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一起来了解乐陵的文化遗产
每年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
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动员全社会关注、参与和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乐陵市文化和旅游局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在孙轶青艺术馆举办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
向过往路人发放宣传彩页
讲解相关内容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此次文化遗产宣传内容聚焦文化遗产在人民大众健康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宣传文化遗产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旨在通过发放宣传单、讲解相关内容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多途径的宣传和推广,普及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和知识,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保护、传承、利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
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乐陵的文化遗产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根据史料记载,乐陵文庙始建于1369年(明洪武二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乐陵五里冢遗址在乐陵市城区西南,五里冢村北30米处。冢为台形,东西长83米,南北宽31米,台高2.3米,为一阜状。
该遗址上层为汉代文化层,下层为龙山文化层,出土有石斧、石镰等新石器时期的遗物;有骨锥、鹿角、卜骨、陶纺轮、鬲足等商、周两代的遗物;还有汉砖、唐罐等。经专家考证,石斧、石镰等出土处为龙山文化遗址。1977年2月,此遗址被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陵是冀鲁边区核心地,是全国著名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山东省委领导的六个战略区之一,边区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铸了“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杨安镇侯家村战鼓秧歌队表演
郑店镇赵梳头村梢头棍表演
火枣茶
刘氏唢呐吹咔
大实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珍贵的,
那是乐陵上千年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是枣乡人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视频《梢头棍》表演
视频《尚派形意拳》表演
视频《五行大刀》表演
舞台上,表演者们个个精神抖擞,技艺精湛娴熟,展现了乐陵人积极、乐观、向上的精气神。表演汇集了刀、枪、棍、棒等多种器械,可谓是是花样繁多、种类齐全,充分体现了乐陵丰富多样的民间技艺和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
目前,乐陵共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2项,其中,乐陵金丝小枣的传说、尚派形意拳、梢头棍、火枣技艺、大实话、东路梆子、乐陵左家派西河大鼓、王母殿的传说、刘氏唢呐吹咔、河北梆子等10项技艺还入选“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1958年成立乐陵市河北梆子剧团,现有27人,4名国家级三级演员,19名国家级四级演员。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乐陵左家派西河大鼓就是由乐陵的鼓书艺人左玉玺在民国初年创制,融合了东路大鼓和西河大鼓的众多优点,对西河大鼓唱腔进行改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乐陵左家派西河大鼓的风格。代表作品有《呼家将》《杨家将》《贤人劝女》《马前泼水》《老鼠告猫》《三堂会审》《状元祭塔》《龙凤配》等。
乐陵枣树种植历史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距今有三千年的历史。为打小枣特色牌,走振兴经济路。1989年9月1日首届金丝小枣节举办,并延续至今,从最初的卖小枣走到了今天的卖品牌、卖旅游、卖文化。
碧霞元君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文物考古发现,乐陵作为碧霞元君文化的发源地得到实物印证。碧霞文化作为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拥有着极其广阔的开发前景,也成为乐陵打造“道教文化”江北圣地的主要名片。
乐陵“非遗”传承人吴茂贵正在向学生们演示战鼓秧歌
除了这些非遗名录之外,乐陵还每年定期举办非遗研讨会,推进非遗项目进校园。目前,有很多学校就把形意拳动作融入体操,还有很多学校成立了战鼓秧歌队,使广大青少年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果您身边有“非遗物质”
Hash:8f08e3b7b1522e251d4e86fb51ca08f9bb8fed47
声明:此文由 乐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