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走进重固镇及其古迹……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固镇名与福泉山

重固这个地名,令人联想起“固若金汤”“重重护卫”等词汇,当然重固地名与战争也有些关系。山高九重的福泉地区,历千万年沧桑巨变,一化为丘陵,二变为息壤。后成九九重阳登高望远、遥念乡亲故友的胜地。前人为求这方生长不已变化无穷的“息壤”能稳固安定,遂将山周村落名为“固”。据民间传说,南宋时,韩世忠曾在这一带与金兵鏖战,战役后埋葬了大量死亡官兵,因此以“重固”称之。

成书于清嘉庆年间,青浦人诸联所作的《明斋小识》则记载:昔年时疫流行,里人筑庵御邪,创名重固。后镇以庵名。关于镇名,还有一说。镇西侧有一高地“福泉山”,自古作为殡葬祭祀之地,遂以“重固”名之。重固唐代属青龙镇,元代渐成市集,明清年间,日趋繁荣,跃为青东重镇。1961年重固出土现收藏于青浦博物馆的“宋故主簿林公碣”上载有:“葬公于华亭县新江乡四十四保重固村篠泾北之西原…”等字样。该碣出土后,重固原名重固之说得以肯定。宋代地方志中记载“福泉土无片石,亦土山之类”。虽然土山貌不惊人,历史上自有其一席之地。清雍正二年(1724年),时任两江总督查弼纳上书朝廷,请析青浦县东北的北亭、新江两乡组建新县,因境内有福泉山,新县就以“福泉”名之(清乾隆八年复又裁撤)。当时,福泉县的县衙也设在青浦县城内,至今,青浦镇上仍保留有一条福泉路。清光绪版《青浦县志》云:“福泉分县时,有山五,独以福泉名者,重之也。”

光绪版《青浦县志》上草木葱茏的福泉山

重固镇在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一度曾名福泉镇。1929年全县改定区域名称将原“固、堰、郏、香、汇”自治乡(区)改称为福泉区。区公所所在地重固镇亦一度改称为福泉镇。两年后福泉区撤销,福泉镇仍称重固镇。

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第一批踏入人类文明发展进程门槛的上海人是从重固这块土地上开拓进取的。福泉山古文化遗址的发现告诉世人,4000多年前的上海已经闪烁着东方文明的曙光

重固福泉山碑文

1962年,上海市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该处为古文化遗址。1979年至1988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对福泉山遗址进行了一次试掘和三次正式发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国务院将此遗址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上海地区最早一个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固镇老街

朝真道院与福泉禅寺

光绪版县志载:“朝真道院在福泉山,元至大二年(1309年)里人任仁发建。”

元代著名水利专家和画家任仁发(1255—1327年)

道院后有上清宫、老君殿、仙霞洞、炼丹房等屋宇数十间。一度来此修炼的道徒甚众,大致分两派:一众年长者自称龙虎山嫡派,里人俗称为“白头法师”;另一群年轻道人则声称得山真传,故里人呼之为“黑头道长”。两派相持,法事场上,经常斗争。清初,丹房失火,道焚毁大半,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重建时被改为福泉禅院。民国初年,部分房廊先后被改建为固、汇、香、郏、江自治乡公所,重固完全小学校。

1940年春,日本侵略军进驻福泉山,院被拆建为碉堡、岗楼、营房,福泉佛地变成了杀人屠场。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军撤退时,所有房屋被焚毁。

重固抗战烈士纪念塔碑文

薛道人墓

朝真道院失火焚毁后,有道人薛冷云者来福泉山结庐修炼,冷云修道炼丹之余,还精岐黄之术,常为山周百姓治病。其时,福泉山区一带,常发瘟疫,道人用福泉山甘泉,煎熬上采集到的药草为大众治病,不取分文,救人无数。道人畜一犬,名宽,出必随行,一次冷黑夜下山为里人就诊,不慎堕水而死,犬归衔其徒衣裾,翌至死所自沉。里人感其德,把冷与义犬同葬于山后,立碑曰薛道人墓。自此,福泉山又被俗称为薛道山。

金兀术兵败覆船山

相传,宋室南迁后,为了抗击过江南进的金兵,名将韩世忠曾率军拒金兵于秀州,屯兵于青龙镇海口,在青龙江、福泉山一带,操练士卒,整修战舰,待机歼敌。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占领建康(今南京)、攻克临安(今杭州)后,本想继续南侵,因处处受到宋军阻击,加上兵力不足,不得不从临安退却,携带所掠辎重,由苏州、秀州经青龙,从海口东逃。帅夫人梁红玉设计水陆两路在青龙江一带率军埋伏,决开回龙港大坝,敌至通波塘福泉山脚下,整时海水倒灌,白浪滔天,金兀术大部分战舰,撞覆于山高水急的福泉山脚下,上岸的金兵,被埋伏在山套里的宋军所包围,纷纷归降,金兀术只带领残兵败将窜奔黄天荡,逃得一命。覆船山因而得名。

跨通波塘的南塘桥(区文物保护单位)

始 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

将军

陆机墓,又称丞相墓、将军墓,在福泉山北麓、通波塘西岸,墓旁有庵。系县古迹,昔日文人学士常来谒墓凭吊。县志艺文卷诗云:“福泉山头丞相墓,通波曲曲绕墓门,日露青枫不知路,寻春来吊墓中魂。”

陆机(261—303年)像(图片来自网络)

陆机(261—303年),西晋文学家,字土衡,吴郡华亭人(华亭又称云间,福泉山属之),祖陆逊,父陆抗,皆三国名将,陆机少时为吴牙门将。吴亡,家居勤学。太康末,与陆弟云同至洛阳,文才倾动一时,世称“二陆”。诗重沧海排偶,且多拟古之作,也善骈文,《辨亡论》《吊魏武帝文》等较有名。所作《文赋》,为古代重要文学论文,其龙飞风舞的“平复贴”系我国最早的名人墨迹。

陆机曾官平原内史,人称陆平原(汉置平原郡,辖十九县,晋为平原国;内史,汉以来诸侯国都置内史负责政务,不设丞相)。拜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兵败被谗,为司马颖所杀。旧志相传,陆机洛阳遇害,还葬云间,嘉靖间有士人罗姓者掘得金首臂云云。1954年,有人盗掘,墓基被夷为平地,埋入田土中,庵亦在20世纪50年代被拆毁。

重固镇航拍(2021年摄,点击可看大图)

ARCHIVES

•微信号|qpdawx •

Hash:94fafb7dc3a8d9ddd4b0682a4932c0e4e49058ce

声明:此文由 今天看新闻了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