解放后,该堰重新得到改造,改拦水石坝为水泥坝,长520米。1954年新开干渠和莲花土门支渠,东西总干渠长30公里,有支渠23条,渡槽、闸门等各种建筑300多座,灌溉面积29000亩,灌区涉及城关、五里桥、回车、双龙四个乡镇。

别公堰及建筑群是河南省最大的地方水利工程项目,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它为当今兴修水利,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及科学种田、管理维修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价值和科学的依据。

下面这本书,写老别的宛西自治↓

Hash:2e5af8883783385d46836ad6ff1a4abd48dd7013

声明:此文由 文化影响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