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地域文化 讲好阜新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我馆为更好地挖掘阜新地域文化,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以文件的形式印发了《关于开展地方文献呈缴本工作的通知》,并先后在“阜新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阜新宣传”、“阜新微报”、“V观阜新”等公众平台进行转发,使地方文献征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也正是地方文献工作从幕后走向大众视野的开端;我们还在“阜新市图书馆”微平台上创建了【地方文献】这一栏目,对阜新地域文化进行宣传;先后走访了市政府、市政协、市委党校、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联以及阜新日报社,了解地方文献出版情况及阜新文化渊源……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就是:虽然在当下这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中,一茬接一茬冒出的新事物不断刺激着大众的眼球,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但人们未免内心浮躁。这个工作恰巧能够让我们静下心来寻根溯源,并进行深入挖掘和实地走访。

其次,通过探寻和走访,结识到众多对地方文化颇有见地的各界人士,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张国梁:笔名蓝歌,现为阜新市政协委员、市税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市诗歌学会会长、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阜蒙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自1982年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以报告文学、散文、诗歌见长,兼济长篇小说创作。

罗显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退休干部。退休后开始了对阜新地区有迹无载的古代建筑考古和研究工作。多年来,罗显明先后考察了彰武县境内的千佛山摩崖造像及圣经寺、阜新境内的明长城和清代柳条边历史遗迹。考察过后,他将收集到的资料和实物存放于自家的档案室,这个档案室被辽宁省档案馆命名为“罗显明家庭档案室”。罗老通过整理自己档案室的资料,先后出版了《阜新古代石刻文字文化选集》、《阜新古代建筑史》等书籍。

姜占英:曾任阜蒙县文化馆馆长、辽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蒙古贞摄影学会副会长,从事摄影30余年,作品多次入选省级以上展览及并获奖。

红梅: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辽宁省会员、阜新市作家协会理事、《阜新日报》(周末版)“静水无隙”专栏作家。

此外,李青松、刘丹、姜秋月、朱文哲等热心人士,为我们地方文献征集工作做出很大贡献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支持,我们才有信心、有决心坚定地走下去,2018年主动捐赠地方文献和主动到馆阅读地方文献的人次与去年相比也大大增加,充分说明栏目工作的开展还是卓有成效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新的一年我们会再接再厉,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热心人士参与进来,更好地弘扬阜新的地域文化。最后,祝愿大家新年新希望,新年新计划,新年有新运,新年新幸福!

Hash:d3660c729a7cee6c139d2ee5ac95899e82de03ea

声明:此文由 阜新市图书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