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最大的奇石博物馆,馆长崔志強藏品让更多的爱好者惊叹!

宁夏亘古奇石博物馆坐落于宁夏银川金凤区北京中路文化城14-10,官场的前身已有12年历史,期间一直做宁夏奇石文化的宣传和收藏,正式命名为宁夏奇石博物馆于2020年12月1日,无论从馆场的规模还是收藏的数量都是宁夏屈指可数的奇石博物馆。

1、黄龙玉(黄蜡石

(1)中文学名:黄龙玉(又称黄蜡石)。它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由于其产在龙陵,又以黄色为主色,故最终得名为黄龙玉。

(2)外文名:HuangLongYu

(3)产地:云南保山龙陵县

(4)化学成分:黄龙玉是以二氧化硅( SiO₂ )为主的隐晶质矿物集合体,常因含铁、锰、铝等金属矿物及其它微量元素,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颜色。

(5)摩氏硬度: 硬度为6.5—7,韧性好于翡翠,略低于和田玉

(6)密度:相对密度2.55~2.70g/cm³

(7)折射率:1.53~1.54,

(8)解理: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9)颜色:主色调为黄、红两色,兼有羊脂白、青白、黑、灰、绿等色

(10)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玻璃光泽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黄如金、红如血、白如冰、乌如墨”,黄色在中国文化中为最尊贵和最神秘的色彩,为皇室与宗教专用。中国人一直致力于黄色玉石的寻觅,几千年来却一无所获,以至于田黄石一出世即被封为石帝,黄龙玉是继新疆和田玉、缅甸翡翠之后发现的优质的玉种,一种品质极高的玉种。其硬度堪比翡翠,其质地细腻且晶莹剔透,为皇家和显贵专宠,而田黄石一直未被称为玉,是因为其硬度远远低于传统意义上玉石的硬度,即要高于摩氏硬度5,而田黄的硬度只有2.5左右。因为它的出现弥补了从古至今缺少黄、红色玉种的缺憾,集富贵、图腾、华美于一身,尽显王者风范。“盛世兴,美玉出”,以黄、红两色为主色调,与国旗、国徽颜色不谋而合的黄龙玉惊艳问世,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注定为华夏玉文化的发扬光大开辟一片新天地。黄龙玉的发现正填补了这一空白,圆了中国人万年的梦想。

2、翡翠

(1)中文学名:翡翠,也称翡翠玉 、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

(2)外文名:jadeite,jadites

(3)产地:翡翠的原产地很少,只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危地马拉、缅甸、中国等几个国家,而缅甸是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国家,所以翡翠也被称为"缅甸玉"。

(4)化学成份:主要矿物硬玉NaAlSi2O6

(5)摩氏硬度:6.5-7.5

(6)密度:3.30-3.36

(7)折射率:1.650-1.670

(8)性质: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苍蝇翅"

(9)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皆可出现

(10)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些吉祥图案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因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吉祥图案广泛应用于历代翡翠上。"穿金显富贵、戴玉保平安",翡翠上雕刻的吉祥图案生动逼真,多种多样,素材包括人物、器物、动物植物等,表现内容有祈求福寿吉祥、平安如意、多子多孙、升官发财、玉是中国人手中的宝,更是心中的魂。金银有价玉渡有缘。翡翠雕刻的品类包括玉佛、如意、平安扣、竹节、长命锁、福豆、貔貅等等。寓意丰富,如百年好合、龙凤呈祥、福寿双全、状元及第、连升三级、吉祥如意。

3、和田玉

(1)中文学名:和田玉。

(2)外文名:Nephrite

(3)产地:中国新疆

(4)化学成份:钙镁硅酸盐

(5)摩氏硬度:6.0-6.5

(6)密度:2.95-3.17

(7)折射率:1.606-1.632

(8)性质:不见解理面

(9)颜色:红、黄、白、碧、青、墨、过度色

(10)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4、寿山石

(1)中文学名:寿山石

(2)外文名:Shoushan Stone

(3)产地:福建福州晋安区

(4)化学成份:SiO2、Al2O3、Fe2O3、TiO2、K2O、Na2O

(5)颜色:白色、乳白色、灰白色、红色、粉色,天蓝色,五颜六色的。

(6)光泽:石质晶莹、脂润、色彩斑斓,色泽浑然天成

元代篆刻家以叶蜡石作印材,使寿山石名冠"印石三宝"之首,登上文化大雅之堂。加上明、清帝王将相的百般青睐,从而形成寿山石雕艺术从萌芽到发展到鼎盛的一脉独特的民间工艺文化史,寿山石雕也成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喜爱的文化艺术珍品。

在梁克家的《三山志》中写道,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5、青田石

(1)中文学名:青田

(2)外文名:qingtian stone

(3)产地:浙江青田县

(4)化学成份:AL2 03和SIO2

(5)摩氏硬度:二级

(6)密度:2.6~2.7砘/立方米

(7)性质:有腊质感,均质块状

(8)颜色:青色、黄色、红色、蓝色、白色、黑色、绿色、紫色、褐色、棕色和花色等

(9)光泽:蜡状,油脂、玻璃光泽,无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

青田石,是中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属叶蜡石类,出产于浙江省南部青田县。青田县向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评价,县内山口方山周村、塘古等镇都出产这种因火山熔流而成的变质岩,像山口镇的封门青、灯光冻、黄金耀等都是印石的上品。青田石呈蜡状,带有油脂、玻璃光泽,无透明、微透明或半透明,质地坚实细密,温润凝腻,色彩丰富,花纹奇特,易于篆刻。早在六朝时候,青田石材就已被发掘出来;宋代时已有较多的开采利用,多用于制作"文房雅具及文人所用的图章,小件玩耍之物";而到明代,随着石质印材逐步代替金、玉、铜、牙等占据绝对优势以及晚明文彭的"青睐有加",一时间作为上品印石的青田石声名大噪;到了近代,青田石开始步入综合利用阶段,不仅用于工艺制作,还用于工业,并以实用为主,文房用品、石碑、香炉、佛像等等不一而足。

6、巴林鸡血石

(1)中文学名:巴林鸡血石

(2)产地:内蒙古巴林右旗

(3)化学成份:硫化汞

(4)密度:2.5-3.5

(5)性质:质理较细润,有玉肌感

(6)颜色:朱红、橙、黄

(7)光泽:蜡状光泽、丝绢、珍珠光泽、凝脂光泽

巴林鸡血石产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巴林右旗地处大兴安岭支脉西段的朝鲁吐坝、乌兰坝南麓,其地子细润,透明度好硬度较高,以冻地为主,不含"砂钉",有"北地"之称,其血状大多呈猪血并带有血丝和黄肉,以灵性多变著称。以冻地为主,鸡血石上的红色按形态可分为片红、条红、斑红、点点、团红等数种。

博物馆藏品展示↓

文:宁夏亘古奇石博物馆

编辑:王鹏

来源:说谈访事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zgstfs@163.com

Hash:76412252609b807d22d336e9e36bb7f6f8ec33d0

声明:此文由 说谈访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