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相约博物馆 | 探寻盐池张建民民俗博物馆

为了留住历史发展记忆,当今城市都建起了民俗博物馆,涵盖红色文化刺绣文化农耕文化草编文化等等内容,通过带有历史记忆的物件、文字、图片,集中反映社会发展轨迹和文化传统。当我们走进盐池县东瓮城城楼下的张建民民俗博物馆时,就像穿越时光隧道,里面摆着各种老物件:老农具,老放映机,老唱机,老纺车、老耧车、老缝纫机……把我们重新拉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具有时代印记的老物件让我们找到了生活的记忆,留住了乡愁。据了解,张建民抢救、征集、收藏到宁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珍贵物品三万多件。

张建民民俗博物馆内收藏包万象,红色文化、生活用品、农耕用具、工业用品等,从不同侧面集中反映了宁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风俗、民俗、民艺、民风、民情的历史风貌。民俗馆创建近三年来,免费接待了二十多万参观者。展馆负责人张建明是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十年前开始收藏老物件。500多平米大的展厅陈列的物件虽然陈旧,却又是那么新鲜。如80年代的家具电器,包括有黑白电视机、衣柜、钟表、花瓶;还有90年代非常流行的音响,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个稀罕物,也非一般人家能买得起的;玻璃柜内的“小人书”,如《猴王出世》、《文王回岐山》等书;还有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存根、粮票。这些物品无一不唤醒人们尘封在记忆里的过往..

从张建民民俗博物馆的展品上可以看到,博物馆在传承、保护、挖掘盐池县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真实反映、见证当地历史文明的发展变迁历程和民间典藏,反映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展示宁夏地区厚重文化底蕴和民俗文化的无限魅力,保存当地老百姓生活中的一段历史记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馆内老物件虽然陈旧,但越看越觉得有味道,里面陈列着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当代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物,它们的磨损及残缺都是历经岁月的见证,每一件都有自己的故事。

外面下着的小雨没有阻挡住参观民俗老物件游客的脚步,伫立在农耕展区前一位老者望着眼前的老物件,脸上是满满地回忆。想起自己家中还有一件年代比较久远绵羊皮袄大衣,也想让它呈现在大众面前。

张建民民俗博物馆以盐池古城墙旅游景区为依托,利用原有民居风格的院落作展馆,进行陈列和展览,免费开放,让广大游客在游览盐池县自然景观的同时,享受当地民俗文化带来的美妙乐趣。

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收藏家,张建民喜爱、珍惜这些收藏的老物件。他说,以前的人有大智慧,留下这么多有用的东西,这些都是他们的生活痕迹。很多老物件现在已经看不到,他收藏这些民俗老物件,就是想守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并适时给孩子们进行“科普”。

相约博物馆

感受历史文化典故

近期宁夏旅游广播推出

《相约博物馆》系列采访报道

您可以关注每天上午7:30分到9:30分

《向快乐出发》节目收听

采访:汪聪

撰稿:汪聪

制作合成:汪聪

播音:张静宁

微信推送:刘颖

编审:杨晶、王萍

Hash:6512b5b0c3f095d36ffee2b05cff535ad9fc99c1

声明:此文由 宁夏旅游广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