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皖北一小镇居然隐藏着一座“红色莫斯科”!
临涣古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这里的房屋大都比较古朴,让人颇有种穿梭时空,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感慨。这里有不少的文物,除了古城墙遗址、城隍庙外,便属文昌宫了,又叫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城墙遗址和城隍庙暂且不提,先来谈一谈临涣文昌宫好了。
文昌宫始建于唐代,原名尚书宫,又名藏书宫,是一组略带徽派建筑风格的民居,灰墙灰檐,红方格窗棂。经过岁月的洗礼,现存的文昌宫青砖灰瓦,坡顶结构,古朴典雅,分南北中三进院落,有殿房5间,东西厢房各3间,面房及过道5间,计16间房屋。
相传,唐宋时期,为能顺利取得功名改变自己的命运,人们自然会转向寻求神灵的帮助,于是主管人间功名利禄的文昌神星就成为了众多学子和文人士大夫真诚拜褐的神灵。 那时,临涣文昌宫里常常跪满了求取功名的学子,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三,是文昌诞辰纪念日,当地官府要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文人学士都要到文昌宫里奉祀神灵,供奉祭祀大典和吟诗诵文活动形成了热热闹闹的文昌大会。
文昌宫的大门坐西朝东,四合门稳稳地站立着,朱红色,它占据着、遮掩着同时也护卫着同一个洞口。大门两边连着青砖垒砌的院墙,那绵延开来的似乎又不止是院墙……走进门来,正对门是一块文昌宫碑记。大门内侧两边各有一条小道,右边的通向北面的房舍,小道边是一口水井,水井的四周随意堆放着几块青石。左边的连着一个拱形圆门。
淮海战役开始前,这里是中原野战军司令部驻地,在当地曾享有“小莫斯科”的美誉。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电令成立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人组成总前委,邓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这里便成为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驻地。11月23日,指挥部驻地根据战事需要由临涣文昌宫迁至临涣集东南的小李庄。 文昌宫藏书阁东侧的堂屋,是邓小平的工作室兼卧室。一张木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马灯茶壶,简简单单。
北院为总前委指挥部会议室、秘书处及刘陈邓首长住处,东跨院为伙房和后勤处,南院是参谋处、作战处、机要处、通讯处旧址。 据当时负责警卫的同志回忆:文昌宫的后殿是首长开会的地方,开会时,首长们呈扇形坐在方形的会议桌前,会议桌是两个方桌拼在一起的。而小平同志在每晚睡觉前,都要在东厢房屋山角用两盆冷水冲澡。那里有一个小凳子、几块砖垫脚。他在睡觉前喜欢打牌,抽的是宝丰烟。当时他随身背的挎包内通常装有3件东西:一是地图,二是纸牌,三是纸烟。
在这里,邓小平等领导人曾召开过两次重要的军事会议:一次是研究部署攻打宿县,另一次是研究如何解决李延年、刘汝明、黄维这几支南路北援徐州之敌,以孤立徐州。而这两次会议都对淮海战役的胜利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走进文昌宫,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幅的五位总前委画像,画像泛着旧日的印痕,似乎已经在这里陈列很久了。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张照片并非是在文昌宫拍摄的,而是江苏省萧县丁里镇蔡洼村杨家台子。杨家台子是组织围歼杜聿明集团,取得淮海战役全面胜利,研究渡江作战的所在地。1948年12月17日,由邓小平主持,在杨家台子召开了第一次全委会议。五大前总委在时隔多日后终于聚首,留下了这张历史影像,也是总前委成员唯一的一张合影。
现在文昌宫的后院依然保留着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张茜夫妇、警卫员等的住室,邓小平洗冷水浴处以及当年总前委会议室。房内陈列着首长们使用过的床、被子、桌子、凳子、提灯、茶壶、发报机等物品。军用地图上,似乎枪炮声响依然不绝于耳,百多万人在进行着惨烈的战争仿佛历历在目……
文昌宫的前院内设立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和陈列室,向世人展示着淮海战役的主要经过的有关图片、史料,介绍着参与战役的解放军、国民党双方的高级将领,悬挂着纪念淮海战役四十周年时中央领导人张爱萍、韦国清、陈士蕖等的题词。今天,文昌宫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丰功伟绩的革命圣地,安徽省委、省政府把临涣文昌宫命名为第三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昌宫就成了对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和生动教材。
站在伟人曾经站过的地方,与伟人当年不同的是,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守望的是在他们永不疲惫的思想之光照耀下的一条欢快而灵性的大道。我们的思绪还可能沉溺在往日生活的混沌之中,但是更美的景象却在轻轻抚摸我们的眼睛了。我想,有些东西也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得到,比如文昌宫的儒雅与阳刚,难怪地道的临涣人总是那么的骄傲与自豪。
如火如荼的革命活动让人们记住了文昌宫,而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记住了一种抱负与胸襟。
(来源:印象安徽IMPAH微信公众号)
Hash:c14cf223819e1360f38c6d6687031fdd9b766ef7
声明:此文由 印象安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