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有水有乡愁!郧西这里正在全力创建5A级景区!
郧山汉水之间,有一条美丽的河流。那里曾是南粮北运的三大要道之一,舟楫穿梭、商贾云集;那里曾经信使不绝,快马扬鞭,把岭南的新鲜荔枝运送到宫廷;那里曾刀光剑影,热血男儿在素有“秦楚咽喉,天子渡口”之称的上津古城一带奋力抵抗外敌……这条河流叫金钱河,它孕育了古上津的历史和文明,留下无数动人传说。
金钱河风光。接秦之水,水澈见底。
郧西县辖内的金钱河河床宽阔,水势浩荡,从隋唐时期开始,就是千帆竞发、车马辐辏之地。
金钱河最为突出的位置当数 “天子渡口”与上津城。如今的上津古城是全国仅存的四座县级古城之一。
在唐朝中叶,上津成为整个王朝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朝廷专设上津转运使,上津一时成为漕輓中心,称为“上津路”。
历史上,南粮北运有三条要道,东边是沿海漕运,中有京杭大运河,西以汉口为集散地,穿汉江,翻秦岭,达长安。在西线通道上,最为便捷的通道无疑是自汉江入金钱河至上津,再以骡马驮运翻越秦岭小道直至关中。
当时,金钱河河床很宽,往来船只百舸争流,码头长千余尺,是马队与船队交会的地方。繁华的盛况,使金钱河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上津古城,全国仅存的四座县级古城之一。
历史上,南粮北运有三条要道,东边是沿海漕运,中有京杭大运河,西以汉口为集散地,穿汉江,翻秦岭,达长安。西线,最为便捷的通道无疑是自汉江入金钱河,至上津,再以骡马驮运翻越秦岭小道直至关中。
金钱河畔,最突出的当数“天子渡口”与上津城。当时,金钱河河床很宽,两岸山翠岭绿,水势浩荡,往来船只百舸争流,码头长千余尺,是马队与船队交汇的地方。繁华的盛况,使上津金钱河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
正因如此,上津曾有“控秦楚水上之交通,扼鄂陕陆路之咽喉”之说。据郧西县志记载:上津建县始于三国曹魏,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其间曾14次建县,6次设郡,2次置州。如今的上津古城是全国仅存的四座县级古城之一。
六郎关水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有金钱三大关,夹河六郎漫川关,穿陕进鄂绕群山,三百里蛰伏汇入汉。人们都说宽坪宽,你未必来过上津县,若到上津看一看,道说宽坪不算宽。”上津镇人李锡兵说,他记忆中(1966年以前)的上津渡口,每到晚上便有无数船舶以船头对船头的方式靠在岸边,形成一条街道的形状。
“生生不息纤夫号,山间铃响马帮来。”李锡兵说,纤夫逆流而上将船拉到上津后,再往上的河道变得狭窄起来,河水湍急,商品货物往往在这里通过骡马转运至陕西。
李锡兵介绍,1966年7月1日,郧西县城关至上津的70公里公路修通后,金钱河河运地位一落千丈,特别是沿线陡岭子、孙家滩、玉皇滩等水电站相继建成,让金钱河失去了往日的繁华。“现在,上津镇正在发展旅游产业,金钱河一定会重新焕发生机。”李锡兵充满信心地说。
每当夜幕降临,上津古镇四街灯光亮起,捏泥人、吹糖人、扎灯笼、刺绣、剪纸、雕刻、唱山二黄、演高台故事、广场舞等活动热闹非凡,当地群众、游客脸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上津镇党委书记汪建成介绍,四街长约191米,现存古民居共计40个院落、96个单体建筑。2014年8月,该镇委托河南古建筑研究院编制 《上津古城四街古民居群文物建筑修缮设计方案》,2017年8月修缮工作已基本完工,首批引进7家门店入驻,打造出一条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特色商贸街区。
2018年,上津镇启动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包括明清老街修复、金钱河拦水坝工程、多孔桥建设项目、金钱河河道绿化工程、集镇地下综合管网工程、棚户区安置点建设工程、房屋改造工程、古井疏浚工程、国保单位消防工程及四街运营10个建设项目。
上津古镇夜景。一页历史,一页风雨,千年的风雨在每一条巷道的每一块石板、每一片青瓦、每一垛灰墙上,都刻下了深深印痕。
为确保上津古镇优质资源得到高质量、高层次的保护开发,郧西县先后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上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规划》、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上津古镇保护发展规划》,并推进《上津镇区地下管线专项规划》《上津古镇文物消防专项规划》和《上津古镇绿化专项规划》等编制工作。
汪建成介绍,未来几年,上津镇将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片区开发、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全力创建“天子渡口·古塞上津”5A级景区。深度挖掘红色旅游、绿色旅游资源,拓展上津古镇文化旅游产业板块,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特色空间体系,重现上津古镇盛景,展现天子渡口风采,真正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
六郎关位于上津古城下游,因处于金钱河陕西境内的漫川关与郧西县入汉江口的夹河关之间,又名中关。
如今的六郎关已改名为六郎乡,那里曾是除金钱河之外的又一处重要渡口。相传杨六郎曾率大军从漫川关顺水而下至夹河关,途中将帅营驻扎于中关,一时间商贾汇集,物流繁盛,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为纪念杨六郎,便将中关改名为六郎关,沿用至今。
郧西县民史专家赵天禄对六郎乡的地名来源作过深入考证。据其介绍:《郧阳府志》记载,“宋代,上津属商州、陕西永兴军路管辖。上津后省入均州。”《十堰历史建置考》记载,“陕西路永兴军路,北宋熙宁五年(1072)分陕西路东部置、治所右京兆府(今西安市),永兴军路辖州十五,十堰地域内有商州(今商洛市)所辖的上津县。”清《读史方舆记要》记载,“鹘岭关,郧阳府,上津县——鹘岭关,在县西北。又有草驮坪,宋南渡后与金人分界处也。”
上津古镇新貌。修旧如故,为古镇留下清晰的历史文脉。行走其间,仿佛重回旧时光。
“从相关史料可知,鹘岭关是金与宋的分界线,作为宋代大将的杨六郎,理所当然要在此地把守边关。”赵天禄说。
被省民协专家认定为汉民族史诗的《创世歌》里唱道:六郎把守三关上,下退西夏镇辽邦……“《创世歌》是在上津、六郎一带被发现并整理出版的汉民族长篇史歌,它所传唱的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故事,这足以证明杨家将的故事在当地人心中打上了深深烙印。”赵天禄说,在岁月轮回更替中,六郎关老街沉入库底,为六郎乡的名字是否和杨六郎有关凭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今天的金钱河作为黄金水道的地位早已丧失。虽然往日“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还,昧旦永日”的盛景一去不复返,但周长1236米、高近7米的古城墙却依旧屹立,那灰黑色的城墙就像一部厚重的大书。一页历史,一页风雨,千年的风雨在每条巷道的每块石板、每片青瓦、每垛灰墙上,都刻下了深深印痕。在8万余平方米的古城内,你尽可寻觅那些历史的碎片,释放怀古寻幽的情怀。
如今,郧西县将围绕“一轴两带七片区”规划,将上津古城打造成“出秦入楚的休闲古驿站”、具有历史底蕴的“小长安”。
“我们将立足汉江、天河、金钱河,围绕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统筹谋划和推动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创建上津镇5A级景区并非最终目的,而是要保护上津镇历史文化遗产、城镇特色、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确保上津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建设事业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让金钱河真正成为一条流金淌银的河流。”郧西县委书记张涛说。
郧西官方微信
作者:杨洪霞 余发明 张杨
编辑:张亚男
来源:十堰日报
Hash:447c92252c61dfd7c313fd2101e7ae9ec987479f
声明:此文由 游郧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