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襄城这座占地100多亩的寺院为何无人敢住?‖应军

当年,襄城这座占地100多亩的寺院为何无人敢住?‖老家许昌

文·图‖应军

一天,一位富商打扮的人,带了两个随从,还跟了一个颇有姿色的女子过路,夜里歇息在这座寺院里。第二天,大家借游玩乏累又住在了寺院里。

果不其然,富商住到五更天,就遭盗劫。幸亏“富商”早有准备,即刻将参与的和尚拿下,暂押县城大牢,等候处置。

案卷到京,唐王李世民看后非常生气,准备施以重刑。但以前个别官员受贿,即替和尚求情,说没有人命牵连,应该从轻发落,让作恶和尚住一段监牢,教训教训就算了。李世民顺便说一句“罢了”,就不再往下说了。

李世民的“教训教训就罢了”,是受贿官员的理解,他们满心欢喜下了金銮殿。可是审理案件的官员借题发挥,想以“罢了”的谐音将和尚们从重处置。

转回襄城,审理案件的官员即在此寺里西面挖了一个坑,把和尚们埋在坑里,只留下头部,又找来耕作田地用的木耙,换上尖利的新耙齿,压上重物,再用衙役和个别受害者,两边牵绳,在和尚们的头上来回挂拉。

伴随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哀吼,作恶和尚们的头颅一个个都被耙得血肉模糊。看无有生息,官员才挥手示意大家停下。

这便是此寺被“罢了”的稀奇故事。此寺也由这个血淋淋的场面从此鬼魂缠身,无人敢住,最后倒塌得不成样子。

此寺,就是传说中的朝阳寺

朝阳寺,原位于襄城县湛北乡政府驻地西、白石沟自然村北面的山坡下,从村西沿329省道翻过孟良山北端骆驼岭交叉路口,再向西南约1公里,即是风景秀丽、闻名遐迩的紫云书院了。

朝阳寺何时建造,已无从考证,按当地老百姓传说,可能建于南北朝时期。它在古代平顶山一带和紫云山南部外通东部的一条捷径上,北达襄城,南通叶邑,也处于我国古代一条贯穿南北的重要交通线上,是过客们的一个重要歇脚地。

据说,原来的朝阳寺规模宏大,占地约100多亩,山门离寺院约有1公里,寺门有7米多高,里面住有和尚一二十人,多时二三十人,香火旺盛,可谓南响长江,北响黄河

到了唐代初期,因战乱,加上寺院主持管理不严,寺里和尚中有不规者对过往客人极为不好,他们经常扮地方匪徒或自己亲自动手,男的劫财,女的劫色,一有机会,他们就下手了。受害者告到地方官员那里,因寺院名声太大,享受“朝廷不批不能杀”的礼遇,加上证据难寻,案件都不了了之。

寺院里的正派和尚因恶名缠身,大部分离开了朝阳寺,只留下几个恶和尚度日,寺院也逐渐衰落、破败。然而,留下来的一些和尚更变本加厉,导致人怨沸腾。

消息传至京城,唐王李世民非常重视,他即派朝廷官员暗查。暗查结果就是本文开头所写的情况。

有人可能会问:“故事是不是瞎编?”回答:“不是!”

紫云书院西面的高家(小村子)附近,有块地,叫作“和尚头地”,其地名就是因朝阳寺而起。

话说,富商捉拿恶和尚的那天晚上,一个和尚逃跑,被化妆的衙役苦苦追赶。和尚仗自己地熟快跑,衙役仗自己强壮猛撵。天明时,和尚被追到高家南面的一个小开阔地,一脚也挪不动了,瘫软下来,只得束手就擒。衙役一方面痛恨和尚作恶多端,一方面恼怒和尚逃跑让自己费劲太大,气冲云霄,哪顾上押和尚回寺等待发落,一刀挥去,和尚人头落地。

衙役为复命,只好拎着和尚头回朝阳寺,走到寺院西的一个拐弯处,其他衙役已经在等他了。后来那个地方有人叫它“和尚头湾”,随着时间的流逝,已很少有人提及那个古老地名了。

朝阳寺败落后,有风水先生说朝阳寺位置“阳气”太重,有些和尚才祸害妇女,致败落,应该另建,才可兴旺。一部分曾在朝阳寺修身养性的和尚也觉得朝阳寺名声不好,无法立足,开始另选新址,最后选址为现在的乾明寺。寺院初建,名为“背阴寺”,用材基本都是朝阳寺的,这就是后人“扒朝阳寺,盖背阴寺”一说的由来。

也有人说,“罢了”两字出自隋文帝,并且乾明寺的寺名是隋炀帝亲题,因为他嫌背阴寺太俗。这也是传言,无从考证。

另据白石沟南的姜店村一个张姓村民回忆,历代都有人相信朝阳寺一带埋着和尚作恶时藏起来的珠宝,也有很多人借各种理由在那里乱挖,却几无收获。在清代,他祖上一个人家里非常穷,经常在朝阳寺一带放牛、砍柴。有一次砍柴时,刀有些钝了,把树根带出来,发现根下有一小石板,翻开石板,见下面压有一无盖瓦罐,里面装有金银首饰,看起来和尚藏宝可能为真。

上世纪文革前,朝阳寺只剩下一个主要的殿堂叫佛爷殿,其西边还有一个观音殿,也叫“奶奶殿”,就是民间所说的“送子观音殿”。文革后,佛爷殿和奶奶殿因修水库被彻底拆毁。再后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人在佛爷殿前面地势低处、大概5米的土坎上,发现了一座不完整的石狮子,虽然有肚无头,却是朝阳寺曾经存在的有力证据,不过目前也找不到了。

现在,朝阳寺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仅剩瓦砾一片儿,若不是地方人士引领,遗址已很难找寻。

【图片介绍】

文首:朝阳寺原址留下的破砖乱瓦。

文末:白石沟村民许国韶指认的佛爷殿遗址。

【作者简介】应军,网名“首山望汝”,许昌市襄城县人,农民。爱好文史,数十年来挖掘整理史料200多篇,被政协襄城县文史委员会特聘为文史研究员,2017年当选襄城县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注: 1、本文原题:《朝阳寺》。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砸稿时,请注明“原创首发”)

Hash:283764f5f7c99c726f2f747f60e1863b613f809f

声明:此文由 老家许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