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默默无闻到全国闻名!看平阳这个镇如何崛起

讲述人:杨玉嫦,萧江四小

一座城市,高度浓缩一个时代精华;一个政党,引领开辟一条康庄大道。如同施展了神力,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到全国闻名的“中国塑编之都”“中国信用第一镇”,萧江奇迹般崛起于平阳南大门,绽放夺目光彩。

什么造就了萧江?是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是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活力,更是勤劳智慧的萧江人民,是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开拓,奋力拼搏,让萧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有人说,温州的乡镇发展主要归功于地方的能人经济和产业集群,萧江镇的发展也毫不例外。萧江塑编的发展,首先要归功于塑编业开山鼻祖——毛传臻。

毛传臻

毛传臻出生于1940年,那时生活相当贫寒。从小他就立志要摆脱现状,走出农村。17岁时,他就开始独自去闯天下。

1977年的一天,毛传臻在江苏南通菜市场上,看到一种用塑料线织出来的袋子。这种袋子,既轻便又美观,而且价格便宜。好奇的他找到塑料厂,买了3条编织袋,带回家仔细研究。找出门道后,在村书记毛伟鲍帮助下,组织了十几人,每人投资100元入股,做了几台木制织袋机。为了寻找生产原料和销售渠道,毛传臻二下南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获取了客户的第一手资料——虽然仅仅是编织袋上的一个厂家名称而已。

毛传臻为了他看好的塑编产业,他背起行囊匆匆北上。他先坐班车到温州,再坐船到上海,还要坐火车德州再转石家庄。几经辗转,他终于赶到厂家所在地——石家庄市灵寿县。向当地人一打听,那个厂在一个离县城约45公里的山沟沟里,两地并没有通车。如果要去,只能乘村里出来的马车,至少得一天的时间。毛传臻看着那坑坑洼洼的连石子路都不如的土路,又想到出门前乡亲们那期盼的眼神,咬一咬牙,坐着马车就出发了。整整一天的颠簸,他感觉自己浑身像是要散架似的。但他没有停歇,第二天一早,就马上去工厂。厂家看了他的样品后,表示很满意,可却不太相信他,说:我没见过你的厂,怎么确定你有货?毛传臻说:要不我们先签合同?等货到了再付款。就这样,记载萧江编织业务的第一张合同签了下来。看到多次奔波终于有了结果,毛传臻激动得热泪盈眶。4天时间,只有10台木织机的平阳第一个塑编厂“平阳县青龙塑料编织厂”就这样正式诞生了。

1978年,由于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支持,毛传臻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塑编的生产销售中。头半年,该厂就赢利3万多元,这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从此,塑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平阳大地上冒了出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塑编产业迅速成长为萧江乃至平阳县第一大支柱产业。

有了市场,梦想就会照进现实。1985年,随着铁轮机替代了木织机,塑编业出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990年,家庭作坊发展成股份合作企业,塑编业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涌现出了一批塑编企业生产集团和有限公司;1995年,随着现代科技的应用,传统塑编业向现代塑包业转变,产业链拉长,规模扩大,产值迅速增加。2000年后,萧江镇又相继开发建设了占地350亩的一期工业园区和1000多亩的二期工业园区,塑编产业开始走上了集团化、规模化、高新化发展之路,又一次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萧江镇“诚信大鼎”

时光飞逝近40年,如今塑编产业已经成为平阳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规上企业达五十多家,年产值达100多亿元。现在,萧江已经以“中国塑编城”的雄伟姿态屹立在平阳县的南大门。然而这一切并不是终点。现在的萧江,新的企业家群体正在形成,如王岳言、杨学寿、鲍宗海等,这些企业家具有丰实的产业、有过人的人格魅力、有良好的人缘口碑、有团结的群体特征,这些情况都是萧江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财富。

萧江包装小镇建设启动仪式

一叶轻舟穿峡越谷过万山,涓涓溪流已然汇成浩瀚大海,萧江人民未曾辜负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也不会辜负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迎着这股“春风”,萧江将走得更快,更远……

内容来源:新平阳报

编辑:宋淑莹 版式:硬盘君

部分图片来源于@平阳态度、萧江说等

...............................................................................................

Hash:539ad8b1a1d1fb1404cbadc96e26edd872ee85fa

声明:此文由 平阳百事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