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命相助,大爱无疆,探访胶东育儿所纪念馆

胶东腹地连绵起伏的青山峻岭,作为天然屏障,孕育了一方红色圣地。1942年至1952年间,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胶东育儿所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用她们甘甜的乳汁、无私的大爱,养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多次"日军”扫荡和迁徙中,乳儿无一伤亡。

十年间,在侵华日军残酷扫荡的颠沛流离中,乳母们宁可牺牲自己的孩子,也要确保托养孩子的安全。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胶东育儿所的母亲们用母爱书写了一段人间奇迹。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入侵山东,不久山东全境被日军占领,胶东地区的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在突破日寇层层封锁中被迫频繁转移。时刻准备行军打仗,孩子无法养在身边,有的只能将孩子送给老乡,有的忍痛直接把孩子放在路边,祈求能被好心人收养……

为保全革命后代,1941 年冬,胶东医院育儿所成立,主要收养党、政、军干部子女及烈士遗孤。1942 年 4-5 月,因形势逐渐恶化,该所由荣成县沟曹家村转移到境内东凤凰崖村。7 月该所改为胶东育儿所,9 月又迁至田家村。至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时,所内儿童已由初时的 2人增加到 220 人,所收养幼儿多安排到各村分散带养。

1946 年 2 月,根据胶东行政主任公署指示,该所一部分幼儿随公署机关转移至莱阳境地,一部分幼儿依然分居在田家及附近各村。是年秋,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胶东西部形势日趋紧张,去莱阳部分幼儿又重新返回田家村。

1948 年,胶东全境解放,分散在各村的儿童集中居住,共收容儿童 300 余人,是年春,该所由田家村迁至离城区较近的腾甲庄村。

同时为保育儿所安全,田家村自卫队每天安排民兵轮流在村头和路口站岗放哨,防止可疑人员入村。

当时,送到育儿所的孩子大都处于哺乳期,为来所的孩子寻找不脱产的乳母就成了育儿所的首要任务。在当时的环境下,带这些孩子不但要吃苦,还要担很大的风险,可是育儿所工作人员在与当地党组织和妇救会联系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周围比较偏僻的山村找到了一批乳母,为了便于战时掩护,孩子们都被乳母领回家喂养。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推进,日寇开始最后的挣扎,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为了保护八路军的孩子,每当敌人要扫荡时,育儿所的工作人员就分散到孩子的住区,同乳母一起带着孩子反“扫荡”。

1942年11月,日寇对马石山一带实行了惨绝人寰的“拉网大扫荡”,育儿所分散在各个村庄的二三十个孩子都在拉网内。乳儿司晓星出生于1942年,从记事起,她就一直和乳娘生活在一起。她的乳娘姜明真有六个孩子,还先后照顾了四个乳儿。有一次为躲避日军扫荡,姜明真带着未满周岁的儿子和司晓星藏在山洞里。为了避免儿子看到自己给司晓星哺乳哭闹,姜明真把自己的亲生骨肉送到另外的山洞。等到日军轰炸结束,她去接自己的孩子时,由于孩子受到惊吓,手脚乱蹬磨得鲜血淋漓,回家没几天就过世了。“宁愿我自己的孩子死,不能让八路军的孩子受伤!”姜明真有四个孩子不幸在战火岁月中夭折,可是她却保护了自己照顾的所有乳儿的安全。

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胶东育儿所的乳娘们立下“我在孩子在”的誓言,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着孩子。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她们把最后一滴奶留给乳儿吮,最后一口粮留给乳儿吃,最后一件衣留给乳儿穿,最后一丝生机留给乳儿,生死关头甚至舍弃亲生骨肉。

和政府对育儿所格外照顾,规定乳母每月发粗粮 60 斤,作为乳母的口粮及喂养孩子的报酬,孩子的供应按年龄大小分别发给细粮。孩子的衣服每年发两季,春季发单衣、冬季发棉衣,把布和棉花发给乳母做。

前方部队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凡是育儿所能用得着的,都及时派人送去,总务组再分发给孩子们;

医务组负责到孩子们的居住村为孩子和乳母检查身体,有病及时治疗,同时向乳母宣传卫生知识,预防各种疾病;巡视组除了到各村巡视现有乳母带养孩子情况外,还要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做好调查、聘请新乳母的工作。

为了提高保教质量,育儿所根据年龄把孩子分成两部分。一是小学部,对 7 周岁以上的孩子进行普通的小学教育;二是幼稚园,抚养管理 6 周岁以下的孩子。教育设备也有了很大改善,安装了一些大型玩具,还设置了音乐舞蹈、游戏、故事常识等课程。

在生活上,孩子们全是供应制,政府每月拨给每个孩子 20 元钱,统一使用。在饮食上,医生根据孩子年龄及所需营养,有计划地调剂。除了主食之外,还可以吃到点心、蔬菜肉蛋牛奶及各种海产品。每逢春节假日,都要给每个孩子发一套新服装

战争年代里,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先后哺育革命后代1233名,在日军“扫荡”和多次迁徙中,孩子们无一伤亡,在那个新生儿死亡率高达24%的年代,堪称奇迹。

日寇投降后,为了对孩子进行系统的正规教育,1946年2月,遵照胶东行署的批示,育儿所第一次把60多个断奶的孩子集中到莱阳过集体生活,其他100多个喂奶的和小一点的孩子仍然分散在农村抚养。

1946年末,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对我胶东的重点进攻,胶东行署机关从莱阳转移到马石山一带,育儿所在莱阳的工作人员及孩子全部搬回田家村,随即又疏散到周围村庄,每个工作人员带几个孩子,插到以前的乳母和可靠的人家里。待我军民粉碎敌人的进攻后,育儿所的孩子又集中到田家村,孩子无一损失。

1952年7月,胶东育儿所彻底完成养育革命后代的使命,整体移交给乳山县人民政府,更名为乳山县育儿所;1955年8月,乳山县育儿所撤销。9名找不到父母的孩子,由乳山县机关工作人员领养。

解放后,育儿所的绝大多数孩子回到了亲生父母的身边。当时在所的132名孩子,其亲生父母来领走时,孩子们都不愿意离开育儿所的妈妈,并将她们看做“真妈妈”。妈妈们惜别的泪水抹干了再流,流了再抹,场面感天动地。进所的孩子是“流动”的,十年间,有送来的,有接走的,累计住所孩子总数达1233名。

所有的孩子,在侵华日军残酷“扫荡”的颠沛流离中,无一损失;当时麻疹、白喉等传染病流行,所有的孩子,无一因病夭折。1952年7月,胶东育儿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改名为乳山育儿所。

千百年来,母爱、爱母、孝亲、感恩,在中国传统道德风尚中,始终占主流崇尚位置。乳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乳娘品格令人敬仰、催人奋进,在抗战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来源:掌上菏泽摄影

Hash:1577798a121de538d49158268c50da9e498750ce

声明:此文由 掌上菏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