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盏村:你看得见这里人潮涌动,却不知她的600年兴衰历史!
在伊滨区道湛村街头,一棵硕大的皂角树耸立在王治安家门口,漆黑的树干上捆绑着几条胶带。王彦永老人介绍,这几条“腰带”救了这棵六百多年古树的命,使得患“树腮”多年的树总算在今年活了过来。而这棵树是道湛村六百多年历史唯一的见证者。(注:树腮可能是植物叶枯病)
六十多岁的王彦永老人是村里有名的文化人,现在还在担任着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会长和洛阳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他说现在的道湛村民大都是王氏家族后裔,明朝洪武初年从山西洪洞和阳城一带迁徙过来,最早落脚地在今天的龙门南(现在伊川县)槐树街附近,历史称“九老下河南”(时间大约在1370年,“九老”是王氏第42代传人)
“九老”到达洛阳后,逐渐人丁兴旺,后来这条沟便称作“王沟”。后来发生“皇觉寺事件”,“九老”后人将在王氏祖坟上撒尿的小和尚失手打死,为躲避祸患,“九老”便分散居住,“老二”王敬率家眷迁到了今天的道湛村,在此落地生根。“老二”初到本地,发现此处靠山近水,所住沟内酸枣树茂盛,于是把该地便称作“王枣村”。
王彦永老先生介绍,据他考证,在道湛村旁边有一个圣水池,圣水池旁边有座奶奶庙,庙内有玉仙洞,洞内碑文记载清乾隆56年重修此庙,并将现在的道湛村称作“倒盏”,而旁边另一座记载清嘉庆年间重修此庙的碑文则将此地称作“道湛”。
“倒盏”这个名字,传说是因乾隆皇帝路过此地而起。当时(1750年)乾隆皇帝巡游嵩山,天色渐晚便在这里用膳过夜。皇帝晚膳尽兴之时,所携美酒悉数饮尽,而本地的好酒也没了,侍奉的乡绅跪地求饶称村内有一泉眼,所涌泉水极佳。乾隆皇帝好奇,便让乡绅派人取来泉水,用酒盏盛饮。乾隆一干而进,并将酒盏倒扣,此时醉意渐起的皇帝连声称好,并说此泉水胜似佳酿。此后,村名从“王家屯”改为“倒盏”。
关于“安乐寨”的称谓,则是在清同治初年形成。由于当时天下纷乱,民间疾苦,道湛村民遂建起一条环形的寨墙以抵御土匪和捻军,这个村寨便成为远近闻名的平安之地,因此邻里乡亲把村内一条大街称为安乐街,这座城寨称为“安乐寨”。
在道湛村内行走,东西走向一道道大街的名字,诉说着这个小山村600年的历史变迁。它们从南往北依次是安乐街、南海街、三皇街、中街、民主街和幸福街。
如今,历史的遗迹藏匿于道湛村的边边角角。在一位老乡家门口,我们看到了一个石碾,现在被简易的树枝围墙守卫着。王彦永老先生用手抚摸着石碾滚子纹路上的包浆,专注的神情,似乎正在和历史对话。在1952年,王老先生的爷爷曾受族人委托花费三年时间,对“九老下河南”后的王氏宗族做了家谱调查和考证,因此才有了今天比较完善的家谱资料。
道湛村内清代建筑留存若干,因年久失修显得有些残破。在南海街上的一处古宅前,椽沿屋瓦雕花纹路依然鲜明,大门旁土墙上镶嵌的石环曾经作为拴马牛之用,而房檐下黑色毛笔字体是上世纪60年代所写“民兵”征集内容。房外掠墙而过的PVC水管则划破了这道历史记忆。由于近期连降豪雨,大门前的屋顶耐不住打击,百岁高龄的老腰折了下来。女主人花了数天才将残瓦碎木清理干净,只是现在老房却开了天窗。院内仍能见到清代遗迹,鼓状的房柱石墩,拱形的房梁,这些无一不诉说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匠心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一道土墙在百年洗礼后,依然笔挺坚韧,至今发挥着看家护院的本领。沿墙往里走,是王火山老人的家,年过花甲的他向我介绍,他家的宅院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土改时从地主手中分得。宅子外围的青石墙如同耄耋老人自然而然的卷曲驼背,房檐下压着的数块源自汉墓的雕花方石,诉说着房子的高贵身份。
街头巷尾会不时冒出明清的石雕或者砖瓦,古为今用,它们要么被镶嵌在水泥中成为现代建筑的基础,或者直接当做建造新房的材料。
在王彦永老先生家的东边曾经有一座古戏台,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经拆除。王老先生说,当时曾流传着“能看道湛赤脊梁,不看李村花衣裳”的谚语,表明历史上的道湛村擅长武戏,也因此村中的戏台非常高大,并用坚固的青石筑成。解放后,道湛村的优伶曾远赴甘肃兰州,在当地成立豫剧团。
以武闻名的道湛在明朝万历年间,曾经诞生过一位叫王邦祚的武举人,王邦祚因军工卓绝被封“武略将军”,后获封武进士、河南中军和中军。现在道湛村依然有王邦祚将军墓,而栾川龙峪湾一代曾是其封地。
“九老”的老二曾经落脚的酸枣沟,现在被开发成了“倒盏民俗文化村”,而王永彦老先生则一方面钻研雕刻艺术,一方面协助周边村镇重修镇志历史。对于“倒盏民俗文化村”这样的旅游地,自然不需要王老先生这样的专家引导。
时非周末,国庆假期的人海退却,但游人依然不少。游客中不少是中老年骑行爱好者,他们花半天时间从市区骑自行车过来,中午吃饭游玩下午返回。村落里成排的商铺经营各种洛阳特色美食,在市区能见到的这里基本上都有,“倒盏民俗文化村”俨然要被打造成一座“美食村”。
李女士在民俗村里售卖烩菜和炒凉粉,烩菜价格10元,炒凉粉5元。别的饭店卖的水席菜一碗也都在15元左右,这个价位即便在市区也很少见了。
就目前来看,这个民俗村除了美食之外,其它的民俗活动鲜有见到,偌大的戏台成了拍照的取景地。也许冬天之后,隔壁的奥斯陆滑雪场会与这里的美食配合相得益彰。
在民俗村中间一有座建筑,正面写着“安乐寨”,背面写着“九老桥”,至于说这是寨门还是桥,并不重要,关键它只是一个吸引人的装饰。沿街的商铺也都是青砖蓝瓦,街道上砾石铺地。商铺大门用着复古的插排式门板,店内装修简单裸露着砖茬,实木桌椅板凳。这一切都在努力营造着古老的气息。
在道湛村内的这颗600年皂角树,由于影响到周边邻居建房采光,树干的粗枝被整体锯断,因此树棚显得不大。村内的历史遗迹也像这样被一点点的削磨,一点点的减少,而新建的民俗文化村则试图重新塑造历史。
600年道湛在历史长河中也许只是一珠水滴,但它依然包含了河洛文明所有的菁华,行走在其中细细品味,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她的晶莹光泽。
Hash:2923caa8e686d959e4aa78e43ece4999eff58ada
声明:此文由 爱洛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