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被大自然“雕刻”出来的天下奇景——黄联土林

嶙峋的丘壑,矗立在大凉山的“背脊”之上,它们书写着这里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大凉山数千年来的历史变迁。这里是黄联土林,是大凉山土地上大气的纪念碑,不断延伸和变换的土林,在时光的长河里越发的雄浑苍寂,用无声的歌喉,唱出岁月深处那无言的歌曲。而今我站在这里,不仅为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惊叹,也为身为凉山人,感到深深的自豪。

土林全景图。

景区门前

聆听北京老夫妇对土林的赞美

黄联土林位于距西昌市城区30多公里的黄联关镇,我对于这里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身”,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相约几位朋友终于驱车前往了。怀揣着兴奋与好奇,驶过一片片种植蔬果的田地,又路过一座座为当地供电系统运作的风车,终于见到了书写着“天下奇景”的黄联土林大门。或许不是周末的原因,前来游览参观的游客不是很多,在景区门口偶遇一对游玩出来的老夫妇,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对我们打招呼,才知道他们是来自北京的游客,因为听说这里的奇景,所以慕名而来。

交谈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对景点的赞美之言:“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这些土柱子就算用人力都很难完成,那一根根形态各异的土柱,完全受得起门上‘天下奇景’四个大字。”老人家拿着相机,边拍边说,他和老伴听闻西昌是一座四季如春的春城,就算是冬天也是阳光明媚,气候宜人,上了年纪的他们在北京不耐寒,就来西昌旅游了。而黄联土林是西昌之行不能错过的一站,这里的自然地貌令人称奇,这里的蓝天白云和青山绿水更是让人身体舒畅。

土林一角。

初见土林

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的神韵

土林一角。

深识土林

触摸一段不朽的千年神话

猛然从幻想中回到现实,一股强烈的求知欲在指使着我前去一探究竟,一开始走入土林便设有景区简介,但却没有过多的心思去琢磨,好在朋友用手机照下了全文,在逐字逐句间我才知道:“土林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内外动力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景观。土林的形成,最远可追溯到8000万年到一亿年的冰河时期,在冰水沉积期以及冰水流动带来杂物,形成沙粒砾层。经过几十万年的地壳运动,地表裂隙经雨水冲刷、风化加深加宽,形成土柱,柱顶表层坚硬不被侵蚀,下部则经风雨越冲越深,形成高柱林立,就如同土铸的森林一般。”不禁感叹,原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如此奇特的景观,完全是大自然慷慨的赠予,所以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一定要将这些鬼斧神工,好好地保存下去。

一眼望去,会发现每一根柱子在不同的角度下都呈现出不同的感官,例如有一根柱子在我眼里就像一只猎豹,而在朋友的眼里却像一只温顺的小狗,为此,我们还讨论一番,只能说如书似画的土林灵动盎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都会有不一样的形状。阳光下的土林显得苍茫而粗狂,但是它那峻峭挺拔的雄浑气韵,却塑造出了一组组气势磅礴的艺术组图,雕刻出一群群活力四射的时间画像。

土林一角。

土林的原汁原味原生态,与那些人山人海的景区相比,会显得更加安静幽然,站在这一片土柱当中,却觉得身心无比豁然平静,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浑然天成的黄联土林并不大,完全走完也不过一个多钟头,然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带给我的震撼却一次大过一次。那一支支、一座座、一丛丛如锥似剑的黄色土柱,仿佛在向每一个前来游览的旅人,诉说着一段不朽的千年神话。

来源:凉山日报全媒体

Hash:6f8fd229c0fea91e61197d6791083107188fd29b

声明:此文由 我们的凉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