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祥:​电影《南征北战》在临朐嵩山拍摄的前前后后

☞【点击查看】《临朐》微刊征稿启事及稿酬方案

☞【点击查看】山东省第五届全民阅读推广人

☞【点击查看】 《临朐》微刊原 创文学作品集

电影《南征北战》在临朐嵩山拍摄的前前后后

作者 | 李守祥

1952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中国第一部军事影片《南征北战》在临朐县嵩山一带拍摄。

嵩山一带,1944年春解放,当时隶属益都县管辖,1946年3月才划归临朐县。因此,时人惯称这里为青州南部山区。

1947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虽然以历时8个月、被歼灭70余万的结果宣告破产,但他们不甘心失败,转而采用重点进攻的策略,集结重兵,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发起攻势。《南征北战》艺术的再现了我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队大决战的情景,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波澜壮阔。

外景系在青州火车站附近拍摄,拍完外景后,摄制组途经临朐县城到达嵩山。

一、传奇的剧本

欲拍摄一部好电影,前提是得有一个好剧本,有了好剧本还要有好导演、好演员……才能拍出经典作品。南征北战》由成荫、汤晓丹联合执导,陈戈、冯喆、汤化达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的一个战例。

故事梗概是:1947年初,解放军华东部队在苏北七战七捷后,进行战略性转移,一营高营长率领部队北撤,在山东桃村集结待命。不少战士和老乡都想不通,高营长和女村长赵玉敏耐心给大家做工作。此时蒋军共出动25个师的兵力,企图造成南北夹击。我军在桃村大沙河阻击南线敌人六昼曰,主力部队集中到风凰山围歼北线的国民党李军长率领的七个师。高营长接到师长命令抢占摩天岭高地,以阻击敌军张军长率领的增援部队,李军长率领的部队已被我军全歼并活捉李军长。高营长又率领部队乘胜追击张军长率领的部队,赵村长也带领游击队配合主力部队,切断敌人退路,又绞断敌人企图炸毁大坝的炸药导火线,保住了大坝。一场大战开始了.....

当时,嵩山龙门河照片(从1952年版本电影《南征北战》中截图)

《南征北战》的故事素材源于四幕话剧《战线》。《战线》作者沈西蒙,解放初曾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宣传部文艺科科长,后任华东军区解放军艺术剧院院长,他是电影的编剧之一。《战线》讲述了在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上我军指战员奋勇歼敌的英勇事迹,由华东军区解放军艺术剧院于1951年初在南京大华影剧院演出,受到广大指战员的欢迎。时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最高领导陈毅观看话剧《战线》演出后,拍案叫好,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基础很好,贴近生活,如果能拍成电影可以更广泛地宣传人民战争思想。后来陈毅十分重视话剧《战线》改编电影的工作,他于6月份一个雨天的下午,邀约沈西蒙及其他几位文艺工作者一起进行漫谈,并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经过编剧的共同努力,先后四易其稿,于7月份完成了《南征北战》剧本。

在剧本中,有一个“敌人企图炸毁一座大桥”的情节。但是在实际拍摄中,摄制组进行了改动,决定采纳粟裕将军提过的修改建议,把“炸桥”改为“炸坝”,旨在减少费用,压缩开支,节约人力物力。这部电影故事多,单从陈毅司令亲自做编剧、粟裕将军提修改建议来说,也足以载入史册。

二、外景拍摄地选中临朐嵩山

《南征北战》中的火车站和城市镜头是在益都(今青州)拍摄,数量较少,不几天就拍完了,拍完之后,摄制组一路南行,寻找理想的电影拍摄地。当初,关于外景拍摄地只定在沂蒙山区,但是具体在什么地方并未最终确定。当一行人乘车到达临朐县城时,有人指着城东南的朐山对成荫、汤晓丹两位导演说:“这座山就是朐山,它形状特殊,像老鼠,如牛犋,虽是弹丸之地,确是易守难攻。1947年临朐战役中,与敌激战7日,我军未能攻克朐山守军。”

这几句闲聊的话,立即激活了成荫导演的思维,他当时就决定:拍摄地就选在南麻、临朐战役的中心地带,因为这两次战役是我华东野战军内线部队在转入战略进攻前夕组织实施的两次攻坚战,在解放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与剧本中的情节非常吻合。

一行人从临朐县城出发继续向西南而去,当到达第五区(今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时,导演命令停止前进,安营扎寨,就地拍摄。导演对大家讲出了几个理由:1、这里是沂蒙山前哨,且位于临朐、沂源县交界处,是南麻、临朐战役的副战场。2、这里群山逶迤,沟谷纵深,大河环绕,与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地相吻合。3、老区人民忠勇爱国,在解放战争中踊跃支前,与子弟兵结下了深情厚谊,真实历史和电影情节高度相似。

当时,嵩山龙门河照片,右侧之山是东井村嘎啦崖,西井人亦称黑虎崖

摄制组到嵩山驻扎后,导演带领着主要演员和工作人员到山、岭、沟、河间察看地形,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山峰、山坡、悬崖、巨石、小河为背景拍戏,以拍出最动人的战斗场面。他们深入农户中与大家座谈,了解当地风俗人情和生产、生活情况,宣传拍摄纪律,遴选群众演员,动员百姓参与拍电影,还借下老乡家的草叉、木推车、扁担、门板、担架、牛、羊等作为道具。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导演决定在瑞头村—西井村—今龙门河大桥一带拍摄主要镜头,个别镜头在附近的璞邱村(今沂源县南鲁山)将军庙一带和丝窝山(今沂源县凤凰山风景区)山下、山洞里拍摄。当时没有修建今天的仲临公路和龙门河大桥,西井村也没有搬迁,地理地貌与今天差异很大。

在拍摄电影中,导演对这里的地名进行“包装”。火车站取名“将军庙火车站”,凤凰山是今龙门河大桥西面的山,南北走向,它是临朐与淄博的界山,山之西为淄博地界。摩天岭在西井旧村西北,俗称西山山上荆棘丛生,丝萝缠绕。从南坡攀登,地势较平缓,如从东坡攀登,石壁如削,非常险要。大沙河就是现在的龙门河。龙门河是弥河支流石河流经嵩山龙门的一段,号称古齐第一“津关”。桃村,是电影故事中塑造出来的村庄,其位置在今龙门河大桥东北开阔地附近。村子前面是大沙河,后面是黄土岭,西面是凤凰山,北面是摩天岭。

摩天岭山脊上横亘着一条南北走向、长300米的齐长城,电影中许多惊心动魄的激战镜头均拍自这里。我军战士以城墙为掩体,向“敌军”猛烈扫射或扔手榴弹,织成密集火力网,打得“敌军”落花流水。

《南征北战》中士兵附身饮水的河面与老泉子相连。老泉子是一个天然温泉,因年代久远而得名,位于西山峭壁下,大寒不冻,大旱不涸,四季喷涌,永远是那么有活力,还称为“不老泉”。

电影的“大坝”,位于“老泉子”上游600米处,因拍摄电影临时所筑。大坝东西向,西侧连着“贾家楼”,东侧连着山根。此处的“贾家楼”为地名,相传为隋朝末年秦琼、李靖带兵驻过的地方。后来,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此处被采土垫地,改为龙门河道,旧址及原貌今已荡然无存。

当时为建国之初,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尚未修建,人们沿着石河即“大沙河”两岸通行,交通主干道在今天的西井村东。

拍电影时遗留下来的凤凰山、摩天岭之山名,成为一种文化遗产,被人们一直沿用至今。

三、拍摄过程

拍这部电影,职业演员有20余人,参加“战斗”的国共官兵一千余人大部分是驻鲁官兵,全部来自济南军区,还从临朐、沂源、青州等县市招募了一部分刚刚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归来的志愿军将士,他们主要扮演国军角色。普通群众演员四五十人,且根据剧情需要不断调整,分别来自嵩山乡的垛庄、暖水河、瑞头、西井、崔木和沂源县南水沟等周边村庄。士兵分散居住在嵩山青石崖至南水沟公路沿线一带的诸村,空间跨度达8公里。

摄制组从初夏到嵩山拍摄开始,至盛夏拍摄结束,前后40多天,演员自己开伙,吃的是大食堂,烧火用的木柴全部从邻村筹集,摄制组按市价付款,因此村民送柴禾的积极性很高。士兵在拍摄之余还要进行业余训练,纪律严明。

群众演员属于志愿者,有老人、妇女、儿童等各种层面的人,拍完戏后就回家,没有任何报酬,主要扮演“跟党走”“跟解放军走”的群众,或是担架员、农民、推车一类的角色,热情高涨,一切听从导演安排。比如拍摄“国军”进村、老百姓逃难时的镜头:老百姓从“桃村”出来,沿着崎岖小路向西山跑去,有挑着的、有扛着的、有牵着的。导演让你跑,你跑不动也得跑;导演让你停,你才能停下,不然就拍不出最佳效果来……

在拍摄中,无论是专业演员还是群众演员,都非常投入,一丝不苟。女1号张瑞芳扮演民兵队长,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在拍摄期间,她亲自到农户家里体验生活,吃住在农家,跟着农村姑娘吃农家饭,做农家活,穿农家衣,说农家话。

西井村退休教师张政那年7周岁,刚上一年级,被导演选中,扮演儿童团员角色,同时被选中的还有他校一位女生,年龄与他一般大。他至今对当时的拍摄场景记忆犹新:一是他给战士倒水喝;二是那个女生询问战士携带的武器“这是啥家伙”?战士回答“爆炸筒”。垛庄村退休空军大校王农母亲时年17岁,在电影中扮演了推碾、推磨、筛面、送军鞋等多个角色,后来经常津津有味的讲给小孩子听。

山西井退休教师张政当年演过儿童团员

在拍摄战斗场面时,士兵放的枪全部卸去了弹头,有几辆“国军”车和坦克在路上来回行驶,尘土飞扬。“国军”到村子里去烧、杀、抢、掠,所用的房子全部是在丈头湾崖(俗称北崖头)西搭建,用高粱秆子做成,外面抹了一层泥巴,有的墙上还写了标语,如“我军必胜,蒋军必败”。“地雷”爆炸全是放炮,非常逼真,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在拍摄中发生了一件令人落泪的事情。一个士兵,姓刘,临朐县寺头镇黑山村人,刚入伍不久,奉命拍电影,非常高兴,他刚刚回家探过亲,就急匆匆赶回拍摄现场—南水沟村南沙岭,他点上了炮,待了一会儿没响,当时正值夏天,烈日当头,因看不清导火索冒出的屡屡青烟,他以为没点着,就迫不及待地上去看,就在这时,炮响了……他牺牲了,是用筐抬回去的。同时受重伤的,还有他身后的一位女性演员。

当时,摄影条件较今天落后许多,但是导演独具匠心。拍战斗场面时,不断切换镜头,让远近画面交替出现,解放军从正这个陡坡上发起进攻,一下子转换到了另一座山头的石壁下,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凤凰岭阻击战斗中,镜头交替表现敌我两军同时从南北两侧上山。解放军士兵手握钢枪,枪口时时向前,国民党军士兵用肩扛的姿势,枪口常常朝后。战斗尚未打响,胜负已经预判,自然日光造成“阴阳割昏晓”的效果,富有感染力。

拍解放军指挥部活动场面时,灯光明亮,摆设简陋,官兵斗志昂扬;拍“国军”指挥场面时,设施豪华,灯光暗淡,有时用烛光代替,给人以颓丧之感,效果非常好。这不仅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也呈现了历史本质。

四、拍摄花絮

因为是夏天拍摄,要拍出一年四季的场景,的确不是一件易事。在桑行子地拍冬天的情境时,只好把桑树上的叶子全部摘掉,士兵都穿着棉衣,热得大汗淋漓,外围有岗哨,旁边发着电,正在从南向北拍摄。这时的远处,上庄村李堂春老人(注:笔者的三爷爷)正从八亩地里挑着一担麦子由北向南回家去,一不小心被拍上了。导演仰天长叹:“可惜啊!可惜啊!毁了我一盘带子”,只好把它剪去。

当时桑树下种着谷子,导演下了指示,不许损坏一棵青苗,否则重罚。整个拍摄中,地里的禾苗完好无损,桑树按照当时的桑叶价格和估算数量付了钱。

开机时,“国军”士兵,穿着国民党军装,携带美式装备,开着坦克或汽车。坦克上贴着“US”和“青天白日旗”,当他们从拍摄地走过时,当地百姓旧日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起来,他们捡起石头、木块投向队伍,甚至还朝着他们吐唾沫、叫骂……摄制组领导赶紧跑过来向父老乡亲们解释说:“我们这是在拍电影,是演戏,不是真的”,老乡们才作罢。可是一些扮演“国军”的战士心里感到别扭,他们闹情绪,撂挑子,都不愿意扮演反面人物。特别是那些刚从抗美援朝战场退伍的志愿军战士,他们从“最可爱的人”一下子成了“最可恨的人”,思想上有包袱,想不通。于是,领导们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对大家说:“拍电影,演反动派也是光荣的任务,目的是向广大人民群众揭露国民党及蒋匪帮的罪行……”这才做通了战士们的思想工作,他们终于愿意服从导演的指挥,安心地投入到演出任务中。

拍摄“国军”到百姓家里牵牛的镜头是在瑞头村,由于士兵多而慌乱,演员牵着牛走,走得快了一点。牛不知道是演戏,一边走,还一边眷顾着吃草,一不小心,牛舌头被士兵踩下来了。后来,摄制组只好照市价赔偿一头牛。

拍摄时间一长,一些群众演员,不仅对电影事业有了感情,对战士们也日久生情。上庄村孙兆义之女孙其英正值妙龄,时在瑞头村当童养媳,她美丽而聪慧,很有表演天赋,被导演选中,主演村姑娘角色,深得编导赞赏,到拍摄结束时,她想跟着摄制组走,去当个职业演员。虽然导演同意了,可是她遭到娘家和婆家人的强烈反对,合力阻挠,这才作罢。

五、片外故事

摄制组在拍摄《南征北战》之余,还拍摄了故事片《白毛女》中的许多镜头,导演选择了龙门河北龙潭附近的一个天然石洞去拍。据民国《临朐续志》记载:“……龙门左右,上有巨壁,下临深渊,不可登攀。岩石缝隙中,松柏荆棘,交织丛生。悬崖下,有深潭名螭龙潭,悬崖上天生多个石洞”。诸洞皆无名,导演就给其中的一个洞起了个“透凉洞”的名字,洞口附近荆棘丛生,荒凉原始。洞前有河,附近还有一座庙,十分符合《白毛女》原著中的故事情节。

当时没有电,也没有修建嵩山水库,摄制组在丈头湾崖西侧的一个场院里用机器发电,场院东设有放映场,白天拍了电影素材,晚上就放映,除了放《南征北战》片段外,还放映其它故事片,于是吸引了周边村庄的人来观看。由于正值建国之初,文化生活落后,群众对拍电影之事感到非常新鲜和好奇,观众之多,不言而喻,以至到了人满为患、拥挤不堪的程度。观众中各种年龄层次的人都有,儿童最多,还有很多老人和妇女。许多裹脚的大姑娘、小媳妇是骑着毛驴来看,后面跟着丈夫或兄弟陪护。现在当地八九十岁的老人,他们是拍电影的目击者和见证人,对当时拍摄电影和放电影的事记忆很深,至今还能有头有尾讲出一些情节来。

今天,我们重温《南征北战》这部红色经典,我们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影片,更应感悟创作者对历史内涵的揭示:创造历史的力量来自人民,艺术的力量也来自人民,只有与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才能汇聚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注:“四亩地”“桑行子地”“八亩地”均为地名。

2021年11月22日

图片/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李守祥,临朐县嵩山小学数学教师,出版个人专著《山那边——我的体验教育》一部。业余时间喜欢公益助学。他常说:多一腔真爱,多一份关怀,就是最好的教育。

Hash:3ff80646ec052b4b5d7933b66022514a9d0b9701

声明:此文由 镜子记录生活来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