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长征路上令人肃然起敬的红军墓(1)

长征的胜利是无数红军烈士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重走长征路,一路上看到长征遗留在当地最多的,就是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红军墓,而且,每一座红军墓都伴有一个红军长征的故事。

长征路上的第一座红军墓——洪超烈士墓

在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是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四师师长洪超。在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时,洪超率部担任右路前锋。1934年10月21日向江西信丰县百石守敌发起攻击中,红四师十团包围了敌人据守的百石圩一座祠堂,洪超亲临前沿观察,不幸中弹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25岁),成为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百石圩成为“长征第一仗”所在地。

2005年3月,当年洪超的部下张爱萍之女张小艾来百石,看到洪超墓只是一个小土堆,就建议修建洪超烈士墓,得到当地政府的响应,于2006年清明节在百石村边的围栋山半腰建成了洪超烈士墓,原军委副主席张震(曾是洪超部下)题写了碑名──“洪超烈士之墓”,成为长征路上的第一座红军墓和墓碑。

(百石村洪超烈士之墓)

(洪超烈士像)

长征路上“绝命后卫师”师长陈树湘的烈士墓

在长征路上牺牲的最壮烈的师长是红一方面军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为掩护中央红军抢渡湘江,作为全军后卫的福建子弟兵三十四师血战后遭敌重重包围,走完了最后的战斗历程。1934年12月12日,师长陈树湘因伤重弹尽被俘,17日,敌人抬着他送往道县县城,向上司邀功请赏,行至途中,陈树湘乘敌不备,用手从伤口处伸入腹部,抠出肠子,使尽全力,大叫一声扯断了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写就“断肠铭志”的壮烈故事!

陈树湘牺牲后,敌人又残酷地杀害了他的两名警卫员,并将陈树湘的头颅割下,先后在道县城西门外和他的家乡长沙小吴门外中山路口悬挂示众。

在电视剧《长征》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刚刚从腥风血雨中渡过湘江的毛泽东坐在担架上,一面询问着抢渡湘江的战况,一面频频找王稼祥、张闻天等人谈话,关注着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但当他得知三十四师被阻隔在湘江对岸、遭敌围困时,一再悲愤地感叹道:“我的三十四师!”“我的三十四师!”周恩来是几天后从全州来人那里知道了陈树湘师长牺牲的消息,并且看到了长沙版《大公报》上刊登的消息,他大声说:“走着瞧吧,我们不会便宜他们(国民党)的!”

当地群众将陈树湘的无头遗体及一同牺牲的警卫员遗体悄悄安葬。我们在道县县城反复搜寻,终于在城中社区阴阳村靠近潇水河边的绿化带上,找到了“红军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烈士墓”的墓碑和几乎看不出来的墓穴。我们几位老兵清理了陈师长墓穴周围的杂草、树枝,一起向他致军礼!当时,我们对陈树湘师长的墓地墓碑如此简陋都耿耿于怀。

(重走长征路的老兵持队旗向陈树湘师长墓碑敬礼)

(陈树湘烈士画像)

一年后,我们从报道中得知,陈树湘师长的墓冢扩大了,墓穴前新建了墓碑,他的旧部韩伟将军子孙成为他的后人,而解放军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神经内科分会专家们组成了“陈树湘烈士亲友团”,一起来祭奠了他。

水车乡的红三十四师烈士墓

在水车乡修睦村矮山脚中学旁有一座红三十四师无名烈士墓。墓碑上对联:先烈精神千秋颂 英雄浩气万古存 百世流芳。

(水车乡红三十四师烈士墓)

当年,由6000名福建子弟兵组成的红三十四师(大部分来自于闽西的龙岩三明)被誉为“绝命后卫师”,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江,英勇奋战,血洒湘江岸边,大多成为无名烈士。国民党飞机轰炸水车乡浮桥时,就有上百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湘江战役后,水车乡的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将找到的18位闽西籍将士遗体,分两穴安葬。1990年,水车乡中学师生捐资4235.3元重新修葺了这两座烈士墓,并立“红军烈士墓”碑以示纪念。2010年福建方面投入了20多万元对红三十四师烈士墓进行扩建和修缮。

重修红三十四师烈士墓的碑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是一支基本由闽西(龙岩市、三明市)子弟组成并在闽西建立的英雄部队。全师辖一〇〇、一〇一、一〇二共3个团,近6000人。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中,红三十四师英勇善战,屡建战功。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开始,一直担负着全军总后卫的重任。1934年11月底,红三十四师与中央红军各部在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抵达桂北湘江地域后,遭到30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为了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红三十四师奉命扼守灌阳水车一线,与尾追之敌展开激战,红三十四师损失惨重。尔后,军委急电红三十四师接防新圩。12月初,红三十四师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过江任务后,通往湘江的道路已被全部切断,再次陷入敌重兵包围之中。英勇的红三十四师,与数万尾追的国民党军在新圩、水车等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血战,全师将士以简陋武器和血肉之躯,打退了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进攻。因孤军血战,最终弹尽粮绝,除少数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湘江战役后,水车乡群众冒着危险,把找到的18位红军将士遗体分两穴安葬在此。1990年,水车乡矮山脚中学组织师生将两座墓进行修整,并立“红军烈士墓”碑。2010年春,福建省龙岩市、三明市和省民政厅、老区办,多次组织人员到灌阳了解红军烈士情况,并拨专款重修红三十四师烈士墓。工程于2010年9月启动,2011年3月竣工。青山埋忠骨,绿水颂英雄。红军烈士英灵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永垂不朽!中共灌阳县委员会 灌阳县人民政府立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规模居首的红军单人墓——钱壮飞烈士陵墓

我们看到长征路上的红军墓中,规模最大的红军单人墓是建在贵州金沙县后山乡的钱壮飞烈士陵墓。高台上,钱壮飞烈士之墓纪念碑钱壮飞烈士墓庄严肃穆,有立柱挽联:“龙潭虎穴建奇功 黔山秀水忠魂”。

(后山乡的钱壮飞烈士墓)

钱壮飞,同李克农、胡底一起被周恩来誉为情报工作战线上“龙潭三杰”。他是党的隐蔽战线上的杰出战士,我党我军早期无线电密码通讯工作的创始人和卓越领导者。他打入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与敌人斗智斗勇,获取了大量情报。特别是在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投敌,中央机关和中央负责同志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临危不惧,及时送出重要情报,粉碎了敌人企图将我党中央一网打尽的阴谋,为保卫党中央机关的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身份暴露后,他转入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保卫局侦察部部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长、中革军委后方第二局局长、第二局副局长,负责的是非常重要的电台侦听破译工作,在政治保卫和技侦情报战线做出了显著成绩。长征到达后山镇时,他已被任命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秘书长尚未到职。他在南渡乌江防空袭时脱离大部队“失踪”,后来认定为烈士,由国家安全部门和金沙县人民政府拨款建成了钱壮飞烈士陵园。

楠市镇竖着自制木牌的红军无名六烈士墓

我们看到的最简单的红军墓碑,仅仅是个木牌。在湖南蓝山县楠市镇后龙山树丛中有一座红军坟,坟中安葬着红三军团医务所未能挽救生命的6名红军伤员的遗体,墓前简易的木牌是村党支部曾书记上任伊始便亲自设置的。他郑重地说,不能让这些红军的历史在我们手里没有了。他的话,得到我们老兵一致由衷地敬意!

(楠市镇的红军无名六烈士墓)

中塘村以纸花祭奠的红军无名烈士墓

在湖南汝城县里田乡中塘村,村民指给我们看,村外路旁土坡上,有一座被人割去高草的“土包”,上面插着几朵小小的纸花,这就是中央红军过此留下的无名烈士墓。当年在此没有发生战斗,因此,推测是牺牲的伤病员埋葬在此。小小的纸花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忘记红军烈士。(时至今日,尚有一些红军无名烈士墓还未被相关部门关注,所谓的“墓”往往只是难以辨认的“土包”。)

(中塘村的红军无名烈士墓)

浦市的红军团长刘汉卿和两位战士墓

在湖南芦溪县浦市人民公园里有“红军团长刘汉卿和两位战士墓”,这里也称为“猴子坡”。浦市人民公园是利用坡地建成的,没有大块的平地,能够辟出修建红军墓和纪念碑的地方,尽管狭小,已经挺不容易了。

(浦市人民公园的红十三团团长刘汉卿和两位战士墓)

刘汉卿时任红二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团长。1935年11月27日,刘汉卿奉命率部在辰溪浦市与国民党郭汝栋部作战,不幸中弹受伤,肠子被打断,医治无效,壮烈牺牲,时年25岁。11月30日,红五师十三团与国民党军第十九师在浦市北郊毛家坡发生战斗,两名红军战士在战斗中光荣牺牲。后来刘汉卿团长和两名红军战士合葬于此,1997年修建烈士墓,并立碑纪念。

芭蕉村的红十七团团长范春生烈士墓

在湖南溆浦县东乡芭蕉村,这里的祠堂曾经用作了“红二军团六师十七团战地医院”,当年一些红军伤员在芭蕉村的战地医院抢救。一位抬来抢救的伤员经过几天医治后,还是牺牲了。红军请村里的江东农会副会长(村民张玉龙的祖父)和另外两个农户安葬这位名叫范春生的红军烈士。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查询了史料中的记载,他们才知,范春生是红二军团六师十七团团长,于是,在烈士墓前立碑“老红军之墓位”,并且记载了当年安葬范春生团长的三位村民姓名:张贻瑞、张贻荣、张贻俊。

(芭蕉村红十七团团长范春生烈士墓)

(待续)

我们重走长征路的一路上所看到的红军墓,不过是牺牲在长征路上数万红军英烈中极少的一部分!我们知道我们记叙这些红军墓的图文,是远不足以表现出长征的艰难和红军的英勇的。即使如此,我们还是想尽我们微薄之力,以我们所能给出的图文,向长征路上的红军烈士们致敬

我们重走长征路,把一路的寻访都写在了《重走长征路》套书里。特此留下作者之一大龙(田竞)的手机号码13691585224、13391750217,另有邮箱dragon_52@126.com,欢迎关注此书的人和为此书建言的人联系。

(长按此二维码即可关注)

Hash:3373d07cb3316e163bff8506dbc5f2c4bc21411c

声明:此文由 重走长征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