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老城礼制性建筑
《文物世界》 2011年05期 王江
位于山西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古称晋阳,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城。我们的先人早在史前就生息、劳作、繁衍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自公元前497年,赵简子入晋阳城算起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建城史。在历史长河中太原有九朝古都与陪都之称。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原是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祖火焚水灌晋阳城后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在其以北20公里的唐明镇构筑新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代晋王朱㭎在太原大兴土木,扩建后的太原成为“九边重镇”之首。太原不仅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展现了文化艺术方面辉煌的成就。极负盛名的建筑艺术有晋祠、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窦大夫祠、永祚寺等。太原大关帝庙作为太原明清建筑的重要代表,向人们展现了太原的珍贵历史、建筑与民俗文化信息,同时见证了太原的繁华与兴盛。
大关帝庙位于太原市中心的迎泽区庙前街,是太原规模最大、形制最为完整的关帝庙建筑群(图一)。据《阳曲县志·卷一·舆地上》所载:“关帝庙在城共有二十七座。”也就是说,不算郊区乡村,只是在太原的城墙内外就有关帝庙27座。而位于庙前街的关帝庙是规模最大的一座,故称大关帝庙。2004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始建时间和原因不详。相传,宋灭北汉后,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将潘美新建太原城。但是,不知何故,东、南、北三面的城墙都很快筑成,唯有西城墙,屡建屡崩,怎么也弄不成。为此潘美愁得食不甘味,坐卧不安。当时,辽兵时刻寻机南侵,西城墙能否建成,性命攸关。就在这时,关羽在云中显圣,跨其赤兔马在城西跑了一遍,然后指其马迹说:“缘此马迹,城可成矣。”说完,圣像就消失了。兵士匠工们立即缘着马跑过的痕迹,重新兴土动工,夯基砌筑。果然;工程迅速,再无崩毁。太原新城告竣后,人们为了感谢和纪念关帝圣君的点化,遂在城内建筑了这座大关帝庙,祭祀供奉。据明《永乐太原府志》"阳曲县图"内所绘寿亭侯庙位于城内西南用礼坊的位置分析,在洪武九年(1376 年)太原城扩建之前(即元末明初就有专祀关羽的庙宇。并结合 2003年对古建地基考古发掘;发现大关帝庙地平面以下有两层古代建筑的基址,有铺地方砖、碳化木门槛,以及琉璃吻兽等大量的古建筑构件,经古建筑专家初步认定,为金、元时期的建筑遗迹。结合多方面论证,基本确认现存大关帝庙是在金、元(最晚推至明初时期的寿亭侯庙的基址上建立起来的。此后在《万历太原府志》、《顺治太原府志》中也略有记载。《乾降太原府志》中"会城图"及"阳曲县城图"对关圣庙的标示也与现存大关帝庙位置完全相符,更体现了其历史的延续。岁序更新,物换星移,此庙随清王朝寿终正寝,开始走向衰败,到民国 33年,满目疮病破烂不堪。据碑记考证于民国33年开始整体修缮,次年修缮完成。解放后,太原市二十七完小(后称庙前街小学)进驻庙内(庙内塑像毁于1951年),至 2003年,太原市政府对其中轴线主建筑进行了大型修缮。修缮一新的大关帝庙于2006年10 月1日正式向社会开放。
古太原城的历代修造受到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思想的影响。明、清太原城也都较多的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建设方法。大关帝庙作为一处重要的礼制性建筑(祭祀性 在其规划上表现在∶以府衙为中心,左侧为皇庙,右侧置文庙、武庙,形成"左祖右社"的平面布局。直至清光绪八年(1882 年),由当时的山西巡抚张之洞倡议,在火毁了的崇善寺废墟上重建了现今的文庙,,此时的大关帝庙与文庙一左一右,又形成了"左文右武"的城市布局,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古城"所需的"斌"——"文"、"武"双全的文化内涵。
大关帝庙作为典型官营手工业建造的一种祭祀性建筑群,它带有明显的宗教礼制性色彩,符合儒家提倡的纲常伦理思想。据清道光《阳曲县志·礼书》记载,"每月朔望,有司行香祭礼,仪与文庙同",其明、清官办及民间祭祀在太原文化生活及城区聚落形态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关帝庙建筑形态,仿效宫殿的明代建筑格局,其气势恢宏;也有的受北方寺庙、宫观建筑之影响而粗犷自由,不拘一格。大关帝庙占地 5000余平方米;庙宇坐北朝南,采用宫院式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将主要建筑布置于中轴线上,左右布置次要建筑,中轴突出的对称格局,提供了建筑空间的主从构成、正偏构成、内外构成.向背构成,被赋予礼仪上尊卑等级的意义。大关帝庙兴旺时期大小有四个院落∶前院、后院、香房院、僧众院。其整体布局严谨、对称,气氛幽深肃穆。一进院呈竖长形,十分宽大,正殿被台基托起,形制最高,装饰富丽,进门正对,肃然起敬。二进院基本呈方形,院落狭小,建筑都为二层,春秋楼坐于轴线北端,体现了"前朝后寝"的格局,气氛较前院略显活泼。东西偏院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简练、功能性突出,更具实用性。现存建筑有崇宁殿,春秋楼、山门.两侧围以钟鼓楼、廊房、厢房、阁楼及东配院三代殿、厢房及白衣庵。正殿(崇宁股)及厢房为明代建筑,其余多为清代,各建筑使用功能各异,风格造型各有特色。
正殿称崇宁殿,是关帝庙中的重要建筑(图二),因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赵佶封关羽为崇宁真君而得名。其位于建筑群中央;建筑整体庄重大方。大殿被台基托起,占地面积263 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殿前檐当心间建于月台上的卷棚顶抱厦一间(抱厦最早见于宋代。宋代多用于单层的建筑。到明代,建筑技术进一步发展,展现在这一建筑体上其功能为献殿),整体平面呈"凸"字形。单檐歇山顶,屋面用明代常用的孔雀蓝琉璃瓦覆盖。从建筑结构观察为明代仿宋手法;已建立严肃、拘谨而硬朗的基调,呈现出明代的官式建筑已高度标准化,定型化特征,但部分结构保留金、元风格。殿内采用五架梁对后檐双步梁,通檐用三柱。其梁、枋、柱等用材硕大;屋架举高甚陡;殿内柱础为素面覆盆式∶两根金柱柱头制成斜砍刹均呈现出明代风格。两金柱间由檐檩下至由额所绘图案采用深沙退晕的画法,并以冷色为基调青绿两色反复间杂,看上去颇为素雅,点缀沥粉贴金,这一小小的对比使图案显得鲜艳夺目,体现明代彩画固有特色。现存梁架彩画类别为山西地方汉文锦图案,等级为中五彩窝金地汉纹锦,画工精细,内容丰厚,是山西明代地方彩画的重要实物资料(图三)。正殿用柱共16根(其中包含抱厦 2根),如按宋《营造法式》中的槽式的标准柱网应为18根,其减少的是位于明间的2根金柱。减柱、移柱法产生于宋代,辽金元三代较多使用,大关帝庙通过减柱法,扩展了建筑的空间范围,在此空间建砖雕须弥座佛台及关帝佛龛增强了其功能性和视觉效果。减柱、移柱法由于减少了内柱,改变了内槽的柱列配置。明代统一后,吸纳其副产品—升高内柱的方式,对其采取摒弃不予采用,因此说崇宁殿减柱法使其结构保留了金、元风格。正殿与献殿屋檐勾连将功能性的献殿与正殿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既节省了庭院空间又美化建筑,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智慧。后檐当心间制板门,通达后院。
春秋楼又称麟经阁,为关帝庙的又一主体建筑,位于后院轴线北端,按“前朝后寝”之格局,可视作关帝后堂、寝宫、读书之所(图四)。关羽生前喜读《春秋》,为此世人建庙每以“春秋”为名建楼。春秋楼呈清代建筑风格,是庙内最高的一座建筑。春秋楼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五架梁通檐用三柱,前出廊,二层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布菱形琉璃方心,前檐梁出挑承平台并勾栏。一层塑关帝戎装像及关平、周仓立像,壁画绘三国故事;二层塑关公夜读《春秋》像,三壁书《春秋》全文。殿前用整块晚霞红石料圆雕出一匹高1.65米、长2.1米的关公所乘赤兔马,该马通体发色宛如落日时天边的一道晚霞,日光照射后更显红润。
大关帝庙的山门又称午门(由于关帝庙其建设布局采取宫殿的建筑布局,其山门因此也称午门属清代建筑。2003年修缮前梁架保存基本完好,为避免雨水侵蚀和体现气势,对其落架修缮,抬高基座,恢复原有风格。经修缮,现存完整,结构稳定。山门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顶,明间前后檐突出抱厦、廊子各一间,总体平面呈"中"字形,其中前檐出抱厦为卷棚歇山顶,后檐出廊呈悬山式屋顶。前檐明间正中设板门一道,内外置门枕石,外置小八字墙与次间取平,后檐廊柱间制作屏门一间。山门斗棋共两朵,位于前檐抱厦柱头上,五踩双下昂,耍头制成龙头,除沿翼角方向 45°斜昂外,与角梁呈90°相交叉设斜昂两道,横棋为出头斜抹,昂头雕刻细腻。
钟鼓楼位于山门两侧,清代建筑,面宽、进深各一间,二层单檐攒尖顶,一层前后檐辟门.其余两向墙体封护。钟鼓楼用柱四根,位于墙内转角处,柱根置覆盆式柱础。于墙身高三米处设楼板一层,楼楞四道,上铺方砖。柱头上施平板枋,额枋,出头处垂直截取。其上置檐垫板及檐檩一圈,抹角梁交搭于平板枋上,柱头上置角梁头承檐檩。各抹角梁中段设长方形垫墩一个,承托大角梁后尾至金檩下,挑承垂连柱,大角梁前端搭于檐檩上皮,垂连柱头间设金枋,随梁枋,金檩四向交圈,金檩交接处上皮设由戗戗撑雷公柱,并承接脑椽尾部。重大节日钟鼓齐鸣,乐声浑厚,传播悠远,极为震撼。
东西廊房位于山门两侧,清代建筑,单檐单坡硬山顶。面宽五间,进深四架三椽,台明下出檐。前檐开敞,其余三向以墙体封护。廊房用柱12根,均为木质,前檐6根露明在外,余者皆于墙内,柱间以大额枋与平板枋相连,柱脚置鼓式柱础。四架梁通檐用二柱,由下而上依次为四架梁、三架梁、单步梁累叠而成,梁的后尾皆插入墙体内柱,四架梁前端与檐檩相交出头处垂直截取,梁枋之间以垫墩间隔,屋顶布瓦覆盖。
东西厢房位于正殿两侧,为明至清过渡期建筑,单檐硬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出前廊。厢房用柱18根,均为木质,直柱造,廊柱、前后檐柱各6根,柱间设大额枋与平板枋,柱础为石质素面覆盆式,柱头处斜砍刹,上置额枋平板枋。梁架为五架梁对前檐单步梁,通檐用三柱,之上垫墩托三架梁与金檩,其上立脊瓜柱支撑脊檩、随檩枋,脊檩两侧设叉手戗托,单步梁后尾插入檐柱内,前端搭于平板枋上,制成麻叶形耍头,屋顶为布瓦覆盖。
东西配楼位于后院春秋楼两侧,对称建造,清代建筑,二层楼阁式,单檐悬山顶,通高10余米(图五)。其结构与形制基本与春秋楼相近(四周不出翼角),为小木作抬梁式构造。其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出廊。配楼用柱14根,皆为通柱,其中廊柱4根,周檐10根,柱底制作覆盆式柱础。
大关帝庙东别院现存三代殿、西配殿及白衣庵;清代建筑,原有的僧众院及三代殿东配殿及白衣庵东西厢房已毁。现存建筑由于还有居民居住尚未修缮。三代殿是祭关羽之父、祖、曾祖三代的祠堂,其单檐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白衣庵为供奉白衣大士的佛教殿堂,建筑单檐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二间,通檐用四柱,出前廊。其基本构架完好稳定,前檐隔扇不存,已改为现代门窗,屋顶屋檐部分塌陷与脱落,墙体歪斜。与之相对应大关帝庙西别院又称香院,由于磨香料的推磨设在院里,明清时期在此院制作香烛,故将此院叫做香房院。在台湾作家李敖的回忆录中提到的使其感兴趣的制作香的工厂就是指这里。这里也是当时管理者生产、生活的地方,其古建筑已荡然无存,其基址上建筑为现代民居。
岁序更新,物换星移,太原城内关帝庙现存无几。明、清时期作为地方官衙春秋祭祀活动的场所,见证明清太原繁华景象的大关帝庙,当今以其地处城市中心,交通方便的优越条件,在提升城市礼仪文化、熏陶城市居民的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并同周边的唱经楼、皇庙、文庙等文物旅游景区形成古城特有的历史文化群,保留了古城太原的历史文脉,见证了太原的历史发展。
Hash:ff14948da094edd9452cffbbc8b5b877b1d98b9b
声明:此文由 考古快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