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草堂寺,一座神秘舍利塔引人围观,寺院师父特许近距离观看
西安草堂寺,虽有1600余年的悠久历史,但由于藏在秦岭山下,圭峰山北麓而鲜为人知,又因距西安市中心约有50公里的路程,更是没有多少人特地寻来。
但它却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探究竟的古寺。
草堂寺始建于东晋,被誉为是“佛教八宗”之一“三论宗”祖庭,是我西安之旅最为喜欢的一座古寺,每次来到这里,脑海里不由是想起“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诗句,可一旦遇上晨钟暮鼓,“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就更为深刻。
“圭峰大士翻经处, 雅俗今犹说草堂”。
草堂寺自古以来为文人雅士的游览胜地,它原本是后秦皇帝姚兴的一座逍遥园,后迎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居住于此,苫草为堂翻译佛经,曾名“大寺”,后改“草堂寺”,是我国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也是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
鸠摩罗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译经大师,影响深远。
他从西域来,在长安城生活了13年,共主译了经、律、论、杂传等共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其中,《妙法莲花经》被后世誉为佛经之王。
后,隋唐高僧吉藏以鸠摩罗什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为论典,创立了“三论宗”,并尊其为始祖。后三论宗于唐朝时期传入日本,日莲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日莲宗信徒将草堂寺视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
今天的草堂寺内有鸠摩罗什纪念堂、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二柏一眼井等重要历史遗迹。
其中,作为后秦文物的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可以说是草堂寺最为珍贵的一件文物了,它不仅是承载着历史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是国家级文物。见到它,犹如是见到鸠摩罗什,缭绕梵音。
公元413年,70岁的鸠摩罗什在逍遥园圆寂。据记载,鸠摩罗什临终前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我所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后,舌头不会焦烂。”
果然,他的形骸灰飞烟灭,舌头依然如生。其舌舍利就被供奉在这“八宝玉石塔”中(寺院师父如此介绍,但与我在纪录片中所获知信息不同,便与师父深入探讨,师父再次说明,其舌舍利就在这八宝玉石塔中)。
但在河西走廊的相关的一个纪录片中介绍说,其舌舍利被供奉在今天鸠摩罗什寺(武威凉州)的罗什寺塔中,这座塔纪念了他曾在河西走廊17年沉思默想岁月的历史见证。
当年,鸠摩罗什从西域出发,并非一帆风顺,也并非直接抵达长安,而是被困凉州17年,踏上长安之时,已58岁。
他来到长安,便在后秦皇帝姚兴的逍遥园内讲经传法,开启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项宏大项目,翻译佛经。此后,成为了后秦的精神领袖。
公元413年,70岁的鸠摩罗什于逍遥园圆寂。相传,葬后塔前生青莲花一枝,姚兴启视之,花由舌根上生。成语“三寸不烂之舌”由此而来。
该舍利塔雕刻精绝,色泽玉润,其形制独特,艺术价值极高。但一般情况下,游客是无法近距离瞻仰的。除非佛缘极深,有幸遇上开放日,否则只能透着亭阁门窗去“遥望”。
舍利塔是以玉白、砖青、墨墨、乳黄、淡红、浅蓝、赭紫、灰色八种不同颜色的玉石、大理石雕刻镶拼而成,故又称“八宝玉石塔”。其中,所用的大理石为西域所贡。
塔高2.46米,八面十二层,最下层为方座,之上是圆台,圆台上方刻数山,象征佛法中的须弥山。
圆台之上是重叠的三层云台,上刻云朵浮雕,精妙异常。云台之上,是八角形宝龛,前刻门扉状及锭形;靠前的左右二面纵刻格子;
正东面有阴刻题名,内容为“鸠摩罗什之舍利塔乙权邦彦……亲来礼而作偈言,丁酉仲秋晦大士人东土,姚秦喜伏膺,当年罗八俊,尽是诸三乘,翻经明佛旨,圆通并祖灯,如何生派别,南北强分明”。
背后一面阴刻“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十字。
宝龛上方为屋脊形覆盖,盖下有阴刻供养人像,盖上覆多层宝珠。
弹指间,沧海桑田,一刹那,转身千年。草堂寺虽不像大慈恩寺(大雁塔)那样为游人所熟知,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占有重要地位和价值。
Hash:68b34faa07038b682f005e86de6582b715c44bda
声明:此文由 苏丹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