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国门,北方国门第一高度,三代国门同框堪称奇观。

作为一座边境口岸城市,去看看国门是必不可少的,于是绥芬河之旅的第一站,我们就来到了国门景区。

绥芬河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边境线上,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距俄罗斯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二百公里,中东铁路穿城而过。这条铁路自建成起,绥芬河就成了进出中俄的中转站,客流货物穿梭往来,促成了国境商都的百年繁荣。

绥芬河的冬季是名副其实的冷,这是我们一下车的第一感觉。零下二十几度,在呼啸的北风中踩着白雪,让我们见识了真正的东北,真正的冬天。于是我们开始怀疑起旅游宣传语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说法,调侃道应该说成“夏无严寒,冬无酷暑”。

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的冬天其实并不是这样,绥芬河虽然不沿海,却有着海洋气候,是一座能吹到海风的城市。因为寒潮降温,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让我们赶上了。

天气虽冷,却阻挡不了我们拜访国门的热情。三代国门同现一处,在国内众多国门景区中独此一家。眼前这座国门始建于1990年10月,当时即是联检通道,又是观光场所。形似火箭发射架,象征祖国经济腾飞,日新月异。侧面看为四个塔尖矗立向上,寓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中为11米宽的门洞,象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最远处这座第三代国门建于二零一四年,是景区内的最高建筑,五十二米的身高在北方众多国门中傲视群雄,北方第一国门,名不虚传。

乘坐电梯登上国门,通过玻璃窗可以遥望俄罗斯境内的教堂。俄国人重视宗教信仰,走到哪里,教堂就建到哪里。这座边境线上的俄国教堂虽然近在眼前,却跨越了不同的时区。另一侧可以纵观国门景区全貌

向下看,还可以透过玻璃俯视脚下从国门通过的车辆人员,如果有胆量,可以低着头边走边看,像走玻璃栈道一样感受刺激。

经过国门再向前,就到了边境界碑,显然这是一处必去的打卡之地。都说出了国会更爱国,行到此处,虽然还没走出国境,我们也不由得心潮澎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厉害了我的国”声音嘹亮,“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唱响。

一九八四年,中苏友协副会长、绥芬河铁路车站站长徐君术带着五百公斤西瓜,访问了毗邻的俄罗斯波格拉尼奇内区。闻名于世的“西瓜外交”奏响了绥芬河对苏对俄经贸的序曲,国门口岸从此往来日益频繁。

现在,绥芬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窗口和桥梁。在贯彻中国“一带一路”愿景,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和龙丝路带建设中具有重要位置,被誉为连接东北亚和走向亚太地区的“黄金通道”。

改革开放后,绥芬河作为前往海参崴的陆路必经之地,国内赴俄出境和对俄贸易的重要口岸,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人员货物在这里聚集中转,百年口岸迎来了又一次繁荣。铁路公路运来了资源,拉走了商品,带来了财富,也让绥芬河人见了世面,胸怀更加开放包容。开放的政策让绥芬河再次与世界接轨,小城有了国际范。

这座巨大的相框标注为“最佳取景地”,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同框”的效果,是国门景区的又一处打卡之地。相框里面的怎样的画面?先保持一下神秘,等您亲自来体验。

作为国内首个可以使用卢布的试点城市,俄罗斯公民凭护照免签入境政策使这里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很多俄罗斯人选择在此居住工作,街道上遍布的俄文牌匾和来来往往的俄罗斯人让这里充满了浓郁的欧陆情调。正宗的俄式西餐、甜点、列巴海鲜、洋酒、冰淇淋与地道东北菜满街飘香,独特的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览体验。

三座国门,百年沧桑,见证了多少历史故事,目睹了多少悲欢离合,如今这座北方第一国门正以昂扬的姿态巍然屹立,大国之门气派非凡。

Hash:c3251c3fc72da6cc487d8be8ad452021d6290f0e

声明:此文由 行影天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