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十大建筑

建筑,是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固有载体,在历史上来说,传世的建筑有很多,萧氏的建筑也不少,今天一起来看看吧!

1

湖南洞口萧氏宗祠

湖南洞口萧氏宗祠暨兰陵会馆始建于1436年明正统年间,建成于1449年,清乾隆五十二年至嘉庆四年重修。

明朝传承至今有近600年历史。

建祠始祖据记载从事木材桐油生意而发家,她不仅是一座古建筑,祠前并联三座砖石结构牌楼门,上面饰有龙凤、八仙、山水、花鸟等泥塑和彩绘,还传承着洞口萧氏一族的数百年文化

2

江西婺源萧江宗祠

萧江宗祠,又名永思祠,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一九二四年重建,文革期间又被拆毁。

萧江宗祠曾被誉为江南七十座著名宗祠中“最好的一座宗祠”为婺源古代四大古建之首。

二00三年九月,第三次重建。萧江宗祠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广,雕刻精美,是江湾景区的标志,一进景区的大门,大家第一眼就能看到这座大宗祠。

“萧江宗祠”是萧江氏族发源地江湾旃坑族建的一座祠堂。为婺源乃至江南最大的宗祠。

不仅规模庞大(占地面积有2400平方米)、建筑宏伟雕刻精细,而且人文丰富、历史悠久,为“江南第一祠”。

3

山东兰陵萧氏文化园

兰陵萧氏文化园位于山东省兰陵县兰陵镇小仲村(原名萧冢村),占地200亩,分三期进行施工建设。萧氏文化园主要由萧氏大宗祠、萧望之墓园、萧望之纪念广场、萧何影视基地等四部分组成。

该景区于2010年6月底开工建设,投资1600万元,历时16个月建成,主要建设了享殿、东西配殿、思堂、碑亭、御路等工程。

萧氏文化园主要通过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和建筑元素的完美结合,以富有内涵的文字生动的诠释萧氏家族创造的丰功伟绩。

萧氏文化园二期工程2014年5月8日举行奠基仪式,主要建设萧望之纪念馆、萧望之纪念广场、公祭台、太傅园牌坊、钟鼓楼等工程,预计投资1500余万元。

4

广东大埔县百侯镇萧氏“鸳鸯祠”

广东大埔县百侯镇萧氏“鸳鸯祠”位于百侯镇侯北村下陈段,占地750平方米,是广东大埔县百侯镇萧氏大宗祠“椒远堂”和小宗祠“心臧堂”的合称。

“椒远堂”为大埔萧氏始祖萧淳专祠,于明弘治六年(1493年)建成,是百侯最早建成的祠堂,后毁于兵火。明万历己亥(1599年)在原址重建。

5

安徽芜湖古城萧家巷

“萧家巷”,是芜湖古城内著名、最复杂的街巷,其主巷道为南北走向,南从丁字街,北至东内街,全长290米,宽2米多,主巷东侧有两条平行的支巷,长约100米,东西走向,连接官沟沿。

西侧还有一条支巷,与花街相接。清乾隆年间铺为弹石路面,20世纪80年代后改为水泥路面。

“一条萧家巷,半座芜湖城”。萧家巷,因萧云从而得名,建国后才改名肖家巷。明末初期,萧家巷内曾有一处宅第,其主人寄情梅花,以“顶风傲雪晚节香”自勉,此人就是明末清初芜湖著名画家萧云从,这条小巷也因此得名“萧家巷”。

6

山东菏泽萧家大院

萧家大院始建于1936年,是目前菏泽城区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的建筑,创建人为曾经参加过长城抗战的萧之楚将军

为保护历史遗存,菏泽市在2008年拨付专款对这所宅院进行了修缮。

7

江苏丹阳萧氏宗祠

萧氏宗祠,始创于东晋大兴元年(318年)。丹阳访仙镇萧氏,为汉朝相萧何之后。

东晋大兴元年(318年),萧氏二十氏孙萧整为避乱,由山东兰陵迁于南兰陵城里定居(丹阳),原有砖木结构平房三进十五间,期间遗存有南朝、宋、明时期精美石刻与砖雕,现存二进一院。

萧氏宗祠是丹阳市齐梁文化的三大实物遗存之一。

8

重庆茶林坪萧家祠堂

始建于清代中叶,占地面积604平方米,建筑面积864平方米,由前厅、中堂、后堂以及左右厢房组成,雀替、枋局部有雕刻,雕刻精致优美,艺术价值高,对研究民俗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9

江西曲山萧文昌公祠

曲山萧文昌公祠,,亦称世德堂。世德堂是曲山人祭祀、议事、办教育、修族谱的地方。

明朝中期,曲山人五河尹萧允承状元萧时中,刑部尚书、兵部尚书萧维桢的意愿,利用状元尚书的遗留的俸禄及皇帝的赏赐,合全族人之力,于正德十年(1515)建成曲山大宗祠—萧文昌公祠,以继承先贤业绩,激励后人奋进。

10

广州石门街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

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道鸦岗村的萧氏大宗祠,是鸦岗村萧氏宗族的太公祠堂,始建于清嘉庆15年(1810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但依然保存完好。

它是一份历史的存证,记录这个曾经舟楫摇曳的水乡昔日的繁荣与辉煌。

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后,萧氏大宗祠被列为新发现文物点,白云区文广新局计划把萧氏大宗祠申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Hash:1ef269f0c19ffd61ca2b8bc20602af9d06511258

声明:此文由 邹记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