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福建闽江河口湿地

闽江河口湿地风光 梅永存 /摄

◇闽江河口湿地地处福州长乐区东北部闽江入海口南侧,是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

◇经过长达17年的精心呵护和修复,这里已成为全球濒危物种聚集地,成为“清新福建”一张重要的生态名片

初夏的清晨,站在福建闽江河口湿地鳝鱼滩的沙洲上极目远眺,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开:一群野鸭从茂密的水草中跃起,一队大凤头燕鸥贴着水面掠过,逾千只滨鹬在不远处的沙滩上觅食,还有数十只黑脸琵鹭在草丛中嬉戏。

闽江河口湿地地处福州市长乐区东北部闽江入海口南侧,是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湿地内部野生动植物丰富,高达1089种,其中水鸟有152种,占福建水鸟总种数的80.4%,每年在此迁徙停歇的水鸟总数超过5万只,包括黑嘴端凤头燕鸥、卷羽鹈鹕、黑脸琵鹭、勺嘴鹬和遗鸥等极危和濒危鸟类。

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闽江河口湿地连接台湾海峡,面积超过了2300公顷,是福建最大的原生态河口湿地。经过长达17年的精心呵护和修复,这里成为全球濒危物种聚集地,荣获“中国十大魅力湿地”“中国中华凤头燕鸥之乡”称号,成为“清新福建”一张重要的生态名片。

走进闽江河口湿地,让人感触最深的是各级政府对修复、保护实实在在的支持,是湿地人精细、独到的管理,是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做出的努力。今天,人们对修复与保护着力追求的“芦苇摇荡绿水悠、留鸟候鸟满洲头”的湿地田园生态风光的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时代催生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绿色宝藏’。这些浅显的生态理念,今天人人耳熟能详,但18年前,是需要人们付出惨痛代价才领悟出来的!”闽江河口湿地管理处主任郑航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新世纪初期,闽江河口遭遇“内外夹攻”,当地居民对湿地予取予求。在外部缓冲地带,填海造地侵蚀滩涂,无节制排放污水垃圾,新开挖数十个鱼塘,侵占面积高达数百亩;在内部核心区部分,则种蛏、养鸭,污染严重,湿地功能退化。“最红火的时期,一个下午就有上百人上滩放鸭、挖蛏!”郑航介绍。

来自国外的大米草在这里蔓延。这种外来入侵植物,植株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能促进泥沙的快速沉降和淤积,超强的繁殖力令本土植物节节败退,导致鸟类的食物失去生长环境。另外,每年潮水上涨带来并囤积于此的数百吨漂浮物,也是湿地不能承受之重。

湿地生态环境亮起的“红灯”引起福建省上下高度关注。湿地所在地福州市长乐区(原为长乐市)地处台湾海峡西岸,拥有建设湿地的特殊地理区位,在这里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重大。为此,2003年初,长乐市创建了闽江河口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了湿地保护领导小组和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管理处,撤销了列入“十五”计划的鳝鱼滩湿地围垦项目,变围垦项目为保护项目,迈出了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和建设的实质性步伐。

湿地保护是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福建要建设生态省,必须重视对湿地的保护。为此,当地林业部门组织生态建设学者和鸟类保护专家深入长乐闽江河口进行科学考察,估算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价值和可行性。专家们得出结论:这片陆域和水域的鸟类资源极其稀有珍贵,种类繁多,在这里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将来的自身发展前景乐观,成为国家和世界的重点保护区,而且有利于长乐当地长久的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繁荣。专家建议,将长乐市猴屿、潭头、梅花、文岭4镇(社区)14个行政村纳入保护区范畴。

专家建议得到采纳。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从2003年筹建开始,实现了创建县级、晋升省级、升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十年三级跳”。200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闽江河口湿地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10年又成功建成福建首个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6月,国务院批准该湿地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湿地拥有的保护面积已增至2381公顷。

细实并举

见到63岁的陈慎振时,他正站在湿地堤岸,手搭凉棚向湿地张望。“一方面是看有没有闲杂人等进入湿地核心区,有没有人张网捕鸟,另一方面还要观察水鸟有无异常情况。”他解释说。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老陈基本上是“无功而返”,“说明大家保护湿地、爱护鸟类的意识提高了许多”,老陈说。

陈慎振是专业养殖户,在湿地核心区养鸭30多年,2019年才撤除养殖场,被湿地收编成为正式巡护员。这一岗位的月收入虽然只有三千多元,比起卖生态型“海鸭”“海鸭蛋”的收入少了许多。“毕竟这是正道。”没有多少文化的陈慎振懂得这个道理。

截至目前,不仅是陈慎振,还有5个原湿地内的养殖户也转变成湿地保护区管护员,40个周边村居农户参与治安巡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共同守护这片热土。

福建省出实招,大力支持闽江河口湿地恢复和保护工作。在制度层面上,以2018年福建省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被列入全国第二批试点为契机,以《福建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闽江河口湿地保护管理样板建设方案》及《闽江流域(福州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定为指导依据,紧密结合湿地保护具体实践,细化制定《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方案》《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保护提升规划》等一系列规定,多方位夯实湿地保护的制度基础,以最严格的措施坚决守护湿地保护生态红线。

2016年陆续实施的《福州市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水产养殖管理规定》,又从立法层面为保护区提供了法律支持。

在资金层面上,中央、省、市、区各级政府将湿地保护管理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将湿地保护建设纳入重点项目计划,形成湿地保护管理资金投入良性运行机制。仅2018年以来,以湿地所在地长乐区为主,各级政府在闽江河口湿地累计投入项目建设资金接近1.28亿元,主要用于开展各类生态修复工程、湿地管护基础设施建设和湿地公园建设开发等。

谈到保护区的工作,郑航如数家珍:采取“刈割旋耕”、综合采取打通土堰等工程措施营造生态鸟岛,将2123亩的退养区域修建成适合鸟类栖息、觅食的乐园;与周边执法部门建立联防机制,开展常态化执法巡护,建立“闽江河口湿地生态司法保护基地”,对违法捕鸟、滩涂挖蛏、机械钩机入区等开展清查工作;全面建立起海漂垃圾清理工作长效机制,海漂垃圾年清理量达150吨以上;通过举办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候鸟日等活动,凝聚湿地保护共识。

湿地管理处多次升级巡护车、巡护船、GPS等巡护设施,建成水鸟活动网络实时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湿地核心区的湿地与水鸟监测的全覆盖,做到了对各种违法违规破坏湿地的行为早发现、早制止。

记者日前在湿地退养区域人工营造的生态鸟岛看到,由于堤岸距水面很远,观鸟人对堤内悠闲觅食的水鸟的影响近乎为零,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协调统一。

万鸟云集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物种基因库。“对闽江河口湿地而言,湿地保护区成立17年,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郑航说。

福建省知名观鸟人王乃珠告诉记者,黑嘴端凤头燕鸥的头部羽毛酷似古代神话中的凤凰,因数量稀少、行踪难觅,被鸟类学家称为“神话之鸟”,曾在人类的视野中消失了63年,一度被认定已经灭绝,但2004年此鸟却重现闽江口湿地。此后每年4月至9月,黑嘴端凤头燕鸥都会在这里的沙洲上栖息、繁衍。鸟类学家观测统计,该鸟全球现存量不足100只,而在闽江河口湿地最多时一次就发现了16只。

2020年4月19日,在闽江河口湿地核心区的鳝鱼滩沙洲,记者近距离“邂逅”到了黑嘴端凤头燕鸥。当日9时许,闽江河口处于天文大潮的最高潮位,急速上涨的潮水将水中的浮游生物冲上湿地内的鳝鱼滩沙洲,缓慢退潮后的沙洲积水处就成了水鸟觅食、嬉戏的活动场地。

记者从长焦镜头中观测到,现身的4只黑嘴端凤头燕鸥与一群红嘴巨鸥结伴而行。在觅食过程中,雄性黑嘴端凤头燕鸥不时将捕捉到的小鱼、小虾喂食雌鸥,场景颇为温馨。

饱餐后的黑嘴端凤头燕鸥随即分成两组,每组一雄一雌,跳入退却的潮水中,展开翅膀扑打水面,不时激起片片水花。“沐浴”过后,这两对“情侣”又跳上沙洲,边晒太阳边梳理羽毛。雄鸟间或用尖喙亲吻一下雌鸟,含情脉脉。

红腹滨鹬是繁殖于环北极苔原地区的全球性近危物种。2019年5月,在闽江河口湿地的沙洲上,记者曾一次见到过30多只红腹滨鹬觅食、嬉戏。

勺嘴鹬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体型与麻雀相近,外表最独特的地方就是它那汤匙形状的嘴,国内观鸟人喜欢称呼它为“勺子”。鸟类学家认定,目前世界上可繁殖的勺嘴鹬大概只有210对到228对,数量远少于大熊猫。这是一种在俄罗斯东北部冻土层地带上繁殖、在东亚及东南亚的湿地越冬的小型涉禽,每年冬季在闽江河口湿地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数十只黑脸琵鹭已连续多年在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安营扎寨”。它与白琵鹭长相极为相似,体形比白琵鹭略小一些,全身羽毛均为雪白色。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故名“黑脸琵鹭”,亦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黑脸琵鹭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是全球最濒危的鸟类之一。

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闽江携带上游的泥沙至入海口沉淀、淤积,形成了今天沃野千顷的河口湿地,也成就了秀美的湿地风光。入夏以来,广袤的闽江河口湿地绿意盎然,这里迎来了又一群美丽的“客人”——夏候鸟。

坐在湿地观鸟长廊的休息凳上,望着远处时起时落的成群水鸟,郑航对记者说:“随着中国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推进,闽江河口湿地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生态环境将会变得更好,今后来这里的候鸟数量将会更多!”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梅永存

Hash:2d7f0ba33248734fa2af8cc1c7ff6523b84ea2d3

声明:此文由 发现福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